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
|
ISBN: | 978-7-5633-9787-7 |
条码: | |
作者: |
刘绪贻 余坦坦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35.00
折扣价:¥33.25
折扣:0.95
节省了1.75元
|
字数: |
350千字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04-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百岁文化老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刘绪贻教授的口述自传,一个动荡世纪的个人记忆。平静严密的文字下面是历史变幻的波澜与社会、民族、群体、家族及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奋斗、求索的人生轨迹如映画展开,大量现代中国的文化名人、政界名人的身影、性格、事迹都在此浮现,各种理想、主义和政治、观念的冲突,也披露笔端,一个更真实的现代文化生态让人感慨低回不已。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刘绪贻,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913年5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罗家冲,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1938年下半年起在西南联大师从陈达、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学习社会学,1940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在当时国民政府机关任职,194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1947年获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武汉大学副教授,旋升教授,是我国早期的社会学家之一。1949年作为进步教授,担任武汉大学协助接管委员会主席,参与了武汉大学的接管。解放后主要从事美国史研究,创建了全国两个美国史研究室之一。他著作等身,史论结合,在学术界产生极大反响,蜚声世界,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就是与杨生茂共同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被誉为“美国通”。美国总统老布什曾致函感谢他“为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所作的努力”。 余坦坦,《长江日报》主任编辑,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
章节目录: |
序言 叶笃正 前言 刘绪贻 第一章 家世 一、黄陂县与罗家冲 二、我们刘家来自江西 三、罗家冲的刘家 四、养育我成长的家庭 五、16岁前家居环境、家屋结构和家庭生计 第二章 半耕半读的童年 一、生而具有的优势地位 二、初受学校教育 三、幺舅妈 四、第二次随父读书及其他三次短期就学 五、在与时小学的经历 六、从非正规教育中学得的一些知识 七、藐视权势同情农民 第三章 初中时代:雏燕学飞 一、绛帐春风熏我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二、一群益友 三、初恋 四、爱国活动和我的思想感情 第四章 高中时代:炼狱 一、湖北省立高级中学的两种办学方针 二、我在省高的学习 三、省高校友 四、高中毕业后的困境和思想斗争 五、开始刻骨铭心的恋爱 第五章 进出南京军需学校 一、进入南京军需学校 二、前途与爱情的矛盾 三、离开军需学校 四、准备投考清华大学公费生 五、我对清华大学与武汉大学高考试题的比较 六、告别周世英上清华 第六章 清华园里:大好年华近于虚度 一、对北平的最初印象 二、初进清华园 三、清华大学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 五、1936—1937学年清华园的学生运动 六、大好年华近于虚度 第七章 珞珈山上:摸着石头过河 一、为了爱情,为了生存 二、在武汉大学外文系借读 三、回家过春节 四、回到清华大学(或西南联合大学)复学 第八章 心系国运守寒窗 一、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精神与奇迹 二、在蒙自分校继续读外文系 三、转入心仪已久的社会学系 四、毕业论文:《呈贡水利纠纷》 第九章 忆西南联合大学师友 一、重视实证研究、胸襟开阔的陈达教授 二、博学、济世、宽容、风趣的社会学家潘光旦 三、忆先师吴文藻和师母谢冰心 四、天助自助者——忆费孝通师 第十章 忆西南联合大学师友(续) 五、我所知道的吴宓教授 六、“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的冯友兰教授 七、其他名师众生相 八、同窗故事 第十一章 陪都岁月:撞“南墙” 一、带着遗憾与希望到重庆 二、新婚生活 三、在社会部社会福利司劳工福利科 四、在工矿调整处 五、考取留美自费生 第十二章 硝烟弥漫闯花旗 一、天上掉下来的一点馅饼屑 二、满街神牛八双牙筷 三、见证了下流、偏见、恶意的并不愉快的航程 四、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五、关于美国的法治 六、短程的朋友 第十三章 芝加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一、适应期 二、战胜美国汉学家获硕士学位 三、师友情 四、“发乎情,止乎礼义” 五、震惊世界的学生杀人犯 六、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日子 第十四章 留美观感:中美社会、文化之比较 一、美国的政治体制有值得参考之处 二、美国的科学技术为什么那样发达 三、美国人尊重人的自然之性 四、美国人的富贵之道 五、美国的扩张主义 ●前言/序言 序 言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