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思想的力量——企业家提升领导力的6堂哲学课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思想的力量——企业家提升领导力的6堂哲学课
ISBN:978-7-04-025194-4 条码:
作者: 韩震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16.00  折扣价:¥15.20
折扣:0.95 节省了0.8元
字数: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 12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人的发展而言,哲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素质,使人变得富有理性,使人有坚实的人生信念和理想,使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思维,使人的言行富有条理。如果哲学对提高人的素质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的话,那么哲学对提高包括企业家在内的领导者来说,其价值和意义尤其显著。因此,如果要提升领导素质,那就应该努力学习哲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作者简介:
 韩震,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第五届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主编,《世界哲学》、《外国哲学》、《哲学门》、《新哲学》、等杂志的编委会委员。作品有《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重建理性主义信念》、《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思考的痕迹:文化冲撞中的思想生成》等著作以及《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等译著。
  1984 年来,先后讲授 7 门本科生课程和多门研究生、博士生课程。曾主持研究生院的“西方学术系列讲座 ”和教务处“人文科学 教授讲坛课程”。1987年晋升讲师,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3-1994 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1998年获“欧洲-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基金会”资助,作为访问研究员到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研究欧洲一体化问题;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作学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
  赵汀阳:哲学家,漫画家,中国社会科学家哲学所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观念图志》、《一个或所有问题》、《赵汀阳自选集》等。自称在画漫画时,感觉似在画实验艺术的草图,尤其是那些在真实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实验艺术。

章节目录:
导言 企业家与哲学
一 哲学是什么?
二 哲学有什么功能?
三 学习哲学何以能够提高企业家的领导力?
四 学习哲学何以能够促进战略思维能力?
五 为什么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哲学?
六 如何学习哲学?

精彩片段:
自产生以来,哲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种学问,哲学比任何其他学科产生的都早。近代科学产生之后,很多人预言了“哲学的终结”,可是哲学并没有终结,它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体现自己特有的形态。
  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奥秘何在呢?
  2005年,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出版发行。其中有这样的论述:有人问,“由一个普通农民、212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真不简单,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奥秘、诀窍”。李瑞环同志的回答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①
  如此说来,李瑞环同志事业成功的奥秘就是哲学。可是,哲学本身有什么奥秘之处呢?
  哲学有什么奥妙的地方呢?实际上,哲学并不神秘。它就是试图探寻一切事物之奥秘的好奇心(wonder)而已。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当几岁的儿童把一系列感兴趣的x,-j象描述都变成问题加以表述时,他们似乎就有了点哲学家的味道,只是他们的心智还不能真正思考这些问题。有些人长大以后可能有能力思考问题了,甚至有些人开始是喜欢哲学思考,可是后来因为各种现实的压力在人生路程中逐渐放弃了进行这种思考的动力j
  哲学起源于好奇心,哲学就是让人在成年之后仍然能够保持童年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哲学家往往显得似乎与众不同(甚至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有些痴呆、疯疯癫癫,或者“是一些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着了的人”)或神秘了。
  显然,在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哲学家却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问题制造者(trouble maker)。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1.外部事物存在吗?如果存在,你怎么知道的?就此,我们可以分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能相互说服对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笛卡尔只好从自己的心灵开始。他的预设性命题是“我思故我在”。显然,如果我不存在,我怎么能够在怀疑物质是否存在呢?贝克莱则只是承认感觉经验的直接性,他的命题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则认为即使外物存在,那也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存在。
  2.飞矢不动。在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看来,射出的箭在任何时候都占有自己原来就占据的空间,因此它并没有运动。——这在常人看来有些荒谬,可是他的诸如此类的悖论触及到运动的矛盾:一种事物在同一个时间,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对这种矛盾现象的思考,显然大大深化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