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 - 万卷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译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
万卷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译丛
|
ISBN: | 978-7-5624-4698-9 |
条码: | |
作者: |
安·格雷著 许梦云译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7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3.00
折扣价:¥31.35
折扣:0.95
节省了1.65元
|
字数: |
223千字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7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1-01 |
|
内容简介: |
“文化研究”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什么是文化?怎么研究文化?有关于文化的诸多问题,都在被学术界、被现在很多的学者学生所探讨。在这个可谓“百家争鸣”的情况下,相信此本翻译书稿将带给你不同的答案。 本书稿由于专家先审读了,扫清了书稿中许多翻译不够地道的术语,所以修改后的稿件,稿面质量较好,版式题例已经比较统一,其结构紧凑,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是一本值得人去品味的学术性性很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绪论 ………………………………………………………………1
第一部分 民族志方法
第1章 捕捉生活文化…………………………………………15
社会与文本………………………………………………………18
社会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方法 ………20
幅度与广度………………………………………………………21
深度与持续性 ………………。—…………………………………22
议题一:建构“他者”——监控与展示 …………………………24
议题二:真理的获得——经验主义的危险性 …………………26
反身性、暂时性与适切性 ………………………………………27
第2章 构连经验…………………………………………33
记录“经验”……………………………………………………38
构连经验………………………………………………………41
认同的问题………………………………………………………42
我们从何处发声……………………………………………43
透过构连来学习…………………………………………………45
第3章 想象的共同体:奇观与平凡……………………………47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48
早期的提问………………………………………………………49
青少年亚文化与“小子”(thc lads):“马克思主义的英雄”……50
平凡女性:白人、工人阶级、女性 ………………………………54
黑人知识分子与帝国反击………………………………………56
“主动阅听人”………………………57
迷:盗猎者(poachers)与文化游牧者……………………………58
我们的过去?选择的理由:构建一个“社群” …………………62
不在场者才是有力的或值得“继续钻研”的课题………………65
身为一位学者……………………………………………………66
“我们”是学术偷窥者吗…………………………………………67
你的社群……………………………………………69
第4章 一个关于研究的问题……………………………………………71
从何开始与如何开始………………………………………………………73
决定某一个研究主题/处于疑问中 ……………………………74
在团体里从事研究工作…………………………………………82
个案研究……………………………………………….………………………84
评估的标准………………………………………………………87
第二部分 研究的过程
第5章 实例的选择与素材的产生……………………………99
“纯粹观看”与参与观察………………………………………102
空间隐喻/介于熟悉与陌生之间………………………………105
身处其中 ………………………………………………………………107
较为实用的事项 ………………………………………………108
珍贵的日记:保持写日志的习惯………………………………………………110
实例 …………………………………………111
建构对话(访谈) ………………………………………………117
访谈:反思性与深度……………………………………………118
倾听沉默 …………………………………………123
有策略地进行抽样 ……………………………………………125
访谈本身 ………………………………………………126
阶级、性别、族裔、年龄:造成差异的各种差异…………………130
第6章 我想告诉你一则故事………………………………………………133
故事所扮演的社会性角色 ……………………………………136
言说自我 ………………………………………………………137
研究者 …………………………………………………………139
说故事的不同模式 ……………………………………………141
文本性 …………………………………………………………153
第7章 紧系文本………………………………………………156
符号学 …………………………………………………………158
决定性文本 ……………………………………………………158
制码/译码模式:“符号学”模式与“社会”模式………159
暗示性文本 ……………………………………………………163
罗德威:解读罗曼史……………………………………………166
白金汉:孩童谈及电视…………………………………………167
吉莱斯皮:电视、族裔与文化变迁 ……………………………169
曼凯卡:影视文化、观看政治 …………………………………170
塔夫特:《与垃圾女王共同生活》………………………………172
特寇、詹金斯与《大哥大》………………………………………175
第8章 分析的策略与谋略……………………………………178
我该从研究题材巾提出什么问题 ……………………………179
我如何组织我的逐字稿 ………………………………………180
我的策略 ……………………………………………………182
关于分析策略的一些想法 ……………………………………195
其他策略 ………………………………………………………195
康奈尔的生命史分析程序 ……………………………………197
话语分析 ………………………………………………………198
文化的语汇库 …………………………………………………200
科技的使用与滥用 ……………………………………………201
第9章 书写……………………………………………………204
何时该开始“书写”或为什么我不早点开始 …………………205
随手笔记与撰写成文:女口“工匠”般进行书写………………206
风格与惯例 ……………………………………………………207
肖像画 …………………………………………………………209
文本中的作者 ………………………………………………211
批判性与反身性书写:批评……………………………………213
在呈现研究时使用影像 ………………………………………215
实验性文本 ……………………………………………………216
我们为谁而书写 ………………………………………………216
第10章 知识的来源与认识的方法……………………………218
立场论 …………………………………………………………220
主体性 …………………………………………………………221
穿梭在日常生活之中 …………………………………………224
散居研究 ………………………………………………………225
批判性理解 ……………………………………………………227
参考文献 ………………………………………………………230
专有名称汉英对照表 …………………………………………238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