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城市规划社会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城市规划社会学
ISBN:978-7-5641-1937-9 条码:
作者: 吴晓,魏羽力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9.00  折扣价:¥37.05
折扣:0.95 节省了1.95元
字数: 302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272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轨,现实中的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学科范畴不但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更为艰巨的挑战,也大大地超越了城市规划的传统内涵,产生一种拓展与延伸的可能性。
本书的撰写正是基于这么一种“以社会学来审视城市,以城市规划来延伸社会学”的跨越式的初衷和愿景,以当前城市空间产生的主要技术手段——城市规划为依托,分别从社会学视角、社会学基础、社会学要素、社会学过程、社会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较系统地阐释了城市规划工作展开的切入角度、理论基础、实施对象、组织过程、技术手段等内容,旨在实现“社会”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联结,使主要的社会学议题能够在城市规划的过程、方法和语境中被理解、思考和干预。
本书可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教材,亦可供城市规划的研究、编制和管理人员阅读,以及地理学科、社会学科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导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视角1
1.1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1
1.1.1什么是社会学1
1.1.2什么是城市社会学6
1.2城市规划8
1.2.1城市规划的学科构成9
1.2.2城市规划的发展动向12
1.3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理解16
1.3.1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关系16
1.3.2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领域18
2城市规划的社会学基础23
2.1城市社会学的古典渊源23
2.1.1欧洲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基础(1887—1921)23
2.1.2美国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基础(1915—1938)29
2.2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概述32
2.2.1人类生态学32
2.2.2马克思主义学派42
2.2.3韦伯学派53
2.2.4女性主义学派57
2.2.5全球化理论60
3社区系统与社区规划65
3.1社区的基本概念65
3.1.1地域要素66
3.1.2人口要素66
3.1.3区位要素67
3.1.4结构要素69
3.1.5社会心理要素69
3.2社区的研究概况70
3.2.1早期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70
3.2.2现代社区研究的三个方向72
3.3社区的静态系统74
3.3.1社区的人口74
3.3.2社区的组织79
3.3.3社区的文化83
3.4社区的动态系统88
3.4.1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89
3.4.2社区的变迁94
3.4.3社区的发展98
3.5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103
3.5.1住区规划、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103
3.5.2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105
3.5.3城市规划视角的完整社区规划107
4社会分层与空间分异110
4.1社会分层的理论基础110
4.1.1西方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110
4.1.2社会阶层的划分112
4.1.3社会流动114
4.2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状况116
4.2.1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转变116
4.2.2当代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层118
4.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122
4.3.1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模式122
4.3.2城市社会空间的隔离形式124
4.4城市居住空间分异128
4.4.1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128
4.4.2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29
4.4.3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与对策137
5社会问题与相关对策140
5.1就业问题140
5.1.1失业140
5.1.2不充分就业143
5.2住宅问题144
5.2.1低标准住宅的使用144
5.2.2住宅供给的不足147
5.3贫困问题151
5.3.1贫困的多重内涵151
5.3.2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152
5.3.3城市贫困的划分标准154
5.3.4城市贫困的应对策略156
5.4老龄化问题158
5.4.1老龄化:一个世界性问题158
5.4.2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161
5.4.3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方向162
6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过程165
6.1城市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165
6.1.1城市规划的技术与社会过程165
6.1.2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166
6.1.3城市规划的多元价值观167
6.2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169
6.2.1公众参与的社会理论170
6.2.2国外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171
6.2.3中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178
6.2.4案例研究:波士顿的“大隧道”工程181
6.3城市规划的社区行动184
6.3.1社区行动规划的概念184
6.3.2社区行动规划的过程185
6.3.3案例研究: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188
6.4城市社会运动与城市管治192
6.4.1城市社会运动192
6.4.2城市管治194
6.4.3案例研究:阿姆斯特丹的占房运动196
7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199
7.1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体系199
7.1.1方法论(methodology)199
7.1.2具体手段(method)200
7.1.3研究技术(technology)200
7.2城市规划的资料采集方法201
7.2.1观察法201
7.2.2问卷法207
7.2.3文献法214
7.3城市规划的研究分析方法217
7.3.1因子生态分析法217
7.3.2社会区域分析法222
7.3.3其他分析法225
7.4城市规划的研究报告撰写228
7.4.1研究报告的内容构成228
7.4.2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230
附录232
主要参考文献255
后记260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