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员,上班那点事儿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Java程序员,上班那点事儿
|
ISBN: | 9787302205142 |
条码: | |
作者: |
钟声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9-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于即将从事Java职业或初步从业的程序员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从生存、制胜、发展三个方面入手,为大家展示出程序员求职与工作的一幅3D全景图像。本书中既有在公司中的生存技巧,又有高手达人的进阶策略,既有求职攻略的按图索骥,又有入职后生产环境的破解揭秘。 本书中浓缩了程序员求职与工作、生存与发展的点滴经验,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你的朋友。望本书能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程序员和已经成为程序员的朋友,对工作和软件行业做到既“知己”又“知彼”,在入职前对职业状况清楚了解,入职后对职业方向清晰认识,使大家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轻松愉快。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录
前言 8
第一卷 生存法则 9
第1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0
1.1 问题1:这个职业赚钱吗?赚多少钱 10
1.1.1 修炼第一层境界:剑指四方,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11
1.1.2 修炼第二层境界:世界如此之大,要学的东西很多 11
1.1.3 修炼第三层境界:最深即最浅,最浅即最深,不过如此 12
1.1.4 点评“修炼三层境界” 13
1.1.5 回答这个问题 13
1.2 问题2: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职业入口 13
1.2.1 工作经验都是什么经验 14
1.2.2 他们为什么面试的时候这么问? 15
1.2.3 程序员的笔试 20
1.2.4 回答这个问题 23
1.3 问题3:跨行业真的这么难吗? 24
1.3.1 跨行业最难的是什么 24
1.3.2 跨行业的入口——原来从事行业的业务知识 24
1.3.3 农民造出了飞机,为什么他还是农民 25
1.3.4 回答这个问题 25
1.4 秘诀:经营自己的优势 25
1.4.1 善于发掘和积累自己的优势 26
1.4.2 善于展示与利用自己的优势 26
1.5 点评“经营自我” 28
第2章 软件开发职业的误区 28
2.1 误区1:软件开发职业是青春饭 29
2.1.1 不必为30岁以后烦恼 29
2.1.2 30岁以后照样可以编程序 29
2.1.3 50多岁的程序员多的是 30
2.1.4 点评“青春饭” 30
2.2 误区2:做软件开发必须要加班熬夜的工作 30
2.2.1 程序员们熬夜工作的借口 30
2.2.2 常态加班的危害 31
2.2.3 控制好工作的一日时间表才是关键 32
2.2.4 “偏执与狂热”不等于加班加点 33
2.2.5 程序员的大脑与第二大脑 33
2.2.6 点评“加班熬夜” 34
2.3 误区3: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一定是集团作战 34
2.3.1 几百人的公司其他人都在干什么 35
2.3.2 需要较全的人员配置的项目 38
2.3.3 坚信,只要是“人”做到的我就能做到 38
2.3.4 点评“集团作战” 39
2.4 误区4:程序员不是一般人 39
2.4.1 程序员的与众不同与平凡 39
2.4.2 程序员们就是一般人 41
2.4.3 点评“一般人” 42
2.5 误区5:存在“软件蓝领”岗位 42
2.5.1 “软件蓝领”是个“美梦” 42
2.5.2 “让程序员放弃思考?”是个“噩梦” 43
2.5.3 软件开发流程“理想”的“不理想” 43
2.5.4 “软件蓝领概念”忽略的东西 46
2.5.5 现实中的软件开发团队 48
2.5.6 点评“拧螺丝” 50
2.6 关于误区 50
第3章 程序员的“菜鸟心态综合症” 51
3.1 症状1:指望着公司里有一个老师 51
3.1.1 临床表现 51
3.1.2 治疗1:弄明白她为什么辞职 51
3.1.3 治疗2:理解公司的本质是什么 51
3.1.4 治疗3:要搞清楚你的主管是你的老板,他绝对不是你的老师 52
3.2 症状2: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前进 52
3.2.1 临床表现 52
3.2.2 治疗1:你只管低着头上山,暂时不要向山上看 52
3.2.3 治疗2: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53
3.2.4 治疗3: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53
3.2.5 治疗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自满要不得 54
3.3 症状3:想做圈养的羊,不想做野生的狼 55
3.3.1 临床表现 55
3.3.2 治疗1:理解“丛林法则”生存的法则 56
3.3.3 治疗2:向掠食动物学习如何生存 57
3.4 症状4:缺乏自信,总对自己说No 57
3.4.1 临床表现 57
3.4.2 治疗1:生活取决于自己 57
3.4.3 治疗2:找到通往高楼的那扇门 58
3.4.4 治疗3:逐个排除你恐惧的理由 58
3.5 症状5:缺少幸福感,内心总在跳跃 59
3.5.1 临床表现 59
3.5.2 治疗1:比一比到底谁最幸福 59
3.5.3 治疗2:要努力进取也要找到幸福的理由 60
3.6 症状6:困兽心态,焦躁与不安 60
3.6.1 临床表现 60
3.6.2 治疗1:像猴子一样生活 60
3.6.3 治疗2:多和团队成员沟通 61
3.7 症状7:缺少感激心,心存感激让你受益匪浅 61
3.7.1 临床表现 61
3.7.2 治疗1:心存感激不等于低人一等 62
3.7.3 治疗2:首先应该对你的领导心存感激 62
3.7.4 真心换真心 63
3.8 症状8:不知道什么是“团队合作” 64
3.8.1 临床表现 64
3.8.2 治疗1:分析在公司上班的三个目标 64
3.8.3 治疗2:团队合作——就是团队主管的目标 65
3.9 点评“心态” 65
第4章 换位思考,项目主管的招聘技巧 66
4.1 招聘就像大海捞针 66
4.2 技巧1:是否有独立完成项目的经验 66
4.2.1 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经验是什么经验 67
4.2.2 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有最佳团队合作 68
4.2.3 测试手段 69
4.2.4 锻炼攻略:需要主动寻找独立工作的机会 71
4.3 技巧2: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2
4.3.1 见招拆招的能力 72
4.3.2 程序员的韧性 72
4.3.3 测试手段 72
4.3.4 锻炼攻略:训练创意思维 74
4.4 技巧3:评价程序员的思考方式 74
4.4.1 一切皆程序 75
4.4.2 找到规律 76
4.4.3 锻炼攻略:抓住中心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77
4.5 点评“换位思考” 79
第5章 程序员,保持你前进的步伐 80
5.1 程序员前进的四个阶段 80
5.1.1 第一阶段,找到一个编程语言去入门 80
5.1.2 第二阶段,用所这门语言去分析和推理 80
5.1.3 第三个阶段,新知识新技术的积累 81
5.1.4 第四个阶段,大道无形 81
5.2 学习与积累 81
5.2.1 找到好书,相当于找到一个好老师 82
5.2.2 每本书都没有从头看到尾是不是等于不用功? 84
5.2.3 学会建立沉淀目录 86
第二卷 制胜法宝 88
第6章 Java程序员的七种武器 89
6.1 武器1:编程IDE开发工具 89
6.1.1 Team Leader的嗜好 89
6.1.2 什么功能是程序员最需要的 89
6.1.3 下面这些IDE你都用得到 93
6.1.4 点评“开发工具” 98
6.2 武器2:数据库系统 98
6.2.1 广告与市场的力量 98
6.2.2 不要盲目选择数据库,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99
6.2.3 以下这些数据库绝不能仅仅是“眼熟” 100
6.2.4 研究一下JDBC源程序 102
6.2.5 不熟悉数据库就会“绕远” 113
6.2.6 点评“真相” 117
6.3 武器3:Web服务器软件 118
6.3.1 Web服务器是如何工作的 118
6.3.2 支持JSP的Web服务器的原理 119
6.3.3 常用的WebServer 120
6.3.4 研究一下Web Server的源程序 120
6.3.5 点评“深入研究” 124
6.4 武器4:操作系统 125
6.4.1 让我们看看这个招聘启事 125
6.4.2 Java程序员为什么需要研究操作系统 125
6.4.3 我们应该更关心操作系统的哪些方面 125
6.4.4 哪些操作系统我们要重点关注 126
6.4.5 点评“Linux” 131
6.5 武器5:编程语言 132
6.5.1 Java程序员只会Java语言行吗 132
6.5.2 各个编程语言的特长 134
6.5.3 点评“第二门语言” 136
6.6 武器6:辅助设计工具 136
6.6.1 UML图设计工具 136
6.6.2 常用UML设计工具 137
6.6.3 UML要“灵活”的掌握 140
6.7 武器7:版本控制工具 140
6.7.1 工作原理 140
6.7.2 常用版本控制工具 140
6.7.3 融入团队的开发氛围 141
6.8 点评“武器” 141
第7章 破除Java开发中的封建迷信 142
7.1 迷信1:Java占内存到底大不大 142
7.1.1 测试一:让程序去裸奔 143
7.1.2 测试二:针尖对麦芒 146
7.1.3 让人不再“迷信”的测试结果 147
7.1.4 先天与后天 147
7.2 迷信2:Java和C到底谁快 148
7.2.1 测试一:让程序转起来 148
7.2.2 测试二:读取个大文件吧 149
7.2.3 测试三:内存处理的速度 152
7.2.4 测试结果分析 153
7.2.5 也不要过于迷信C语言 153
7.2.6 Java语言与C语言之间的应用比较 154
7.3 迷信3:Java就等于JSP吗 154
7.3.1 一个面试的现象 154
7.3.2 JSP开发时间长了的误解 155
7.3.3 Java的纯真年代 155
7.3.4 Java绝对不等于JSP 156
7.3.5 努力保持一个纯真的心态 156
7.3.6 点评“纯真” 156
7.4 迷信5:C/S与B/S相比一无是处 156
7.4.1 B/S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157
7.4.2 B/S程序本身也是一个C/S程序 157
7.4.3 C/S程序的优势——速度 158
7.4.4 C/S程序的应用领域 158
7.5 迷信6:J2EE的开发必须用EJB 159
7.5.1 EJB真人真事 159
7.5.2 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服务集群”?什么是“企业级开发”? 160
7.5.3 把EJB掰开了揉碎了 160
7.5.4 EJB的最底层究竟是什么 161
7.5.5 EJB中所谓的“服务群集” 163
7.5.6 这种部署难道是无懈可击 164
7.5.7 EJB活学活用,J2EE不是必须使用EJB 165
7.5.8 “技术”不是神,不要动不动就“崇拜” 165
7.6 点评“迷信” 165
第8章 揭秘中大型应用系统 166
8.1 何谓“中大型应用系统”? 167
8.2 无法学习与模拟 167
8.3 资深程序员的“经验” 167
8.4 为什么要熟悉系统的运行环境 168
8.5 带你进机房里去看看硬件设备 168
8.5.1 机房的基本情况 168
8.5.2 “U”的概念 170
8.5.3 机房中的设备 171
8.5.4 在机房里我们发现了什么 175
8.6 安全与效率——永恒的主题 176
8.6.1 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176
8.6.2 RAID 177
8.6.3 负载均衡 178
8.6.4 双机、集群的配置模式 179
8.6.5 网络流量与速率 180
8.6.6 带宽 180
8.7 一个软硬件部署方案实例 180
8.8 点评“经验” 181
第9章 为什么要学习用框架开发 182
9.1 学习框架是因为它“火” 182
9.2 使用框架开发的好处 182
9.2.1 框架的目的是简化编程工作 182
9.2.2 框架是一个应用程序的半成品 183
9.2.3 框架的好处是代码重用 183
9.3 框架不仅仅只有“SSH” 183
9.3.1 WebWork 183
9.3.2 EasyJWeb 184
9.3.3 Click 184
9.3.4 JBlooming 185
9.4 用框架的思想去“自由思考” 185
9.5 自己也可以试着做一个 186
9.5.1 先看看不用框架怎么编写程序 186
9.5.2 从应用程序中找到共性的东西 188
9.5.3 我们试着做一个最简单的框架 188
9.5.4 有了这个框架开发工作被简化 193
9.6 点评“自由思考” 193
第三卷 达人策略 195
第10章 高手有多高菜鸟有多菜 196
10.1 五年工作经验的“菜鸟” 196
10.2 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196
10.2.1 修炼1:Java悟道 197
10.2.2 修炼2:关注程序的品质 197
10.2.3 修炼3:“技术”与“技巧”都很重要 211
10.2.4 修炼4:走入Java的底层程序开发 212
10.2.5 修炼5:从Worker到Maker 226
10.3 点评“高手有多高,菜鸟有多菜” 227
第11章 控制内存的功力 228
11.1 别指望Java和内存无关 229
11.2 容易被搞晕的——堆和栈 229
11.2.1 堆——用new建立,垃圾自动回收负责回收 229
11.2.2 栈——存放基本数类型,速度快 229
11.2.3 何谓栈的“数据共享” 230
11.2.4 实例化对象的两种方法 230
11.3 内存控制心中有数 231
11.3.1 两个读取内存信息函数 231
11.3.2 开发Java程序内存看的见 231
11.3.3 必须要介绍的虚拟机的参数“-Xmx” 232
11.4 内存控制效率优化的启示 234
11.4.1 启示1:String和StringBuffer的不同之处 235
11.4.2 启示2:用“-Xmx”参数来提高内存可控制量 237
11.4.3 启示3:二维数组比一维数组占用更多内存空间 237
11.4.4 启示4:用HashMap提高内存查询速度 239
11.4.5 启示5:用“arrayCopy()”提高数组截取速度 241
11.5 内存垃圾回收问题 243
11.5.1 什么是内存垃圾,哪些内存符合垃圾的标准 244
11.5.2 JVM垃圾回收的相关知识 246
11.6 点评“功力” 247
第12章 产品和项目是程序员永恒的主题 247
12.1 什么是项目,什么是产品 247
12.1.1 “产品”的定义 247
12.1.2 “项目”的定义 248
12.1.3 “产品”和“项目”的区别 248
12.2 软件产品开发是“艺术” 249
12.2.1 软件产品开发需要灵感 249
12.2.2 程序作品是你的一个传世的艺术作品 250
12.2.3 软件产品开发需要“前瞻性” 251
12.3 软件项目开发是“军事行动” 253
12.3.1 开发者就是这个程序的“三军统帅” 253
12.3.2 “项目”开发需要“运筹帷幄” 253
12.3.3 项目控制,一艘船的故事 254
12.3.4 点评“军事行动” 255
第13章 非技术知识对工作的辅助 256
13.1 辅助1:“英语”不需要专业,因为它只是工具 257
13.1.1 英语与编程序无关 257
13.1.2 用英语可以看一些英文文档 257
13.1.3 掌握基本的工作交流时的英语词汇 257
13.2 辅助2:“Google”不是万能的,但不会用万万不能 261
13.2.1 在网页标题中搜索关键字:intitle 261
13.2.2 在特定站点中搜索关键字:site 261
13.2.3 在url链接中搜索关键字:inurl 262
13.2.4 精确匹配搜索:双引号 262
13.2.5 搜索结果中不希望含某特定查询词:减号 263
13.3 辅助3:程序员的常用文档写作 264
13.3.1 程序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提交的文档 264
13.3.2 程序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交的文档 265
13.4 点评“非技术” 265
第14章 结束语 266
第15章 本书简介 267
第16章 相关人士对本书的赠言 268
|
精彩片段: |
前言: 不久前,我曾在网上论坛上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帖子: 大家给我个底吧,我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有软设的证书了。 主要擅长于计算机的维护、应用以及开发; 软件方面:现以通过国家软考中心软件设计师资格考试; 主要熟悉的IDE环境:VC++,C++Builder,VB; 主要使用的数据库接口:Ado; 主要使用的数据源:Access,SQL Server,擅长使用SQL语言; 主要使用图形接口:OPENGL,对DirectX接口也有一定了解; 其它语言:Java(J2EE、J2ME); 网络方面:熟悉ASP,PHP,JavaStript,以及网络构架设计、施工、调试,对安全知识也有相当的了解; 系统维护方面:有三年的计算机维护经验,熟悉系统工作原理; 其它:熟悉CAD、Photoshop等几乎所有常用软件的使用,UNIX系统的应用; 我投了很多简历,并面试了几家公司,目前只有一家公司出1500,大家说我去吗? 这个“准程序员”朋友的简历真可谓是“高、大、全”,所掌握的技术很是全面,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然而,为什么只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而且才给他1500元的月薪?他很迷茫。 过了几天,有一个在软件公司开发团队做Team Leader的朋友想招聘Java软件工程师,找我帮忙推荐,招聘要求如下: 软件工程师 (1人) 1. 计算机或相关理工科专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 2. 熟练运用Java等编程语言,熟悉其他编程语言如,VB\VFP等者优先; 3. 熟练使用MySQL等主流数据库,熟悉Oracle者优先; 4. 对Linux操作系统熟练,熟悉Solaris者优先; 5. 工作踏实认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6. 有独立项目开发经验者优先。 (私下透露月薪范围是4500-6000视个人能力而定) 他跟我说他们贴出这个招聘启示已经一个多月了,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请注意这个招聘要求可比上面那位仁兄简历中写的技术少多了。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用人单位总是招不到人,在其并不复杂的用人需求面前如此的困惑,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准程序员”在应聘工作岗位时四处碰壁呢? 是我们的“准程序员”们掌握的技术不够全面吗?还是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太复杂?显然都不是,现实情况却正好相反,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局面? 我告诉大家,无非是两点原因:第一点,应聘者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是好高骛远,就是定位过低。第二点,应聘者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工作岗位的需求脱节,要么是学了用不上,要么是有用的没有学。这两点原因无外乎就是“对即将走向的工作岗位没有清楚的了解”。 如果,我们的“准程序员”能够做到“知己知彼”那么自然“百战不殆”了。 本书就是让我们即将走向程序员岗位的朋友们,能够做到既“知己”又“知彼”,在入职前能够对这个职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入职后对职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大家更加充满自信的走向工作岗位。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