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癌症并发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癌症并发论
ISBN:978-7-309-14970-8/R.1807 条码:
作者: 周武 编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50.00  折扣价:¥47.50
折扣:0.95 节省了2.5元
字数: 89千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8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0-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周武,嘉兴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医学博士。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担任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宁波大学医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章节目录:
目录

1 绪论

2 癌症和癌症研究
2.1 癌症概述
2.2 癌症研究的进展
2.3 当代癌症研究面临的挑战

3 并发癌和癌症并发假说
3.1 并发癌
3.2 癌症并发假说

4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的多中心起源
4.1 癌症的单克隆起源和多克隆起源
4.2 癌症的多中心起源
4.3 癌症的多中心起源与人类的多中心起源

5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转移
5.1 2种癌症转移的基本模型
5.2 线性转移还是平行转移的争议
5.3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转移

6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的治疗及预防
6.1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的治疗
6.2 癌症并发假说与癌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一只病鸡和癌症的故事
附录二 10项癌症预防建议

后记

精彩片段:
前言

最近100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迅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不少优秀的成就,对癌症这个千古之谜也有了一些认识。但是,癌症尚未被攻克;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癌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破解;对于癌症,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癌症研究工作者对于癌症的相关理论尚有争议。
寄予厚望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曾经带给人们激动与兴奋,然而基因组信息爆炸式地涌现也给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惑与混乱。对癌症的遗传全貌知道得越多,则对癌症的形成机制就了解得越少。许多人相信或希望,癌症基因组测序计划会彻底揭开癌症的神秘面纱。然而他们未曾预料到,强大的技术会为本来就难以掌控的整个癌症画面又平添了诸多复杂性。用于大规模研究的各种组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运用,但长期以来人们所期望的能够对癌症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的可能性实际上越来越小。迄今为止,人类对癌症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基因组学、生物芯片、新一代测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生物制药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普及,应用于癌症领域的精准医疗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人们对癌症的本质并没有了解透彻,对癌症的治疗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
“癌症的确十分复杂”。这似乎是经过昂贵而艰苦的抗癌战争后能够得出的唯一普遍结论。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分子生物学数据还不够?数据分析模型不合适?或者更严重一点,是一直以来癌症研究所基于的概念性框架错了吗?从癌症研究的历史来看,不管在哪个时期,对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预防和治疗的理论、观念或手段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些是主流的,有些则是非主流的。一方面,主流的理论或概念框架可能在某个时期对癌症的研究确实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主流的理论也并非真理。比如,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霍尔斯特德(Halsted)医师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开创了狂热的根治术时代。然而,从之后的历史来看,根治性切除术有其天生缺陷。另一方面,非主流的理论也不一定就应该被忽略或边缘化。癌症可能是一类慢性非可控性炎症或代谢性炎症,是一类局部表现为异常增殖的全身代谢障碍综合征,这类理论最近有大量新的实验和临床证据支持。
在对抗癌症的战争中,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将过多的时间、精力耗费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癌症研究者所接受到的科学训练的基本原则是“只要研究数据有希望,知识的累积终将有一天使我们能够治愈癌症”和“在临床中兑现科学展望需要时间,唯一的出路是继续挖掘”等诸如此类的述说。许多人不是质疑当前癌症研究的理论、概念,而是更愿意将精力集中在围绕某项具体技术,对某些特定实验模型或较新的分子靶标进行研究上。当前,研究癌症的主要逻辑是,必须通过搜集更多的数据和应用更先进的分析工具来找到关键致癌基因。如果不是几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那么一定是大数目的驱动型突变;如果不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癌症,那一定是表观遗传;如果不是DNA,那一定是RNA;如果不是在编码区域,那一定是在非编码区,等等。许多人将精力花费在增加本就过于庞大的数据上,而几乎没有时间对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行认真、严肃的思考。这种状况给当前的癌症研究带来了严重后果。表面上,“只管放胆去做”似乎反映了研究者应该有的积极态度。但是当科学开始缺乏新概念的时候,无限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最终只会损害科学。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就是“头脑不清醒”,或者至少是学问上的不诚实。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并发癌的概念、特征及癌症并发假说的主要内容,展现本人对癌症研究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为未来的癌症研究召唤新的概念框架。在此,邀请读者一起探讨并发癌和癌症并发假说。作为一位从事癌症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希望读者能理解本人对癌症研究的初心和关切,能够从本书中受益,并且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探索答案。“癌症攻克终有时”,真心希望这一天能来得更早一些,使广大癌症患者早日免受病痛的折磨!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