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唐宋词名篇讲演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唐宋词名篇讲演录
ISBN:7-5633-5970-2/I·733 条码:
作者: 王兆鹏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24.00  折扣价:¥22.80
折扣:0.95 节省了1.2元
字数: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6-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武大王兆鹏教授“唐宋词名篇导读”课程的讲课实录。书中分类讲解唐宋词名篇,生动幽默,别具胜解,共分引言、约会词等13讲、附录等三个部分,书后附赠王教授上课原音光盘一张。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引言

第一讲约会词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寡)

欧阳修《南乡子》(好个人人)

朱淑真《清平乐》(恼烟撩露)

周郭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第二讲离别词

无名氏《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陈逢辰《鸟夜啼》(月痕未到朱扉)

秦观《临江仙》(君子偎人娇不整)

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冯延巳《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第三讲相思词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陈成之《小重山》(恨入眉尖熨不开)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第四讲悼亡词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贺铸《半死桐》(重过闾门万事非)

赵佶《醉落魄》(无言哽噎)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第五讲亲情词

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欧阳修《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

郑文嘉《忆秦娥》(花深深)

赵秋官事《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第六讲性情词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朱敦儒《临江仙)(生长西部退化日)

朱敦儒《朝中措》(先生扶杖是生涯)

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王质《鹧鸪天》(一只船儿任意飞)

张元幹《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

傅大询《水调歌头》(草草三间屋)

宋自逊《蓦山溪》(壶山居士)

赵长卿《蓦山溪》(无非无是)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七讲豪情词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文天祥《沁园春》(为子死孝)

……

精彩片段:
 这本书是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2004年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赵明节先生来函约稿,嘱为《大学名师讲课实录》做本书,正好今年春季要给本科生讲授《唐宋词名篇导读》的选修课,于是欣然应允。所以这里先要感谢赵先生,没有赵先生的盛情相约,我不会想到做这本书。

  讲课之前,我没有写一个字的讲稿,只有一个总体框架的设计,并准备了一些词作原文和相关资料,做成PPT,上课时全凭现场发挥。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自由随意地挥洒,想到哪就讲到哪,想起什么就说什么,无拘无束,带领听课的学生跟我一起进游词中丰富多彩、精妙幽深的艺术世界。二是可以保证讲的都是自己的心得和平时的思考,无所依傍,除了原作和原始资料,在课堂上不可能去照搬现成的观点和已有的说法。这当然不是说,平时没有参考任何前贤今哲的研究成果,而是别人的成果经过消化过滤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时贤的成果,凡是记得的,在讲课时作了提示和介绍;一些成果如同吃饭,经过消化吸收,都变成了能量和营养,不知何者是米饭何者是莱肴了。如果有些看法与时贤相同或相异,那也是“同于所当同,而不苟同,异于所当异,而不苟异”。三是可以体现这套丛书强调“现场感”的宗旨,内容是现场编串起来的,语言也是现场的即兴表述,所以口语化的倾向比较明显。

  这样讲也有短处,一是即兴讲解,平时思考得成熟一些的,就可能讲得深入一些,平时思考不够的,就讲得比较粗浅一些。而且,就像演员和运动员,有时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地发挥,有时不在状态,就发挥不好,讲得也就一般化。虽然我上课总是充满着激情,但有时也难免不在状态,也有讲得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讲课的时间和次数毕竟是有限制的,讲得不理想,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推倒重来,虽然在课堂上可以及时作点调整,但讲过了的就已无法挽回。讲得好的和不好的,都保存着原貌,不能像写文章那样藏拙。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是一种检测。二是即兴讲解,口语化的成分比较多,学理性、概念性的东西有时难以体现,尽管我也比较注重学理性和学术含量。高手当然可以做到深入浅出,我也力求深入浅出,但有时实际效果不一定理想。语言也难以像写文章写书那样精练简洁,有时也难免罗嗦。三是即兴讲解,引证原始材料就不可能太多,有时用自己的话来引证古人的批评资料,不免割裂原文,不像写文章写书那样成段成段地引证原文,这也会影响学术性。

  我一向对讲课比对做学问有信心,我也喜欢讲课。每次上课的头一天,有点像演员期待着上舞台表演一样,充满着兴奋和激动。多年来,也受到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支持和鼓励,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学生自带板凳进教室挤坐在过道的场面,也不止一次出现过旁听生抢先占满了教室座位而本班学生只好席地而坐的情景。我习惯于上了几次课后,就随堂作一两次问卷调查,听听学生的反映,结果总是表扬者居多,弄得我飘飘然的。但这次课堂全程录音整理出来后,却使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小小的打击。原来自己的讲课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内容上时有浅陋不说,重复罗嗦的话语、一句没说完就转到另一句的半句子话,也还不少。记得有位中学老师,讲了一辈子课,自以为堂堂课是经典,精彩之极,没想到快要退休前有领导去听课评课,下来给他提了一堆意见和不足,他大为不解和不满,后来领导建议他课堂录音自己听一听。果然,他听了自己的讲课录音以后,自觉惭愧,立马自动退休。讲了一辈子课都自我感觉良好,原来讲的竟是如此这般地不尽如人意。我也有同感。通过这次全程课堂录音,我才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才能有所改进和进步。这倒是我意外的收获。

  这本书,虽然是课堂实录,但有些内容和字句还是作了一点增删和润色。不过,声音变成文字后,有些效果还是出不来。讲课时,声腔语调有变化,又有表情体态姿势作辅助,这些在文字上无法体现出来。就说读词吧,一个人默读的感觉,与朗诵的味道就不一样,全班一起高声诵读就又比一人吟哦的气氛要热烈得多,有感染力得多。有些话,讲起来比较好玩好笑,但是变成文字读起来,就未必好笑。我讲课,追求风趣与幽默,总想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跟我一起进入到古典的艺术世界和古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古人是一本正经地写诗写词,但我不想正襟危坐地板着面孔讲诗讲词,时不时地手舞足蹈,幽上一默。如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听到学生的几次欢笑声,我就觉得沉闷。我喜欢听到学生发生内心的理解的笑声,他们的笑声,可以激发我的热情和想象、激活我的思维和积累,我可以信马由缰,上下古今纵横驰骋,所谓双向互动是也。

  我还发现,讲课时穿插一句,补叙一句,或重复一句,在当时的语境中都可以听明白,不致产生歧义,但变成文字后,就不知所云,上下文的意思就含混不清了。遇到这种情况,整理稿就只好作些调整和删削。

  我讲词,力求调动学生的想象,将语言符号还原成诗人着力描绘的场景、画面,进入到词人建构的艺术世界和情感世界中去。“想象”与“还原”,是我着力倡导和实践的一种欣赏方法。所谓“导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把抽象的语言想象还原成具体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完整的世界。所以,讲课时常常借助DV或电影镜头来解说唐宋词,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直观的立体的具像的场景画面。我很少去总结归纳词中的艺术特点和思想主题,注重的是感性的体悟,一般不作理性的思辨。我觉得学生如果能够理解并感悟词作中的情感世界,能够被词中的某种情感、体验、精神所感动,就算是有收获了,一首词的好与不好、长处与短处,他们自己也就可以体会得到,体会得到,也就可以总结得出。我深知这种讲课方式,有其长,也有其短,但既然是讲课实录,短处就无法隐藏。学生谅解我、包容我,我也希望读者谅之。

  我的研究生彭洁明、刘瑞欣、黄姿、吴丽娜、胡晓燕、丁炜、苏妍和胡婧分别帮我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彭洁明君费力尤多。叶烨、郭红欣和郁玉英则帮我校读了一遍修订稿,改正了不少错误。责任编辑农雪玲小组为此书也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一并致谢。

王兆鹏

2005年平安夜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