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大数法则——社会问题的法理透视(工具书及其他) - 工具书及其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大数法则——社会问题的法理透视(工具书及其他) 工具书及其他
ISBN:978-7-5620-3735-4 条码:
作者: 周安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2.00  折扣价:¥19.80
折扣:0.90 节省了2.2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39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社会热点问题总会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深挖浅掘,而且还会被翻来覆去地咀嚼,千人千味,见仁见智。要想从这些曾经占据报端、充人耳目的事件中品出一点别致的味道来,绝非易事。而该书就一反常规,别出心裁,没有传统地就一问题,以抽象的语言进行长篇大论,而是通过集录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而内容相关的论文,以热点问题为依托,以法理分析主线,抽象出隐藏在国家行政和司法行为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背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大数法则。并进一步阐述了群体的行为和认知对个体行为以及整个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对在大民主环境中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权行为、如何保障“少数人”的利益以及个体如何适应“大数”环境的问题,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全书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密,引文丰富,尤其是语言,犀利而不失谦恭,激烈而不失分寸。针砭时弊,热情洋溢,读来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自序………………………………………………………1
论大数法则………………………………………………1
面子与法律………………………………………………21
“范跑跑”行为的法理解读……………………………45
“讨价还价”的背后……………………………………56
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75
公民财产权与国家行政权的法治关系…………………95
集体利益的名义何以正当………………………………115
流浪者的权利与国家权力………………………………125
优胜劣汰与优胜劣不汰…………………………………138
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原则及目标模式…………………165
司法判决与医学鉴定……………………………………181
论司法对法律的违宪审查………………………………194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质疑………………207
诉讼调解制度与法治理念的悖论………………………221
附录………………………………………………………227
司法改革的监督情结及其悖论
——法官与学者关于基层司法改革的对话…………
………………………………刘惠贵周安平 227
关于人大个案监督制度的批判
——学者与法官的对话…………周安平 刘惠贵232
后记…………………………………………………238

精彩片段:
自序
身处法理学界多年,对于法理学的学术研究,我的理解是,法理或作为研究对象,或作为研究方法。我的学术进路倾向干后者。我以为,法理的生命恰在于回应社会问题的能力,而社会问题的频出也需要法理给出自己的分析,学者的使命也在于此。因此,关注社会问题一直是我论文选题取舍的指引。
本书收录的就是我近几年来均以社会问题为取舍的部分学术论文。尽管收录的这些论文,其写作时间有的跨度多年(最早的是2002年),但今天看来,其所论及的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可以想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依然存在。因而也就表明,对这些论文的集结出版在当下与未来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正是基于问题意识,本书的编排没有以论文发表的时间为序,而是从社会问题的相关度予以了整合。
关注社会问题是我论文选题的一大特点,注重文意的明白易懂也是我写作的基本追求。我以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使人明白,而不是使人糊涂,这是论文写作的起码要求。正是秉着这一理解,我特别重视文章结构的逻辑和文句表达的语法以及用词的规范。因为,逻辑、语法及词汇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共识”。文章的观点正是建立在彼此之间“共识”基础上的引申与展开。因此,由逻辑、语法及词汇所构成的表达能力住往是作者的观点获得读者接受和认可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同一专业领域的读者而言,文章的晦涩难懂,可能问题并不在于读者的领悟能力不够,而往往在于作者的表达能力不足。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在对我的硕士生及博士生进行写作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时,也特别强调文章明白易懂的写作要求。但愿本书收录的论文达到了这一要求,并希望本专业领域的本科学历的读者能看懂,不至因为浪费读者宝贵的阅读光阴而使本人心生愧疚。
给本书取一个书名,顿费了我一番心思。最终取名为《大数法则——社会问题的法理透视》,缘干我在《中外法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许霆案的民意:按照大数法则的分析》。该论文发表后,我原本也打算对“大数法则”作更深入的专题研究,试图写出一本以“大数法则”为书名的学术专著。但由于我本人的学术兴趣经常发生迁移,这一“试图”叉因为有了新的“试图”而变得遥不可及。尽管如此,关于“大数法则”却成了我的心结。取此书名也算是对这一心结的了却。并且,在我看来,本书收录的论文,其中论及的许多问题也的确可以从“大数法则”中获得一定的解释。当然,我也希望借此此书名,抛砖引玉,唤起其他有兴趣的同仁对“大数法则”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是为序!

周安平
2010年6月12日
于南京大学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