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亮,1952年8月出生于上海。199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是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现代英语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担任《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天津外语学院学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英语研究》等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兼任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早期研究英语传统语法,后转向生成语言学理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话语分析研究。获博士学位后,将研究范围扩大至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认知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和跨学科领域。迄今在英语教学、传统语法、生成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认知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内。已发表论文170余篇,已出版著作10种。代表著作有《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英汉前指现象对比》(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等;代表论文有“试论条件句和结论句之间的逻辑规约”(《外国语》2005年第2期)、“论典型致使结构英汉表达异同”(《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第一人称零主语的ICM分析”(《现代外语》2001年第1期)、Firsl person zero anaphor as a cognitive unit in Chinese(WORD vol 49,No 3,Dec 1998:383—403)等。独立承担了《英汉指称对比研究》、《语用推理研究》、《语言信息处理研究》等国家社科、国家教育部、上海社科、上海教委等科研课题10项。用本书为教材所执教的《语言学导论》课程,已先后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