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功能型环境税的法律构造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复合功能型环境税的法律构造研究
|
ISBN: | 978-7-5764-0094-6 |
条码: | |
作者: |
何锦前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9.00
折扣价:¥44.10
折扣:0.90
节省了4.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1-09-01 |
|
内容简介: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环境税研究日增,但环境税立法进程中的诸多争议说明,环境税法基础理论问题的腹地尚待我们深入,而其中环境税法功能定位问题尤为关键。环境税的规制功能获得了普遍认同,但其是否或应否具有收入功能则有分歧。 通过梳理庇古税的理论源流、比较各国环境税费制度,发现环境税法在理论上具有规制和收入功能,在实践中也能发挥双重红利甚至多重红利作用。通过认真研判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趋势,环境税法应当把握好功能定位,明确“规制—收入”复合功能,并以此红线为各项具体制度的建构提纲挈领。《环境保护税法》应当朝着复合功能型环境税法的方向演化。为了更好地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并最终构建理想的复合功能型环境税法,笔者认为,就该制度本身而言,应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共同着力。
|
作者简介: |
何锦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财税法、经济法、文化法。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后。在《现代法学》《法学》《法学评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税务研究》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多篇。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部分论文获中国法学会两岸四地法治发展青年论坛一等奖、中国法学会法学青年论坛二等奖、北京市法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经济法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法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司法部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课题、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等课题。
|
章节目录: |
总序001 自序001 绪论001 一、研究主题及意义001 二、环境税(法)研究述评003 三、本书核心关切与基本观点026 第一章 环境税法的经济逻辑033 一、外部性内部化:从庇古税理论看环境税法的经济逻辑033 二、双重红利与多重红利理论057 三、小结063 第二章 环境税法的功能定位065 一、反思“零税收论”066 二、环境税立法预设: 大刀还是宝杖?070 三、环境税法的两种预期: 收入枯竭抑或动态稳定?078 四、认真对待环境税法的收入功能082 五、突出环境税法的规制功能088 六、确立“规制—收入” 复合功能定位092 七、小结099 第三章 价值权衡与环境税法的功能凸显101 一、环境税法的价值范畴与“诸神之争”102 二、内在非工具性价值考评113 三、外在工具性价值考评128 四、从价值协调看环境税立法148 五、小结158 第四章 复合功能型环境税的方案选择161 一、环境税立法方案回顾162 二、从功能视角比较两种方案167 三、两路并进与税制“绿化”180 四、小结184 第五章 环境税收法治路径再反思186 一、环境税收法治的评估标尺187 二、环境税收法治平移路径的反思190 三、基于庇古税原理的环境税收法治并行路径197 四、小结201 第六章 复合功能型环境税的税目优化204 一、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税税目提出的要求204 二、税目扩围与结构优化:一种效率权衡216 三、税目扩围与结构优化:一种公平考量222 四、税目优化的基本路径227 第七章 环境税法与相关财税法的协同并进231 一、其他税种法的协同231 二、其他相关财税制度的协同258 三、小结263 第八章 环境税法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协调配合264 一、环境税费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其解决265 二、环境税法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协调268 三、从行政部门视角看制度间的矛盾与化解279 四、小结298 参考文献299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