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ISBN: | 978-7-5620-9896-6 |
条码: | |
作者: |
常怡主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78.00
折扣价:¥70.20
折扣:0.90
节省了7.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5-01 |
|
内容简介: |
《民事诉讼法学》自2008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为使本教材能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应当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的指示,反映现代民事程序的理论发展,紧密联系立法创新和司法实践,我们结合2020年5月1日经修正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九件民事诉讼类司法解释的决定》的内容,对本书进行了第四次修订,使其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已经列入立法计划,预计不久后将颁布实行,为避免与立法条文的冲突,本次修订暂时将执行程序篇的内容予以删除。
|
作者简介: |
主编简介 常怡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47年参加工作并于同年参加共产党,1955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 1960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副博士学位,1961年任西南政法学院讲师,1983年任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1986年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91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师”,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指导教师,2009年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2014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法学卷第三分册)。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民事诉讼法学》《强制执行的理论与实务》《告诉申诉的理论与实务》《比较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 》《中国调解制度》《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等教材、专著及工具书三十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七十余篇。
|
章节目录: |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学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三节 学习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
第五节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六节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编 基本原则与制度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共有原则
第三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第四节 自愿和合法调解原则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节 辩论原则
第七节 处分原则
第八节 其他基本原则
第四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合议制度
第二节 回避制度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
第三编 诉讼主体
第五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事实
第六章 民事审判权
第一节 民事审判权概述
第二节 民事审判权的性质
第三节 民事审判权的构成
第七章 管辖制度
第一节 民事案件管辖概述
第二节 级别管辖
第三节 地域管辖
第四节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第八章 诉讼当事人与代理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的认定
第三节 当事人主体资格
第四节 诉讼代理人
第九章 多数当事人
第一节 共同诉讼人
第二节 诉讼代表人
第三节 第三人
第四编 诉讼客体
第十章 诉权与诉
第一节 诉权
第二节 诉
第三节 反诉
第四节 诉的变更与追加
第十一章 诉讼标的
第一节 民事诉讼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诉讼标的理论透视
第五编 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第十二章 证据
第一节 证据概述
第二节 证据的分类
第三节 证据的种类
第四节 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第五节 证据的审核认定
第十三章 证明
第一节 证明对象
第二节 证明责任
第三节 证明标准
第四节 证明过程
第六编 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第十四章 期间和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五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节 保全
第二节 先予执行
第十六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第四节 构成犯罪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七章 诉讼费用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及收费标准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交纳和管理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和司法救助
第七编 诉讼调解与和解
第十八章 诉讼调解
第一节 诉讼调解概述
第二节 诉讼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诉讼调解的程序与方式
第五节 调解协议与调解书
第六节 调解书的效力和对反悔的处理
第十九章 诉讼和解
第一节 诉讼和解概述
第二节 诉讼和解的性质
第三节 诉讼和解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第八编 诉讼程序
第二十章 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四节 开庭审理
第五节 撤诉
第六节 缺席判决
第七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第八节 公益诉讼
第二十一章 简易程序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
第四节 小额诉讼的简易程序
第二十二章 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一节 民事判决
第二节 民事裁定
第三节 民事决定
第二十三章 既判力
第一节 既判力概述
第二节 既判力的主体界限
第三节 既判力的客体界限
第四节 既判力的时间界限
第二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第二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三节 法院决定再审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的再审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
第二十六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第七节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第八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第二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第二节 督促程序的开始
第三节 支付令的制作、发出和效力
第四节 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二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第二节 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三节 公示催告的审理程序
第四节 除权判决
第九编 涉港、澳、台民事司法协助
第二十九章 涉港、澳、台民事司法协助概述
第一节 涉港、澳、台民事司法协助的含义
第二节 涉港、澳、台民事司法协助的法理基础
第三十章 涉港、澳、台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
第一节 我国内地与香港之间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内地与澳门之间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
第三节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
第十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三十一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及其一般原则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第三十二章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概念和原则
第二节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
第三十三章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和期间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
第三十四章 涉外仲裁
第一节 涉外仲裁概述
第二节 涉外仲裁程序
第三十五章 司法协助
第一节 司法协助概述
第二节 一般司法协助
第三节 特殊司法协助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