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竞争法教程(第三版)(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吕明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大学本科教材
中 图:政治、法律
专 业:法学>法学类>民商法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竞争法教程(第三版)(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
ISBN:978-7-300-28877-2 条码:
作者: 吕明瑜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3-1 开本:0
定价: ¥62.00  折扣价:¥55.80
折扣:0.90 节省了6.2元
字数: 4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88772 每包册数: 6
出版日期: 2021-04-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竞争法教程(第三版)(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是作者主持的200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兴学科——竞争法教材建设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
  《竞争法教程(第三版)(21世纪民商法学系列教材)》的撰写充分吸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和教材建设新理念,勇于突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内容,尝试教材改革,通过开拓创新推进竞争法教材内容与体系的优化,具体表现在:(1)教材由“主文内容”和“附加模块”(包括“理论研究”“实务探讨”“立法分析”“立法背景”“典型案例”“深度阅读”“问题与思考”等七大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文内容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系统的竞争法知识体系,而附加模块则针对该知识体系中的难点、重点、热点等进行专项、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兼顾竞争法“面”上知识的系统性和“点”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教材一方面着力于对现有竞争法研究成果中精华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努力反映“公认”、“公知”、“通说”和总体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又通过“理论研究”“立法背景”等专项附加内容,广泛展现竞争法理论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各种不同观点、主张和学说,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与争鸣,特别关注竞争法研究中的新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张扬个性,主动参与讨论,博采众家之长,培养创新意识。(3)教材既强调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竞争法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又以“实务探讨”“立法分析”“典型案例”“问题与思考”等专项附加内容,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与操作能力,兼顾知识提供与能力训练双重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吕明瑜,女,法学博士,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律师,仲裁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法律顾问,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河南)基地教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律师惩戒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涉外商事审判咨询专家库专家,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公安局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5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法学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知识产权垄断法律控制研究》《生物技术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国际合作《知识经济,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等项目及承担其他项目共计20余个,出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竞争法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法规教程》等著作2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学论坛》《当代法学》及其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优秀作品奖”等各类奖励30余项。研究领域为经济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学术专长为知识产权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律师和仲裁业务为合同、房地产、金融、建筑工程、国际跟单信用证、国际保函、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与经济有关的领域。

章节目录:
竞争法教程(第三版)目录

第一编 竞争法总论

第一章 竞争法的一般原理3
第一节竞争法的基本概念3
一、竞争法的定义3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竞争法调整视角的特殊性4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5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竞争作用的二重性特征6
理论研究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是竞争关系还是竞争干预关系10
三、竞争法的特征11
第二节竞争法的政策目标12
一、竞争法政策目标的含义与意义12
二、竞争法政策目标的确定依据13
三、竞争法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1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围绕竞争模式选择所形成的不同竞争理论15
立法分析如何解读中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22
第三节竞争法的基本原则22
一、自由竞争原则23
二、平等竞争原则23
三、公平竞争原则23
四、诚信竞争原则24
五、适度干预竞争原则25
立法分析如何解读中国竞争法的基本原则26
第四节竞争法的体系27
一、竞争法体系的概念27
二、竞争法体系的基本内容28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经济学上的垄断与法学上的垄断28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的关系31
立法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何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32
三、竞争法体系的结构33
第五节竞争法的立法模式34
一、世界各国主要竞争立法模式34
二、竞争立法模式的异同比较37
立法背景中国竞争立法模式的选择38
第六节竞争法的地位40
一、竞争法属经济法范畴,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之一40
二、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经济法中占有重要地位42
三、竞争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42
理论研究如何看待竞争法价值功能的多元性43

第二章 竞争法的产生与发展探源46
第一节竞争法产生的基础和原因46
一、竞争法产生的基础47
二、竞争法产生的原因48
立法背景现代竞争法为什么最早在美国产生49
第二节竞争法形成与发展概况50
一、竞争法形成与发展的过程50
二、竞争法形成与发展的特点53
第三节竞争法发展与变化的趋势54
一、竞争法的保护对象向多元化发展54
二、竞争法的调整领域不断扩大55
三、竞争法的技术性特征日益突出55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裁力度不断加大55
五、对国内垄断的控制趋向温和与宽容56
六、竞争法的国际化发展呈必然趋势56

第三章 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59
第一节竞争法与经济法其他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59
一、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9
二、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60
三、竞争法与广告法60
四、竞争法与价格法61
五、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62
第二节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2
一、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关系的三个维度6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4
三、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关系的
新特点65
第三节竞争法与民法及其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67
一、竞争法与民法67
二、竞争法与合同法68
三、竞争法与侵权行为法69

第二编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四章 反垄断法概述73
第一节反垄断法的概念73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概念的多视角解读74
第二节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75
理论研究如何确定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75
第三节反垄断法的特征77
一、反垄断法具有竞争法的一般特征77
二、反垄断法以规制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为基本内容77
三、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政策性78
四、反垄断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抽象性78
第四节反垄断法的功能79
一、反垄断法保障企业自由79
二、反垄断法维护竞争机制的正常运作79
三、反垄断法确保一般消费者的利益80
四、反垄断法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加80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功能的不同观点解析80
第五节反垄断法的地位81
一、反垄断法具有经济宪法的地位81
二、反垄断法之经济宪法地位的确立依据81
三、反垄断法之经济宪法地位的确立过程82
第六节反垄断法的制度体系82

第五章 垄断协议控制制度85
第一节垄断协议基本问题考察85
一、垄断协议的含义85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垄断协议”的概念86
二、垄断协议的特征87
典型案例柯达公司(Kodak)欧洲全资子公司价格协议案87
实务探讨为什么上海的黄金价格协议能实现而南京的则不能88
三、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89
典型案例1946年美国烟草公司诉美国案91
四、垄断协议的分类92
第二节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92
一、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含义92
实务探讨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对反垄断法实践的影响93
二、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93
实务探讨美国反托拉斯实践中如何适用本身违法原则94
典型案例美国诉吉罗尔得电子公司案95
三、对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评析96
第三节横向限制的规制96
一、横向限制的危害96
二、横向限制的构成要件97
三、横向限制的表现形式98
典型案例美国电力设备固定价格密谋案98
典型案例美国诉艾迪斯通钢管与钢铁公司案99
四、横向限制的规制方法100
第四节纵向限制的规制101
一、纵向限制的竞争政策分析101
二、纵向限制的表现形式102
典型案例贵州茅台公司和四川宜宾五粮液公司价格垄断案102
三、纵向限制的构成要件104
四、纵向限制的规制方法104
第五节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105
一、中国垄断协议立法概况105
二、中国垄断协议的分类规制106
典型案例在华8家日本汽车企业价格垄断案106
典型案例北京锐邦公司诉强生公司案107
典型案例湖南省新车保险案109
三、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109
立法分析如何理解我国《反垄断法》有关垄断协议的立法特点110

第六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113
第一节市场支配地位基本问题考察113
一、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113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标准114
立法分析如何看待市场份额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中的作用115
实务探讨同是“一体化经营”,为何AT&T被禁止而柯达公司却被
放行116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方法117
典型案例美国诉杜邦公司案118
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法律透视120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含义界定120
理论研究我国如何界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121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特征与分类122
三、妨碍性滥用及其影响分析123
典型案例欧共体1978年联合商标案123
典型案例利乐国际集团公司诉欧共体委员会案124
四、剥削性滥用及其影响分析125
典型案例2002年台湾地区微软案126
第三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控制的制度模式选择126
一、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结构主义控制127
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义控制129
理论研究不同控制制度的评析与模式选择129
第四节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131
一、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立法概况131
二、中国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控制模式132
三、中国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与推定方法133
四、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134
立法背景国家是否应当干预“低于成本的销售”135
典型案例惠州大亚湾溢源净水有限公司附条件交易案138
实务探讨忠诚折扣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139
五、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140

第七章 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控制制度142
第一节经济力量集中的形式142
一、经济力量的一般集中143
二、经济力量的市场集中144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对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控制方法有何不同145
第二节阻止一般集中的企业控股规制146
一、禁止控股公司146
立法背景1997年日本《禁止垄断法》何以对控股公司开禁147
二、限制金融公司的股份保有149
三、限制大规模非金融公司的股份保有149
第三节阻止市场集中的经营者集中规制150
一、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50
二、经营者集中规制的政策选择151
实务探讨美国经营者集中控制政策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变迁151
三、经营者集中规制的法律要件153
典型案例布朗鞋公司诉美国案155
四、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核准制度156
五、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分析方法157
典型案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Staples公司案158
六、对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制裁措施159
第四节中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160
一、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立法概况160
立法背景如何处理控制经营者集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161
二、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162
立法背景我国《反垄断法》应如何确定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162
三、中国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163
四、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禁止制度165
典型案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165
五、中国经营者集中控制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166
六、中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责任167

第八章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控制制度169
第一节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基本问题考察169
一、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概念169
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特征170
理论研究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法治化?171
三、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表现形式173
典型案例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案173
典型案例辽宁省抚顺市某区结婚登记处限制竞争案174
典型案例吉林省某市政府部门指定垄断经营限制竞争案175
四、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成因与危害176
第二节国外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比较研究177
一、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制177
二、转型国家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控制178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欧共体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制179
第三节中国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理论与实践180
一、中国关于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理论探讨与争论180
理论研究如何看待治理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不同观点180
二、中国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立法实践182
第四节中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184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确立184
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185
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防控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意义186

第九章 知识产权垄断控制制度189
第一节知识产权垄断基本问题考察189
一、知识产权垄断的概念190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知识产权垄断190
二、知识产权垄断的特征192
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垄断中是否存在状态规制问题192
三、知识产权垄断与知识产权滥用的关系193
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垄断是否等同于知识产权滥用194
第二节知识产权垄断控制的一般原则195
一、同等对待原则195
实务探讨同等对待原则是如何形成的196
二、分类规制原则196
三、合理分析原则197
实务探讨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原则在处理知识产权垄断问题时的改变197
第三节知识产权垄断控制的制度安排198
一、技术标准垄断控制制度199
实务探讨世界上的领先企业如何利用技术标准垄断市场199
二、知识产权联合限制控制制度200
实务探讨世纪之交的中国DVD产业因何从繁荣走向衰落201
三、知识产权拒绝交易控制制度202
实务探讨思科公司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拒绝交易长期垄断市场202
四、知识产权许可限制控制制度203
典型案例世纪之交的美国微软垄断案204
第四节中国知识产权垄断的法律规制205
一、《民法典》中的相关规范205
典型案例美国英特尔公司诉中国深圳东进公司案205
二、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规范206
三、《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范207
典型案例中国华为公司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技术标准垄断案207

第十章 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211
第一节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基本问题考察211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含义211
二、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特点212
三、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立法体例212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功能212
第二节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适用范围214
一、特定行业或部门214
理论研究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与反垄断法自然垄断豁免制度的变化215
二、特定组织或个人217
三、特定行为或情况217
第三节反垄断法豁免的制度模式217
一、反垄断法的部门豁免模式与行为豁免模式218
二、反垄断法的类型豁免模式与个案豁免模式218
立法分析中国《反垄断法》采取何种豁免制度模式218
第四节中国《反垄断法》关于豁免的规定219
一、中国《反垄断法》对特定行业垄断经营活动的豁免219
二、中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豁免221
三、中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的豁免221
四、中国《反垄断法》对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协同行为的
豁免222
理论研究我国《反垄断法》为什么豁免农产品经营活动中的联合或
协同行为223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制度225
第一节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基本问题考察225
一、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含义225
典型案例波音与麦道合并案226
二、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理论依据227
理论研究“效果原则”及其理论困境229
第二节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0
一、美国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0
实务探讨美国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效果原则”中的效果程度231
二、欧共体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2
立法分析美国与欧共体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比较233
第三节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234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与成因234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国际合作与局限235
三、反垄断决定与判决的域外执行235
四、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所面临的新问题236
实务探讨协调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冲突的模式与选择237
五、中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239
实务探讨如何应对国外依据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对我国企业提起的诉讼239

第十二章 反垄断执法制度242
第一节反垄断执法机关242
一、反垄断执法机关的类型242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执法机构中的“准司法”问题243
二、反垄断执法机关的特点24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执法机关与法院之间的关系246
第二节反垄断执法权限247
一、调查权247
二、裁决权247
三、起诉权247
四、罚款权248
五、建议权248
六、制定规则权248
第三节反垄断执法程序248
一、受理248
二、调查249
三、审议或审理249
四、裁决249
五、执行249
实务探讨反垄断执法程序中富于特色的“行政指导”措施250
第四节中国《反垄断法》关于执法的规定251
一、中国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252
立法背景如何选择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253
二、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和义务254
三、中国反垄断调查程序257
四、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的法律责任258
实务探讨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决定如何寻求司法救济258
典型案例海南裕泰公司诉海南省物价局――反垄断行政处罚司法审
查案260

第三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265
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265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266
理论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267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268
一、制定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68
二、援用一般法律269
三、专门法律与一般法律相结合269
第四节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269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具有密切联系269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存在重要区别270

第十四章 商业混淆行为规制制度272
第一节商业混淆行为基本问题考察272
一、商业混淆行为的概念272
二、商业混淆行为的特征273
三、商业混淆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274
实务探讨如何对待反向仿冒274
第二节商业混淆行为的客体范围277
一、商业混淆行为的客体277
二、国际立法中规定的商业混淆客体范围278
理论研究如何保护“知名人物形象”的商品化权利279
三、外国立法中规定的商业混淆客体范围282
第三节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282
一、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立法概况282
二、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表现形式与认定283
典型案例四川“王老五”牌花生酥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案286
实务探讨如何解决域名与商标之间的冲突287
三、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法律责任291

第十五章 商业贿赂行为规制制度293
第一节商业贿赂行为基本问题考察293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293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294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294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商业贿赂的概念范围295
第二节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297
一、商业行贿297
二、商业受贿298
典型案例美国司法部诉德普诊断品(天津)有限公司案298
第三节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99
一、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概况299
二、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300
实务探讨如何区别商业贿赂与附赠301
典型案例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303
四、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304

第十六章 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规制制度307
第一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基本问题考察307
一、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概念307
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特征308
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308
实务探讨未针对竞争对手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是否构成
不正当竞争309
第二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形式310
一、以广告方式所进行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310
二、广告以外的其他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311
第三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认定原则312
一、后果原则313
二、普通注意力原则313
三、积极宣传与消极宣传兼顾原则313
四、整体观察原则314
五、产生误导可能性原则314
实务探讨如何处理商业宣传中的“虚假”与“引人误解”之间的关系314
第四节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317
一、中国虚假宣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立法概况317
二、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认定318
典型案例无锡某泵业公司网络虚假宣传案319
三、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320

第十七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制制度322
第一节商业秘密基本问题考察322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322
二、商业秘密的特征323
理论研究商业秘密权属何种性质的权利325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326
一、不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二、不当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三、合法获知但违法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四、教唆、帮助他人侵犯商业秘密327
五、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327
实务探讨如何处理员工“跳槽”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侵权问题327
第三节中国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331
一、中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331
二、中国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332
典型案例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诉孙巍、上海深谊计算机有限
公司案334
三、中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335
四、中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举证责任337

第十八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规制制度339
第一节有奖销售基本问题考察339
一、有奖销售行为的概念339
二、有奖销售行为的特征340
三、有奖销售行为的利弊340
实务探讨电视台的有奖竞猜活动是否属于有奖销售341
第二节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342
一、巨奖销售343
二、欺骗性有奖销售343
实务探讨如何对待特殊形式的有奖销售344
第三节中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345
一、中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立法概况345
二、中国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认定346
三、中国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法律责任347
典型案例上海卓尚信息有限公司诉艺龙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案348

第十九章 商业诋毁行为规制制度352
第一节商业诋毁行为基本问题考察352
一、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352
二、商业诋毁行为的特征353
三、商业诋毁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353
实务探讨如何区分商业诋毁行为与一般侵犯名誉权行为354
第二节商业诋毁行为的表现形式356
一、直接在公众中散布谣言357
二、通过新闻、广告进行诋毁357
三、通过交易相对人进行诋毁357
四、通过有关商品或服务的附属资料进行诋毁357
实务探讨如何理解商业诋毁与虚假宣传的关系357
五、通过网上恶意评价进行诋毁359
第三节商业诋毁行为的认定359
一、关于竞争关系问题359
二、关于主观意图和实际损失问题360
三、关于陈述内容的真假问题360
实务探讨如何理解比较广告中的商业诋毁问题361
第四节中国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363
一、中国商业诋毁行为的立法概况363
二、中国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364
典型案例腾讯公司诉360公司隐私保护器商业诋毁案364
四、中国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365

第二十章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制度368
第一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基本问题考察368
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368
实务探讨“数字中国”及建设路径370
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372
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分类374
第二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375
一、互联网市场中的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375
二、互联网市场中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378
典型案例“搜狗公司”诉“百度公司” 不正当竞争案380
典型案例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诉安徽美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不正当竞争案382
第三节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384
一、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立法概况384
二、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考量因素385
典型案例损害优酷网商业模式不正当竞争案386
三、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388

第二十一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制度390
第一节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概述390
第二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责任391
一、停止侵害行为391
二、排除侵害后果392
三、损害赔偿392
第三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394
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395
二、罚款395
第四节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396

第四编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律制度

第二十二章 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概述401
第一节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概念401
第二节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性质402
一、反倾销与反补贴法主要是国际法402
二、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是国际经济法403
三、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是国际竞争法403
理论研究反倾销法应属于贸易法还是竞争法403
第三节反倾销与反补贴法的立法概况407
第四节反倾销与反补贴法面临的新问题409
理论研究竞争法框架下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409

第二十三章 倾销行为规制制度412
第一节倾销基本问题考察412
一、倾销的概念412
二、倾销的分类413
三、倾销的利弊分析413
理论研究在国际贸易中究竟是否应当反倾销414
第二节反倾销的条件415
一、存在倾销行为415
实务探讨如何看待反倾销调查中的替代国制度416
二、存在产业损害418
三、倾销行为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19
实务探讨如何确定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419
第三节反倾销措施420
一、临时措施420
二、价格承诺420
三、征收反倾销税421
第四节反倾销调查421
一、反倾销调查的发起421
二、反倾销调查活动的展开422
三、初步裁决422
四、最终裁决423
理论研究现行WTO反倾销法应如何改革424
第五节中国倾销行为的法律规制425
一、中国反倾销立法概况425
二、中国反倾销的条件426
三、中国反倾销措施428
四、中国反倾销调查428
典型案例中国新闻纸产业反倾销调查案429

第二十四章 补贴行为规制制度433
第一节补贴行为基本问题考察433
一、补贴的概念433
二、补贴的专向性限制原则434
三、补贴的分类434
理论研究补贴与反补贴的理论分歧435
四、补贴与倾销的关系436
第二节反补贴的条件437
一、存在补贴行为437
二、存在产业损害438
三、补贴行为与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38
第三节反补贴措施439
一、临时措施439
二、承诺439
三、反补贴税439
第四节反补贴调查440
一、反补贴调查的发起440
二、反补贴调查活动的展开440
三、反补贴调查中的协商440
四、反补贴案件的裁决441
理论研究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是否完全体现了公平原则441
第五节中国补贴行为的法律规制443
一、中国反补贴立法概况443
实务探讨如何应对国外对华反补贴这一出口贸易中的新挑战443
二、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的条件445
三、中国反补贴措施447
四、中国反补贴调查448
典型案例加拿大对中国碳钢及不锈钢紧固件反补贴案449
精彩片段:
竞争法是调整竞争关系及与竞争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以促进和保护市场竞争为主旨,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垄断条件下国家对竞争的干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竞争法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是一种年轻的法律制度。竞争法中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还处在探讨之中,未能达成共识。关于竞争法的定义,国外尚无统一定论,在我国理论界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竞争法是调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也有学者认为“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反对垄断或限制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过程中发生的市场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另有学者认为“竞争法是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还有学者认为“竞争法是调整竞争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本书认为,前述第四种观点更为可取,它能够更好地反映竞争法的内涵和外延,即竞争法是调整竞争关系及与竞争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此定义可 作以下理解:其一,竞争法的调整范围以竞争关系和与竞争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为 限。非竞争关系、与竞争没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属于竞争法的调整范畴;其二,竞争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竞争关系,而只调整其中的市场竞争关系或经济竞争关系。诸如政治竞争、文化竞争等,不属竞争法调整的范畴;其三,竞争法主要调整竞争关系,对其他相关社会关系的调整是基于对竞争关系调整的需要或者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对竞争关系的调整而进行的。 竞争法有形式意义上的竞争法与实质意义上的竞争法之分。形式意义上的竞争法是指以“竞争法”命名的、成文的竞争法典,如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实质意义上的竞争法是指与竞争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它不仅指系统的、成文的竞争法律,而且包括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之中的与竞争有关的各种规范。本书所称的竞争法是指实质意义上的竞争法。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竞争法的称谓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就一般概念而言,竞争法的称谓常见的有:“反垄断法”“反限制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托拉斯法”“卡特尔法”“禁止垄断和限制竞争法”“公平交易法”等。具体而言,在美国称为反托拉斯法; 在英国称为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公平贸易法、竞争法;在德国称为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法、卡特尔法;在西班牙称为竞争保护法;在日本称为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法;在韩国称为限制垄断及公平交易法;在前南斯拉夫称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协议法;在欧共体称为竞争法;在联合国有关的国际经济立法活动中称为限制性商业行为法;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为公平交易法。这种称谓繁杂的现象既源于竞争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国社会制度、基本国情、法律文化传统、制定竞争法的国际环境、立法时间、立法侧重点等的差异。比如:在美国,竞争立法源于托拉斯现象。19世纪后半叶,特别是19世纪末,托拉斯在美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美国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托拉斯组织滥用经济优势排挤中小企业的行为,造成了对竞争的严重限制和破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所以,美国当时竞争立法的规制对象主要是托拉斯行为,法名也自然称作“反托拉斯法”。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