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杜维明先生访谈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杜维明先生访谈录
ISBN:978-7-300-10096-8 条码:
作者: 杜维明 卢风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6.00  折扣价:¥23.40
折扣:0.90 节省了2.6元
字数: 1154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B0609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08-12-3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杜维明先生的访谈录,主要讨论现代性的价值导向。现代社会以日益复杂的制度和日益发达的媒体激励,劝诱人们以努力赚钱、及时消费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其价值导向是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而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着力分析如此粗俗的价值观何以能成为强有力地影响制度的主流价值观。整个访谈探讨了现代性的价值导向、进步主义与文明的可比性、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主客二分以及事实与价值的二分、体知与闻道、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等问题。杜维明先生关于消解排斥性二分、回归“根源性智慧”、儒家与基督教比较、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杜维明,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入学客座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生于昆明,祖籍广东海南,师从牟宗三、徐复观两位先生,获台湾东海大学学士学位,哈佛人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高深研究院,日本东京大学。杜维明从事儒家思想研究多年,相继获得美国里海人学、密歇根人谷人学,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山东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英国皇家人学博士学位,担任多所著名大学的荣誉教授。英文著作有《中庸——儒家的宗教性》、《仁与修身》、《道学政》等,中文著作有《杜维明文集》五卷。

章节目录:
前言
一 讨论的话题
 启蒙与中国思想
 现代性的价值导向
 现代社会的制度安排
 文明的可比性问题
 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
 哲学与生活之道
二 现代人的意义追求
 人总是追求意义的
 经济人或理性人
 西方的慈善事业
 现代企业家和现代企业
 尊重他人的自主性
 思想精英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当代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梦
 现代制度与经济主义
 公平与效率
 多元性与差异性
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物质主义
 民主与物质主义
 社会不应市场化
 资本的逻辑
 民主的多面向和恶质化
 现代性的去道德化倾向
 现代性价值导向的错误和危险
 宗教与物质主义
四 “为己之学”和个人责任
 仁爱的外推
 孔颜之乐
 儒家的“心术”与礼法
 第二轴心时代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
 儒家的根源性智慧
五 体知与思想方法
 儒家的体知
 反对排斥性的二分法
 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儒家之敬畏
 赞天地之化育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自力与他力
六 “天人合一”与儒家的终极关怀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天”与终极实在
 人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凡俗的神圣与神圣的凡俗
 进步主义
 轴心文明的超越突破
 自由主义的进步主义
 欧洲中心论与美国中心论
七 文明进步与进步主义
 科学、艺术进步与道德进步
 儒家的历史观
 资本主义与道德进步
 自我道德与公共道德
 个人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
 公与私的相对性
 经济增长并非绝对好
 不同文明的具体比较
 “天下”观念和普世价值
 涵盖性、整体性的人文精神

精彩片段:
一讨论的话题
卢风(以下简称卢):杜先生,我来哈佛已五个多月了,一直想对您进行访谈,但您一直很忙。今天您约我,我特别高兴,希望能找到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很长时间以来,我主要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一直在对西方现代性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这一领域,也许能找到值得深入探讨的有意义的话题。
启蒙与中国思想
杜维明(以下简称杜):作为一个中国学人,尤其是研究西方哲学思想的学人,你对重新反省现代中国的启蒙心态会有较为宽阔的视野,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在现代转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儒家一直对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负面影响,有着同情的了解和批判性的认识。作为一个西方哲学研究者,你也要试着站在儒家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如关于科学理性、外在超越等问题。请你先想一下,我们是否可以从启蒙心态谈起。启蒙心态有其源头,我们要先谈一下这个源头,再谈一下启蒙心态在中国的成长过程。启蒙思想登陆中国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它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仍然很大。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