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文集(罗兰·巴尔特文集)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文艺批评文集(罗兰·巴尔特文集)
|
ISBN: | 978-7-300-11876-5 |
条码: | |
作者: |
[法]罗兰·巴尔特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2.00
折扣价:¥28.80
折扣:0.90
节省了3.2元
|
字数: |
29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18765 |
每包册数: |
10
|
出版日期: |
2010-04-28 |
|
内容简介: |
本书汇集了作者1963年以前发表的部分文章和“序言”。这些文本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依据符号学理论就文学、艺术、批评等提出自己的全新见解,使人耳目一新;二是对于部分符号学理论做了简明生动的阐述,这些阐述大多都结合日常言语活动和文学艺术创作的实际,所以,阅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 本书预示着作者符号学研究的开始,也为其后来的多部符号学专著打下了基础。
|
作者简介: |
罗兰•巴尔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
章节目录: |
译者序 1971年序. 初版序 对象世界 对象文学 波德莱尔的戏剧 失明的勇敢母亲 布莱希特的革命 戏剧服饰的病态 文字文学 如何再现古代 何种戏剧的先锋派? 布莱希特批评的任务 “想要在使我们冲动……” 最后的快乐作家 不存在罗伯-格里耶流派 文学与元-言语活动 塔西特与忧郁的巴罗克风格 《巫婆》 《扎齐在地铁里》与文学 工人与牧师 卡夫卡的回答 关于布莱希特的《母亲》 作家与写家 当今文学 彼此 文学与不连续性 杂闻的结构 关于罗伯-格里耶 有关符号的想象 结构主义活动 拉•布吕耶尔 眼睛的隐喻 两种批评 何谓批评? 文学与意指 术语对照表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