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文化概论精编本(第二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金元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学术专著
中 图:文学
专 业:文学艺术>中国语言文学类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中国文化概论精编本(第二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ISBN:978-7-300-29003-4 条码:
作者: 金元浦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2-1 开本:0
定价: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字数: 369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90034 每包册数: 11
出版日期: 2021-01-2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精编本的修订,是在《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基础上做的精编,全书系统介绍了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变革与转型,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征,从理想人格角度对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深入发掘,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美育等做了宏观考察,并对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变做了整体阐述。本书每章后附有大量经典文选,同时设置了富于启迪的思考与研讨题,还配有图文并茂、内容生动丰富的教学光盘,是一本独具特色、系统完备的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教材。

作者简介:
金元浦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智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秘书长。曾任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国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小组专家组成员,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我国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软实力竞争”项目主持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文化产业伦理”项目主持人。发表或主编论著50余种,发表论文350余篇。

章节目录:
绪论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
思考与研讨

上篇 中国传统文化总论

第一章天道有常 周行不殆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二:血缘宗法制度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概观
思考与研讨
第二章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先秦:中国文化的萌发与争鸣
第二节 汉魏六朝: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
第三节 唐宋:中国文化的成熟与辉煌
第四节 明清:中国文化的继往与开来
思考与研讨
第三章阴阳发散 变动自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征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思考与研讨

中篇 中国传统文化分论

第四章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第一节先秦儒家人伦
第二节汉代儒家观念
第三节宋明理学:儒家文化新形态
第四节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思考与研讨
第五章守静致虚 道法自然
———道家文化精神与道家理想人格
第一节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第二节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道家的理想人格
第四节道家与儒家的互补
思考与研讨
第六章雄赡浩博 赫奕天下
———墨、法、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节墨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二节法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三节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思考与研讨
第七章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节佛教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佛教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中国的佛教———禅宗
第四节佛家文化的理想人格
思考与研讨
第八章流丽万有 东方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第一节以意境为核心的中国诗文化
第二节以泛文学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散文
第三节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辉煌成就
第四节中国古代艺术的巨大成就与东方形态
思考与研讨
第九章推本天元 顺承厥意
———中国古代科技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科技的巨大贡献
第二节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和方法论
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发展迟滞的原因
思考与研讨

下篇 中国传统文化新论

第十章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论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思考与研讨
第十一章 物一无文 同则不济
———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一节中西文化的自然观比较
第二节中西文化的社会观比较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世界观比较
第四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比较
思考与研讨
第十二章 海纳百川 和而不同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讨论与“文化热”
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的变革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
第四节当代“国学热”和传统文化教育
思考与研讨

后记

精彩片段:
后 记

《中国文化概论》(精编本)最新修订版出版了,作为编著者,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这一版是为适应更多同学/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原整编本文字较多,篇幅较长。为满足学时更短,需求多样的同学/读者,我们对整编本做了精编:压缩了篇幅,精选了内容,润色了文字,更着重于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清晰地展现出来。
传统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具有历史传递性。人类不能割断自己的传统,不能从外在于传统的视点“中立”地、无前提地评论或接受传统。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8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中国文化正是从我们直接浸身于其中的、既定的传统中向前发展的。今日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传统并不是与我们今天分离或隔绝的对象,在传统属于我们之前,我们早已属于传统。这种传统储存在人类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因而每一个人从他牙牙学语开始便进入了一种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既成的历史条件,具有发生学的渊源关系。
同时,传统文化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当代性。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传统的生命在于改造、创新与新的阐释。如果它已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历史上的玛雅文化、埃及文化便是如此,成了博物馆的陈列品。
从当代阐释学来看,人类的传统就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在九曲十八弯的漫长历程中,总有许多支流不断汇入,又有不少河汊分流而去。在汇流之前,也许清浊缓急判然有别,如泾渭之分明,但汇为一体后,就不再见出原本的形态了。文化的发展总是在选择、融合、沟通和创造中前进。传统总是在其发展的某一时间空间增加或装载些什么,又在另一特定时空卸下、删汰或丢失些什么。所以,传统总是活在行进中,活在日常实践中,活在“转化”和新的阐释中。它总是将那些与当下实践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从这一意义讲,一切为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传统,都具有当代性、现实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充满智慧的哲学思辨对现代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它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特别是独具形态的汉字体系,随着计算机之门的开启而进入当代世界;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现代条件下焕发了勃勃生机;它的沉积丰厚的道德伦理与人文追求,对现代工业社会不无深刻启迪;而绚丽多彩奇幻美妙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更以其富于魅力的东方意境而越来越吸引着世界的注意。中国文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既是当代社会的紧迫需要,又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宏伟的圣殿。无数中华民族的圣贤创造了辉煌的东方文明。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克己修身,励志图强;它劝学师圣,慎思明辨;它品德藻神,安本守诚;它钟山慕水,骋怀畅意;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它纳天地于须弥,笼杳远于形内;它高简精练,鞭辟入里;它叙写世间俗事,阐释人伦义理;它抒发内心幽情,引人遐思浮想;它字挟风云雷电,声成金石;它严辞雄辩,析理祈情;它文思浩荡,神采飞扬;它浅吟低唱,绮丽婉曲;它包纳天风海雨,高歌拔尘;它刚柔并举,动静得宜。它以其永恒的文化魅力摄人心魄。它形塑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它奠定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基石。
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这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总是指向人、指向人生,故而,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学、道学,还是玄学、理学、佛学,都是人学。
中国传统文化以德修身,以识养身,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内核。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先师孔子的谆谆教诲是历代知识分子引以自勉奋进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本书编著者对同学们的殷殷期冀。
因此,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就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建构的精神,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本教材的至高追求。
这本教材在整体构架上是这样安排的。在《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绪论之后,教材将全书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上篇是中国传统文化总论,从宏观上总览中国传统文化的全局。中篇是中国传统文化分论,细说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以及墨、法、兵诸家。本书没有纵论其超大内涵,而是选择论述了它们的文化精神和理想人格,以及对文学、艺术、历史、美育、科技的分类叙述。下篇是中国传统文化新论,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社会变革、思想论争。阐扬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核心理念。

再次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编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
金元浦
2020年12月20日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