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机械设计 -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机械设计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系列教材
ISBN:978-7-5628-2512-8/TH.78 条码:
作者: 安琦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字数: 707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9-09-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网络教育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资源传播、组织教学的一种崭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传递媒介上的局限性,实现了时空有限分离条件下的教与学,拓展了教育活动发生的时空范围。从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学校以来,我国网络教育历经了8年发展期,目前全国已有6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注册学生超过300万人,毕业学生100万人。网络教育的实施大大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使之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不断发展,也必将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凭借其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良好的师资条件和社会声望,自创建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网络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如何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传递,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认真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合作,组织了一批多年来从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结合网络教育学习方式,陆续编撰出版一批包括图书、课程光盘等在内的远程教育系列教材,以期逐步建立以学科为先导的、适合网络教育学生使用的教材结构体系。
掌握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组织教材编写的一个主要目的。系列教材包括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等全国统考科目,也将涉及管理、法学、国际贸易、化工等多学科领域的专业教材。
根据网络教育学习方式的特点编写教材,既是网络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本套教材的编写凝聚了华东理工大学众多在学科研究和网络教育领域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学策划人员的心血,希望它的出版能对广大网络教育学习者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予以帮助和启迪。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绪论(1)

1.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1)

1.2机械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1)

1.3机械零件设计要求和设计程序(3)

1.4机械零件的设计和标准化(3)

1.5机械设计的新进展及对设计人员的要求(5)

1.6学习要求 (6)

习题1(6)

自测题1(7)

2机械零件的强度和计算准则(8)

2.1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方法(8)

2.2机械零件强度的计算准则(11)

2.3机械零件的失效方式及提高强度措施(14)

2.4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16)

2.5机械零件的刚度及其提高措施(17)

2.6振动稳定性和冲击强度(18)

2.7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20)

习题2(21)

自测题2(21)

3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23)

3.1疲劳破坏的断面特征(23)

3.2材料的疲劳特性(23)

3.3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28)

3.4机械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图(31)

3.5机械零件的疲劳安全性计算(32)

3.6疲劳损伤积累假说及应用(36)

3.7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41)

习题3(42)

自测题3(42)

4摩擦、磨损、润滑及密封(45)

4.1摩擦原理(45)

4.2磨损原理(49)

4.3润滑材料及添加剂(51)

4.4机械润滑分类(55)

4.5流体润滑分类(56)

4.6密封技术(58)

4.7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62)

习题4(63)

自测题4(64)

5螺纹联结(66)

5.1螺纹类型(66)

5.2螺纹联结和螺旋传动的主要类型(67)

5.3螺纹联结的性能等级(70)

5.4螺栓联结的拧紧和防松(71)

5.5螺栓联结的强度分析(74)

5.6螺栓组联结分析(82)

5.7提高螺栓联结强度的措施(88)

5.8螺旋传动计算(92)

5.9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94)

习题5(96)

自测题5(97)

6轴毂联结(100)

6.1键联结(100)

6.2花键联结(104)

6.3销联结(108)

6.4成形联结(110)

6.5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110)

习题6(111)

自测题6(112)

7其他联结(114)

7.1铆接(114)

7.2焊接(118)

7.3胶接(124)

7.4过盈配合联结(127)

7.5学习要求(133)

习题7(134)

自测题7(134)

8带传动(136)

8.1带传动概述(136)

8.2带的型号和带轮结构(137)

8.3带传动的几何及力学计算(142)

8.4弹性滑动现象和打滑失效(148)

8.5带传动的疲劳强度分析(149)

8.6V带传动设计过程(151)

8.7平带传动设计(158)

8.8带传动的张紧(159)

8.9其他带传动简介(160)

8.10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161)

习题8(163)

自测题8(163)

9链传动(165)

9.1链传动概述(165)

9.2传动链结构(166)

9.3链轮结构和材料(168)

9.4链传动的运动分析(171)

9.5链传动的受力分析(173)

9.6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及强度计算(175)

9.7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步骤(177)

9.8齿型链传动设计(179)

9.9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181)

9.10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183)

习题9(184)

自测题9(185)

10齿轮传动(187)

10.1齿轮传动概述(187)

10.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191)

10.3齿轮材料(194)

10.4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196)

10.5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199)

10.6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204)

10.7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220)

10.8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226)

10.9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232)

10.10齿轮结构(234)

10.11其他齿轮传动简介(235)

10.12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237)

习题10(239)

自测题10(241)

11蜗杆传动(245)

11.1蜗杆传动的特点(245)

11.2蜗杆传动的失效、材料和结构(248)

11.3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250)

11.4圆柱蜗杆传动几何尺寸(255)

11.5蜗杆传动的受力和效率(258)

11.6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262)

11.7圆柱蜗杆传动的润滑和热平衡计算(267)

11.8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步骤(268)

11.9提高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能力的措施(272)

11.10机械传动的选择原则(274)

11.11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274)

习题11(276)

自测题11(277)

12轴(280)

12.1概述(280)

12.2轴的结构(283)

12.3轴的强度设计计算(289)

12.4轴的刚度计算(296)

12.5轴的临界转速(298)

12.6提高轴强度的常用措施(299)

12.7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304)

习题12(305)

自测题12(305)

13滑动轴承(307)

13.1概述(307)

13.2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307)

13.3滑动轴承的材料(309)

13.4滑动轴承的润滑材料(312)

13.5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314)

13.6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计算(316)

13.7液体动压形成原理(318)

13.8液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320)

13.9径向滑动轴承的有关性能参数(323)

13.10其他形式的滑动轴承(328)

13.11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331)

习题13(332)

自测题13(333)

14滚动轴承(335)

14.1概述(335)

14.2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代号(336)

14.3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 (341)

14.4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分析(342)

14.5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344)

14.6滚动轴承的静强度计算(354)

14.7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355)

14.8特殊滚动轴承简介(363)

14.9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364)

习题14(366)

自测题14(369)

15联轴器和离合器(373)

15.1联轴器的作用及分类(373)

15.2刚性联轴器(374)

15.3挠性联轴器(376)

15.4离合器的作用及分类(384)

15.5嵌合式离合器(385)

15.6摩擦式离合器(387)

15.7其他离合器(390)

15.8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393)

习题15(393)

自测题15(394)

16弹簧(395)

16.1概述(395)

16.2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几何参数和特性线(400)

16.3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计算(403)

16.4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411)

习题16(412)

自测题16(413)

17结构设计与整机设计(414)

17.1结构设计(414)

17.2机架零件设计(417)

17.3整机系统设计(421)

17.4设计的检查(424)

17.5学习要求和知识点小结(425)

习题17(426)



基本符号表(427)

自测题答案(429)



参考文献(431)
精彩片段:
1.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
机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重要工具,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关于机械的定义,古今中外有不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版本,广泛被接受的一种表述为: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到的机器一般是指用来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或信息。用来进行物料传递和变换的机器一般又称作器械、装置或设备,像过滤装置、分离设备、蒸汽锅炉、热交换器、搅拌装置等均属于这样一类机器。用来进行信息传递和变换的机器,通常称为仪器,如各种测量仪器、电视机、电脑、录像机、控制和监视仪器等。
一台完整的机器一般都是由三部分构成,即:动力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其中动力机是机器的驱动部分,是动力的提供者,它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如电能、液能、气能、热能、化学能等)通过某种过程转变为机械能,然后提供给机器。常见的动力机有电动机、蒸汽机、汽轮机、内燃机等。传动装置是一种在一定空间中传递能量并同时实现某些其他作用的装置。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能量的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等。工作机是直接实现规定功能、完成生产任务的部分,它的主要结构形式完全取决于机器本身的用途。
机械零件是指组成机器的不可拆分的基本单元,如螺栓、螺钉、键、带、齿轮、轴、弹簧、销等。部件是指由若干个零件构成的一个特定的功能单元,如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机械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通用零件是指能在各种机器中广泛使用的零件,专用零件是指只能在某一类特定的机器中使用的零件。
机械系统是指由许多机器、装置、监控仪器等组成的大型工业系统,或由零件、部件等组成的机器。
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工程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过程,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机械零件及一般机器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