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与水危机:科学、技术和管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干旱与水危机:科学、技术和管理
|
ISBN: | 978-7-5641-1494-7/S.20 |
条码: | |
作者: |
Donald A. Wilhite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0.00
折扣价:¥38.00
折扣:0.95
节省了2元
|
字数: |
300千字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4-01 |
|
内容简介: |
介绍全球范围内干旱缺水问题,以及科学、技术和管理在解决干旱问题中的作用。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部分综述
1干旱作为一种灾害: 了解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3)
1.1概述(3)
1.2干旱作为一种“灾害”:概念、定义和类型(3)
1.2.1干旱的类型(5)
1.2.2干旱的特征和它的影响程度(7)
1.3干旱作为一种灾难:社会和政治含义(8)
1.4干旱早期预警所面临的挑战(10)
1.5干旱与广泛的社会、政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12)
1.5.12002—2003年南部非洲的粮食危机(12)
1.5.21998年南部苏丹的干旱与战争(13)
1.5.3美国1996—2004年的干旱(14)
1.6不同社会状况抵御干旱能力比较(14)
1.7总结与结论(16)
参考文献(17)
第二部分干旱与水管理:科学与技术的作用
2气候预测在减轻干旱影响方面所面临的挑战(21)
2.1干旱预报(21)
2.1.1概述(21)
2.1.2以季节和年为时间尺度的预报(21)
2.1.3我们能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对干旱进行预报吗?(23)
2.2气候预测和干旱早期预警系统(24)
2.3气候预测运用于缓解干旱所面临的障碍(27)
2.4气候变化和防旱减灾(28)
参考文献(29)
3干旱监测: 21世纪的新工具(32)
3.1概述:干旱监测的重要性(32)
3.2研究成果回顾(33)
3.3新进展(34)
3.3.1美国干旱监测(34)
3.3.2气候信息交换系统(36)
3.3.3水文指示因子(36)
3.3.4土壤湿度(38)
3.3.5卫星(38)
3.3.6环境及其质量指示因子(38)
3.3.7水管理方面的考虑(39)
3.4干旱预报(39)
3.5结论(40)
参考文献(40)
4干旱指示因子和触发值(42)
4.1干旱指示因子和触发值综述(42)
4.1.1降水(43)
4.1.2Palmer干旱程度指数(PDSI)和Palmer水文干旱指数(PHDI)(44)
4.1.3地表水供水指数(45)
4.2多种指示因子及其触发值: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46)
4.2.1与指示因子和触发值有关的典型问题(46)
4.2.2干旱指示因子和触发值的百分点位(47)
4.2.3实例:美国干旱监测(48)
4.3开发和评价指示因子和触发值(49)
4.3.1关于干旱指示因子和触发值的思考(49)
4.3.2防旱规划中指示因子和触发值的清单(51)
4.4结论(52)
参考文献(52)
5抗旱准备规划: 组织机构上的能力建设(55)
5.1概述(55)
5.2防旱规划:规划过程(56)
5.3步骤1: 成立防旱工作组(57)
5.4步骤2: 制定防旱预案的目的和目标(58)
5.5步骤3: 寻求业主参与并化解冲突(59)
5.6步骤4: 建立风险区的各种资源的档案并确定有关组织(60)
5.7步骤5: 设立组织和撰写防旱规划(60)
5.7.1监测、早期预警和预测委员会(61)
5.7.2风险评估委员会(63)
5.7.3减灾和应对委员会(73)
5.7.4撰写规划(76)
5.8步骤6: 确定研究需求和协调有关组织机构(77)
5.9步骤7: 整合科学和政策(77)
5.10步骤8: 宣传规划——建立公众意识和舆论(77)
5.11步骤9:制订教育计划(78)
5.12步骤10:评价和修订防旱规划(78)
5.12.1运用中评价(78)
5.12.2干旱后评价(78)
5.13总结和结论(79)
参考文献(79)
6国家干旱政策: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经验(81)
6.1概述(81)
6.2干旱政策和抗旱准备:规定一个新的范例(81)
6.3国家干旱政策:澳大利亚的经验(83)
6.3.1澳大利亚干旱政策出现之前的时期(83)
6.3.2国家的干旱政策(84)
6.3.3现状和将来的方向(86)
6.4南非的干旱政策(88)
6.5由危机管理走向风险管理:逐步前进的美国国家干旱政策(93)
6.6结论(98)
参考文献(99)
7需求管理:水资源保护应是缓解干旱的一个手段(103)
7.1概述:新的缺水期还是原先水资源浪费的过失?(103)
7.2水资源保护:大量未利用的供水(106)
7.3结论(110)
参考文献(111)
8雨水收集和补充性灌溉在干旱地区应对缺水和干旱中的作用(113)
8.1概述(113)
8.2补充性灌溉(113)
8.2.1补充性灌溉的优化(115)
8.2.2水资源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对比(118)
8.3雨水收集(119)
8.3.1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19)
8.3.2雨水收集技术(119)
8.3.3用于补充性灌溉的雨水收集(123)
8.4结论(124)
参考文献(124)
9干旱、气候变化和脆弱性:科学技术在多层次、多重压力领域里的作用(126)
9.1概述(126)
9.2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和脆弱性评估(127)
9.3机构和全球——地区——本地的环境变化(129)
9.4美国大草原的干旱、气候变化及农业(131)
9.5构思机构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132)
9.6结论和未来方向(135)
参考文献(136)
第三部分干旱及水资源管理实例研究:科学和技术的作用
10工作最艰辛的河流: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干旱和严峻水资源问题(145)
10.1概述:科罗拉多河流域开发历史(145)
10.2社会和经济背景(147)
10.2.1水量(149)
10.2.2水质(150)
10.3气候背景(151)
10.4四个气候敏感性决策环境(152)
10.4.1国际的:边界地区(152)
10.4.2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下游流域的州际问题(154)
10.4.3美洲原住民的水权(155)
10.4.4亚利桑那州地下水及地表水的联合运用及管理(156)
10.5技术干预和气候科学应用的机遇(158)
应用气候信息的机遇(158)
10.6科罗拉多河当前状况:“正常”=“严峻”(159)
10.7结论(160)
参考文献(161)
11加拿大—美国跨边界流域的干旱风险管理:现在和未来(165)
11.1概述(165)
11.2未来的威胁和影响(165)
11.3实例研究(166)
11.3.1Okanagan河流域(167)
11.3.2白杨河及红河流域(168)
11.3.3大湖流域(172)
11.4结论(176)
参考文献(177)
12干旱和水管理:中国能满足未来的需水吗?(183)
12.1自然地理概况和水资源(183)
12.1.1自然地理和气候情况(183)
12.1.2水资源(184)
12.2干旱和缺水问题(185)
12.2.1对干旱和缺水的理解(185)
12.2.2干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86)
12.2.3干旱对环境的影响(187)
12.3近半个世纪的用水趋势(187)
12.3.1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的用水变化(187)
12.3.2用水结构的显著变化(190)
12.3.31980年后人均用水量稳定下降(190)
12.4干旱管理(190)
12.4.1构建防旱抗旱管理系统(190)
12.4.2提高用水效率(191)
12.4.3干旱管理的体制建设(192)
12.4.4法律、规章和政策措施(192)
12.521世纪供水和需水展望(193)
12.5.1低水平的人均用水量(193)
12.5.2用水趋势预测(194)
12.6结论(194)
参考文献(195)
13河川径流预报在干旱及其他水危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196)
13.1概述(196)
13.1.1季度预报及气候的变化(197)
13.1.2采用预报工具的制约条件(197)
13.2可能性估计(197)
13.2.1实例研究背景(198)
13.2.2季度预报模型(199)
13.2.3预报模型结果(200)
13.2.4决策模型(201)
13.2.5模拟结果(202)
13.3实际情况(204)
13.4总结(205)
13.5未来方向(206)
参考文献(207)
14西班牙干旱及水资源紧缺状况(208)
14.1西班牙干旱的主要特征(208)
14.1.1导言:西班牙水资源管理及规划框架(208)
14.1.2干旱定义(209)
14.1.31990—1995年段的干旱经历(210)
14.2水资源紧缺状况下的动力和压力(211)
14.2.1西班牙的水量平衡(211)
14.2.2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213)
14.2.3需水趋势(213)
14.3对策(215)
14.3.1干旱的早期识别(215)
14.3.2系统运行(216)
14.4结论及建议(217)
参考文献(218)
第四部分综合及结论
15干旱及水危机:教训和前途(221)
15.1引言(221)
15.2从危机管理走向风险管理:防旱战略的改变(222)
15.3最后的思考(224)
参考文献(225)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