哈佛出版史 - 中华译学馆·出版史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内部人的视角生动叙述了哈佛大学出版社创建和发展的风雨历程,尤精于对作为教育、学术和商业三重实体的大学出版社的成功、失败和困局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个性鲜明的领军出版人的刻画。本书亦反映哈佛及美国教育、出版和知识界的历史状况,对于大学出版社及其他各类学术出版社的发展都有启示意义。
|
作者简介: |
作者:马克斯·豪尔(Max Hall),哈佛大学出版社首位社会科学编辑。 译者:李广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员。 张琛,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推荐语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哈佛大学出版社一批享誉世界的学术精品的出版过程,以及这些书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世界一流大学办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这是国际上的重要经验。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邬书林 何谓大学出版社与何谓大学的问题一样充满迷思。哈佛大学出版社头顶哈佛大学的金字招牌,游走于与大学、学术、商业、金主的离合之间,即使是哈佛最优秀的大脑,也在寻找那座灯塔。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 赵海云 本书启示我们,大学出版社不是印刷所,而是孵化和整合知识的平台;不是一般公司,而是推进学科建设和扩展学术影响的牵引机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摆渡者,而是学术思想和文化新知的烽火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 韩建民 他者的镜像,我们的参照。哈佛大学与哈佛大学出版社之学术声誉,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当代中国大学出版社的终极旨归,亦当回归学术本原,求索科学真理——庶不负时代的担当、学界的厚望。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金鑫荣 大学出版社有着“为高品质的学术图书出版事业而奋斗”的使命,但却经常受到资金匮乏、财务危机的挑战。出版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业,而高效的商务运作有助于实现学术积累和传播的高尚目标。 ——励讯集团(RELX)中国区高级副总裁 张玉国 生动记录了出版人和出版中的挑战。 ——《商业历史评论》 引人入胜。豪尔的人物描写真实、犀利、迷人、睿智。在他讲述多种图书的出版历程时,他的叙事功力炉火纯青。隐藏在这部出版史中的不仅有关于一家出版社的故事,还有一所伟大的大学应该秉持的学问之道——权威、人性关怀、创新,以及“大众化”(指这个常常被滥用的词的最积极的意义)。 ——理查德·马里奥斯,《哈佛杂志》 豪尔的这部作品值得所有有志人士学习,不仅在于本书涉及的详尽调查研究,还在于其颇具典范性的风格。他在书中不遮遮掩掩,不手下留情,也没有采用常见的商业腔调……本书的主题对于大部分人(甚至包括商业出版界)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本书并不褊狭,而是一部优秀的叙述史。本书为出版史做出了杰出贡献。 ——约翰·特布尔,《印刷历史》 细述哈佛大学出版社前60年的历史,亲切、坦率,又常充满波澜。这个关于伟大梦想和行动的故事,生动有趣又不乏深度。 ——迈克尔·C.詹恩威 对于所有的学术出版社及其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借鉴性和启发性的故事。本书完整、如实地记录了该社在前60年中的困境、失败,以及成就。 ——佩内洛普·凯瑟连,《图书馆季刊》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