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民法分论(上海政法学院系列丛书) - 上海政法学院系列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民法分论(上海政法学院系列丛书) 上海政法学院系列丛书
ISBN:978-7-5620-3705-7 条码:
作者: 黄萍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9.00  折扣价:¥53.10
折扣:0.90 节省了5.9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60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09-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民法各项制度的基本原理,注重民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学说,同时不脱离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务性。本书主要是满足上海政法学院本科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但也可以适合各法学院本科学习之用。全书共分为五编二十三章。第一编:人格权;第二编:物权法;第三编:债法;第四编:继承法;第五编:侵权责任法。本书系统阐述了民法各项制度的基本原理,注重民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学说,同时不脱离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务性。本书适合高等教育教学和实务工作者使用。本教材适合高等教育教学和实务工作者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编 人身权



第一章 人身权概述………………………………………………………………1



第一节 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1



第二节 人身权的分类和意义/3



第二章 人格权……………………………………………………………………5



第一节 人格权概述/5



第二节 物质性人格权/12



第三节 精神性人格权/16



第四节 人格权的保护/35



第三章 身份权……………………………………………………………………38



第一节 身份权概述/38



第二节 配偶权/40



第三节 亲权/43



第四节 其他亲属权/45



第二编 物权法



第四章 物权总论…………………………………………………………………48



第一节 物权法概述/48



第二节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54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59



第四节 物权的客体/63



第五节 物权的体系和类型/69



第六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71



第七节 物权的变动/82



第八节 物权的保护/91



第五章 所有权……………………………………………………………………98



第一节 所有权的一般原理/98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116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27



第四节 相邻关系/136



第五节 共有/148



第六节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160



第六章 用益物权………………………………………………………………185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185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188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194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201



第五节 地役权/205



第七章 担保物权…………………………………………………………………213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13



第二节 抵押权/216



第三节 质权/225



第四节 留置权/231



第八章 占有………………………………………………………………………238



第一节 占有概述/238



第二节 占有的取得与消灭/241



第三节 占有的效力/242



第三编 债 法



第九章债法总论……………………………………………………………………247



第一节 债的概述/247



第二节 债的分类/259



第三节 债的履行/262



第四节 债的保全/270



第五节 债的担保/278



第六节 债的移转/293



第七节 债的消灭/299



第十章 合同总论…………………………………………………………………307



第一节 合同概述/307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316



第三节 合同的内容与形式/333



第四节 合同的效力/342



第五节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357



第六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366



第七节 违约责任/369



第十一章 合同分论………………………………………………………………381



第一节 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381



第二节 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403



第三节 完成并交付工作成果的合同/407



第四节 提供劳务的合同/411



第五节 技术合同/433



第十二章 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443



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443



第二节 无因管理之债/447



第四编 继承法



第十三章 继承权概述……………………………………………………………452



第一节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452



第二节 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丧失和保护 /456



第三节 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463



第十四章 法定继承………………………………………………………………468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适用范围/468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470



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474



第四节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477



第十五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480



第一节 遗嘱继承/480



第二节 遗赠/487



第三节 遗赠扶养协议/490



第十六章 遗产的处理……………………………………………………………494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494



第二节 遗产/496



第三节 遗产的分割和债务清偿/500



第四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504



第五编 侵权责任法



第十七章 侵权责任概述…………………………………………………………507



第一节 侵权行为概述/507



第二节 侵权责任概述/513



第十八章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517



第一节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概述/517



第二节 过错责任原则/519



第三节 无过错责任原则/522



第十九章 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525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525



第二节 违法行为/526



第三节 损害事实/527



第四节 因果关系/529



第五节 过错/531



第二十章 共同侵权行为…………………………………………………………534



第一节 共同侵权行为概述/534



第二节 共同加害行为/536



第三节 共同危险行为/539



第四节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540



第二十一章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542



第一节 侵权责任抗辩事由概述/542



第二节 正当理由的抗辩事由/543



第三节 外来原因的抗辩事由/546



第二十二章 侵权损害赔偿………………………………………………………550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和性质/550



第二节 财产损害赔偿/553



第三节 人身损害赔偿/554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558



第二十三章 几种法律特别规定的侵权责任……………………………………561



第一节 使用人责任/561



第二节 监护人责任/566



第三节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责任/569



第四节 高度危险责任/574



第五节 事故责任/579



第六节 医疗损害责任/584



第七节 环境污染责任/586



第八节 产品责任/590



第九节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594



第十节 物件损害责任/598



第十一节 网上侵权民事责任/601



第十二节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603



主要参考书目……………………………………………………………………607
精彩片段:
前言
本教材是为满足高等政法院校本科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共分为五编二十三章。第一编:人格权;第二编:物权法;第三编:债法;第四编:继承法;第五编:侵权责任法。本书系统阐述了民法各项制度的基本原理,注重民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学说,同时不脱离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务性。本教材适合高等教育民法教学和实务工作者使用。
全书由黄萍、鲁叔媛、黄吉品统稿。撰稿人及分工如下(按编写章节先后顺序):
石春玲:第一章至第三章
石春玲、胡绩成:第四章第一节至第七节
李绍章:第四章第八节、第五章、第十章第五节
黄吉品: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第二十三章第一节至第十一节
黄萍:第七章、第十章第六节、第十一章第四节至第五节、第十二章、第十七章至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二节
管洪彦:第九章
鲁叔媛:第十章第一节、第七节
韩冰:第十章第二节至第四节
黄磊: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著作,特附于书后,谨此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5月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