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歌:巴黎公社与中国革命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国际歌:巴黎公社与中国革命
|
ISBN: | 978-7-5598-3791-2 |
条码: | |
作者: |
束锦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
字数: |
330千字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6-01 |
|
内容简介: |
在纪念巴黎公社诞生15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际歌》仍然让我们热血沸腾! 巴黎公社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巴黎公社精神象征的《国际歌》,成为中国共产党宣示自己的崇高理想的最强音。党的重要会议结束时高唱《国际歌》成了一种庄严、神圣的仪式,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也是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国际歌:巴黎公社与中国革命》一书以《国际歌》在中国的传播为主线,对“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政治资源的认知和利用”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场景,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史的追根溯源。
|
作者简介: |
束锦,男,江苏宜兴人,法学(政治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论文曾荣获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党的文献》《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江苏社会科学》《学海》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制度自信》等著作10余部。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导 言 - 001 一 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巴黎公社话语 - 002 二 巴黎公社研究的学术景观 - 005 三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014 四 本项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 024 第二章 历史的追溯 : 1871 年巴黎公社与《国际歌》的诞生 - 027 一 公社的历史渊源及巴黎公社革命的两次预演 - 028 二 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时期的政权性质和执政职能 - 036 三 巴黎公社时期的政权模式和政治格局 - 049 四 对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不同解读 - 062 五 《国际歌》的诞生及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念 - 084 六 本章小结 - 090 第三章 议程的开启: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传播 - 093 一 历史的踪迹:国人对巴黎公社革命的初始印象 - 094 二 道路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传播巴黎公社的缘起 - 100 三 旗帜的树立:中共早期领导人奠定对巴黎公社认知的基础 - 103 四 行动的前奏:中共政治精英凝聚巴黎公社中国化的共识 - 114 五 本章小结 - 130 第四章 象征的塑造:广州起义铸就中国版的巴黎公社 - 133 一 缘起:国民革命的复杂性及国共两党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夺 - 135 二 预演: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的巴黎公社元素 - 138 三 造势:张太雷公开宣扬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 154 四 行动:广州起义后成立苏维埃政府 - 160 五 定格:中国的巴黎公社 - 167 六 本章小结 - 174 第五章 制度的创设:瑞金建政开启巴黎公社的中国化实践 - 177 一 言传身教: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播撒巴黎公社的赤色火种 - 179 二 凝心聚力:毛泽东在苏维埃运动中对《国际歌》的独特运用 - 182 三 继往开来:在节日的记忆中刻写现实的合法性 - 186 四 建章立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巴黎公社的中国化实践 - 189 五 本章小结 - 211 第六章 记忆的强化:巴黎公社政治资源的持续积累 - 215 一 著书立说:以文本为载体复刻巴黎公社的历史记忆 - 217 二 口传心授:在传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中激活革命资源 - 223 三 殊途同归:在纪念日和日常生活中强化并刷新党员群众的集体认同 - 246 四 众志成城:在丰富多元的艺术创作中将巴黎公社历史记忆本土化 - 262 五 本章小结 - 272 第七章 魅力的重现:执政时期巴黎公社政治资源的理想化运用 - 275 一 承前启后:以巴黎公社论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 277 二 喷薄而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巴黎公社元素 - 281 三 东施效颦:上海人民公社的粉墨登场 - 297 四 峰回路转:中国政治发展的转向与巴黎公社元素的隐退 - 306 五 本章小结 - 310 结 语 - 313 注 释 - 325 参考文献 - 376 后 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