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实践的历史理性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周燕来 李建森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用 途:大学本科教材
中 图:
专 业:哲学>哲学
制 品:图书
读 者:普通读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实践的历史理性
ISBN:978–7–5606–2424–2 条码:
作者: 周燕来 李建森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0.00  折扣价:¥28.50
折扣:0.95 节省了1.5元
字数: 238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716001-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并提出“实践的历史哲学”概念。通过对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哲学的理论和历史进行考察,论证这种崭新的历史哲学既超越了批判的历史哲学,也超越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实践的历史理性革命性地把“感性生活”作为历史和历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追寻实践的历史理性,彰显人的历史地位,是本书对历史哲学学术生存的理想。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 录

导论 一种崭新的历史哲学—实践的历史哲学 1
(一) 对历史本体的哲学追寻 2
(二) 实践的历史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
(三) 实践的历史哲学的根本变革 7
(四) 实践的历史哲学的视阈和逻辑 9
1. 历史决定论 9
2. 历史认识论 11
3. 人的历史哲学地位 13
第一章 事实中的幻想还是幻想中的事实—实践的历史本体论 17
一、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 18
(一) 对历史客观性问题的追溯 18
(二) 客观性:在刚性和弹性之间 20
二、有关历史客观性问题的当代论战 25
(一) 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对立观点 25
1. 客观主义思想 26
2. 相对主义思想 27
(二) 后现代主义的态度 30
三、实践唯物主义维度下的历史客观性问题 33
(一) 史学求实和认识一致性的意谓 33
(二) 人的生活实践是揭开历史之谜的钥匙 37
第二章 实践之外无历史—实践的历史决定论 41
一、历史决定论 42
(一)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界定 42
(二) 以往的历史决定论 44
(三) 以往历史决定论的缺陷 48
二、对实践的历史决定论的诘难 50
(一) 历史非决定论思想 50
(二) 现代西方历史非决定论 53
1. 意识形态方面 53
2. 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性 54
3. 生产方式理论 55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58
(一) 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59
1. 历史的“交互作用”与“合力论” 60
2. 历史的 “共时性”和“历时性” 60
(二) 实践的历史决定论的双重视角 64
第三章 善与恶的较量—实践的历史动力论 69
一、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 70
(一) 需要推动历史发展进步 70
(二) 需要的有效实现形式—恶 75
二、道德和历史视角下的发展进步 81
(一) 进步和发展的两种标准 82
(二) 进步和发展标准的实践批判 83
三、宏观和微观:不同动力机制下的历史进步和发展 85
(一) 宏观机制 85
(二) 微观机制 86
第四章 哲学主题的转换与主体转换的哲学—实践的历史主体论 91
一、非马克思流派对历史主体和主体性的阐释 93
(一) 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历史主体性根源的争论 94
(二) 康德对历史主体的社会性的扩展 97
(三) 黑格尔对历史主体的唯心思考 99
(四) 费尔巴哈对历史主体的概括—人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101
二、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 102
三、社会历史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107
(一)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107
(二) 主体选择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109
(三) 社会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的内在统一 110
第五章 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实践的历史认识论 113
一、思辨下的历史—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115
二、历史下的思辨—历史认识的主体性 120
三、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的统一—实践的历史认识论的基础 126
第六章 历史理性批判的拱顶石—维柯的历史哲学研究 132
一、历史的本体论 133
(一) 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33
1.历史发展的规律论 133
2.历史发展的目的论 137
(二) 历史发展: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138
1.历史发展的式样 138
2.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 140
3.历史发展的终极机制 144
二、历史的认识论 146
(一) 历史认识的批判性和开放性 146
1.历史认识的批判性 147
2.历史认识的创造性 148
(二) 历史认识的原则和方法 150
1.历史认识的原则 151
2.历史认识的方法 152
3.历史认识的质料 153
第七章 思辨历史哲学的峰和谷—黑格尔历史哲学研究 161
一、黑格尔历史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62
(一) “世界历史”、“世界理性”观念的形成 162
(二) 历史观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 163
(三) 世界观依然以唯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165
二、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逻辑构架 168
(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 169
(二) 世界历史是精神自由的必然结果 173
(三) 充分肯定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76
三、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局限性 180
(一) 唯心主义的神秘外衣 181
(二) 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 181
四、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黑格尔历史哲学 184
第八章 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构建 187
一、马克思历史哲学基本概念的界定 187
(一) 对“历史”的界定 187
(二) 对“历史主体”的界定 190
(三) 对“历史客体”的界定 193
(四)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联 195
二、实践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史的“哥白尼式革命” 197
(一) 德国古典历史哲学溯源 197
(二) 实践: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源泉和动力 199
1.实践: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 199
2.实践:人类历史的建筑术 202
三、 世界历史:从“空想”到“现实” 205
(一) 世界历史的逻辑始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世界化 206
(二) 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209
1.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一元论 209
2.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多元论 212
(三) 世界历史的终极指向 214
第九章 汤因比是怎样研究历史哲学的 217
—、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内容 218
二、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规律 223
三、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转变 225
四、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意义 229
五、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局限 231
第十章 未来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234
一、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演变历史 235
(一) 未来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235
(二) 未来主义社会思潮的思想主旨 238
二、 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 243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思想与汤因比的文明历史观 243
(二) 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以往社会形态理论的比较 246
三、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现时评价 250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哲学幻象 254
一、神话:理性的理性主义蜕变 254
二、梦呓: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建筑术” 261
三、破灭: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价值 269
后记 275

精彩片段:
 
书  评:

前 言

“历史”对于哲学而言,始终是一块极具诱惑力的沃土。无论是从西方哲学史还是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修书好古,实事求是”似乎是一种理想的哲学人生。随着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哲学家显然现在发现了新的能够更加直接透视和反观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或者说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的经验天地。关于自然与物的思索虽然仍然非常重要,可是它还是不得不给对历史的思索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尽管对于“自然”的哲学与对于“历史”的哲学的权重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是完全不同,甚或是截然相反的,可是,历史哲学还是生机勃勃地随着“人的发现”而迅速地扩张开来。“历史感”成为现代哲学家所必须具有和面对的学术存在。
这种“历史感”不是历史学家的那种历史感。历史学家常常给予的是一种沧桑感,一种对器物所浓缩的具体时间、一种废墟所消弥的具体空间的联想复原,同时也是一种对文本视域所遮蔽的光彩的开启。尽管这种“土拨鼠”式的历史经营在今天遭遇了许多德里达式的挑战,可是历史学本身对此并没有做出太过激烈的反应。它仍坚守着自己的“客观性”理想。因此,那些外行的哲学家们在它那里唯一收获的只是高贵的不屑一顾。也许这是一场有趣的“哑战”。哲学家不得不退回到自己的领地中,冷静地压制自己的“历史”躁热,他们要反省自己的“入侵”行为。
哲学家在“历史”中所抒发的是对生命的体验,是一种像恩格斯所说的那种“伟大的历史感”。历史好像从未变化过,这是非常真实的。就像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所认为的那样,也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变化是虚妄不实的。”在这种理论看来,“历史”简直就是不可能的。自从柏拉图开启了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以来,所有的哲学都是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的回应。称其为形而上学的那些语言仍旧把自己牢牢地拴在形而上学之锚上。因此,“语言”并没有发生变化,言辞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语境。“历史”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历史。这些“语言”和“历史”之所以被看作是变化的,绝不是它本身的缘故。它们所闪耀的个性之五光十色,只不过是语境和历史地貌的倒影而已。祖训一直被小心呵护着:祖父告诉父亲,父亲教给儿子,代代相传,香火不绝。看来,思辨在消解着“历史”。历史哲学从抬举人开始,最后走向藐视人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在当代中国,如果我们认同沃尔什“可以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说成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个修订版”(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的话,那就可能导致事实和价值的双重错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内一些学者也将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建构成黑格尔式思辨体系。不管其主观意欲如何,事实上,这种观点也具有上述的两重错误。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这样看待历史,他的历史哲学超越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同样也超越了批判的历史哲学。因为他革命性地把现实的人的感性生活作为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这种基点上搭建一种崭新的历史哲学框架—实践的历史哲学,正是我们在本书中孜孜以求的一种“良知”,一种诉诸实践精神的历史理性。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