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一辑(工具书及其他) - 工具书及其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一辑(工具书及其他) 工具书及其他
ISBN:978-7-5620-3418-6 条码:
作者: 周桂钿 主编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8.00  折扣价:¥25.20
折扣:0.90 节省了2.8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391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儒家学说的“实践个性”是什么?关于《周易》,有“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之说,那么《周易》又包含了那些政治智慧?儒家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新入学的现代走向又将如何?,等等。《“儒学讲坛”讲演录》一书将这些问题为您答疑、解惑。当前国内、国外的知名儒学学者、教授又是如何看待上述这些问题的?他们是如何从理论和现实这两个视角来诠释这些问题的?《“儒学讲坛”讲演录》一书就为您提供了一个与当前学界的国内、国外从事儒家学研究的打架、学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诸如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等。让您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仁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情怀进一步关注儒家的弘扬与发展。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序/周桂钿…………………………………………………………1
第一讲 儒家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牟钟鉴………………1
第二讲 儒家的艺术精神/龚鹏程……………………………9
第三讲 《周易》的政治智慧/余敦康……………………27
第四讲 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楼宇烈………………………56
第五讲 新儒学的现代走向/宋志明…………………………88
第六讲 教化观念和儒学的未来发展/李景林……………109
第七讲 儒家的等级观/周桂钿……………………………134
第八讲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方尔加……………………157
第九讲 关于“国学热”的思考/郭齐勇………………_182
第十讲 论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与当代儒学的新形态
/吴光…………………………………………200
第十一讲 CONFUCIAN ROLE ETHICS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安乐哲……………………………212
第十二讲《孝经》的形成与意义/黄开国…………………249
第十三讲 《孝经》与儒家忠孝之道/张践………………280
第十四讲 道德与生命/赵玲玲………………………………319
第十五讲 中国哲学的精神/单纯…………………………343
第十六讲儒家的为官之道与生财之道/汤恩佳……………361
第十七讲儒学研究的普遍性与地域性/陈来………………372

精彩片段:
和道家相比,也有差异。道家强调“质”,而不要“文”。那么,“文”和“质”是什么关系呢?《论语》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一天,有个人去问子贡——为什么儒家要强调“文”,一个东西只要有“质”、有内容、有内涵就好了,要形式有什么用呢?比如,一张桌子好不好用,坚不坚固是看它的材质,而上面的雕刻、花纹是没有用的。“文”就像那些雕花一样,“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很不高兴,因为这样的提问直接挑战了儒家的基本理念,所以他的回答也很不客气。他说,你不说话没人知道你是呆子,你一说话大家就都知道你笨了。这个问题你也想不明白吗?老虎和犬羊——它们的内涵固然不一样,它们的外表也不一样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蒋犹犬羊之蒋”,文和质是不能分开的。
这段话充分显示了儒家的基本态度,即“文”和“质”不可分。这个观点在后世文人讨论文学的重要性的时候,被反复地引用。后世人大多将“文”和“质”分裂,认为文学、音乐只不过是形式,而我们只要有“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形式。就儒家来讲,没有这回事!从《易经》中看,“天文”——日月星辰、“地文”——山川河流、“人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文化秩序。其实,“文”就是儒家所讲的“人伦”的“伦”,加上“礼”,统称为“文”。这个“文”又表现在文化、文学以及文字上——“文武之道,布在方策”,进而显示在我们的文献之中;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在于“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如果它本身只是“质”,那么就根本没有流芳百世的能力。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