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
ISBN:978-7-5641-2295-9 条码:
作者: 李少星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9.00  折扣价:¥27.55
折扣:0.95 节省了1.45元
字数: 159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14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全球化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基本背景之一,给城市区域发展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书力图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地域分工演进的角度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重构的特征、过程与机理。本书初步构建了“全球化——新地域分工——城市区域新格局”的研究框架;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全球化背景下新地域分工的格局特征及其空间过程、城市区域演化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脉络进行实证研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区域重构的作用机制,总结了一般机理和相关模式。全书共分7章。
本书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并重,可供从事城市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组织、区域分工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政府决策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范畴界定1
1.1.1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1
1.1.2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1
1.2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3
1.2.1选题背景3
1.2.2研究意义6
1.3研究内容、视角、框架与技术路线6
1.3.1研究视角6
1.3.2研究思路7
1.3.3研究方法72国内外研究进展9
2.1全球化研究进展9
2.1.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9
2.1.2全球化与区域的相互作用10
2.2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研究进展11
2.2.1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空间特征11
2.2.2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形态特征13
2.3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研究进展14
2.3.1全球城市体系14
2.3.2新的空间形态15
2.3.3研究框架总结16
2.4研究方法概述18
2.4.1统计描述18
2.4.2空间分析方法18
2.4.3数理模型模拟19
2.5对现有文献的评价193研究框架20
3.1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地域分工20
3.1.1新地域分工Ⅰ:尺度跃迁与多尺度叠加20
3.1.2新地域分工Ⅱ:形态演进与多形态并存21
3.1.3新地域分工Ⅲ:关系重构与多维度共生22
3.2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的新格局22
3.2.1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巨型区域22
3.2.2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都市区化26
3.2.3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边缘城市27
3.3新地域分工与城市区域重构29
3.3.1新地域分工Ⅰ与城市区域重构29
3.3.2新地域分工Ⅱ与城市区域重构30
3.3.3新地域分工Ⅲ与城市区域重构31
3.4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格局的重构机理31
3.4.1城市区域重构的一般过程31
3.4.2外围驱动系统334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35
4.1地域范围界定35
4.2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Ⅰ36
4.2.1全球化还是本地化:尺度张力之存在37
4.2.2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全球化及其空间过程38
4.2.3长江三角洲的本地分工及其格局演化43
4.2.4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尺度结构与模式分析48
4.3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Ⅱ50
4.3.1思路与方法51
4.3.2长江三角洲汽车工业发展概况52
4.3.3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空间分析55
4.3.4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定量测度57
4.4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Ⅲ60
4.4.1脆弱性后果61
4.4.2结构锁定后果66
4.4.3生态环境后果695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格局73
5.1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73
5.1.1现实背景:发展中的问题73
5.1.2理论背景:新区域主义的兴起73
5.1.3MR的边界界定和特征描述方法74
5.1.4长江三角洲MR的格局演变过程74
5.2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76
5.2.1上海都市区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76
5.2.2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趋势测度82
5.3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85
5.3.1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发展85
5.3.2上海市边缘城市的发展906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的形成机理与模式98
6.1尺度叠加与多中心地域结构98
6.1.1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多中心结构98
6.1.2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结构100
6.1.3长江三角洲MR的多中心结构102
6.2片段化生产、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102
6.2.1上海都市区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103
6.2.2长江三角洲MR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107
6.3地域关系整合与城市区域重构的实现和稳定性109
6.3.1上海市中心城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109
6.3.2上海都市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110
6.3.3长江三角洲MR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110
6.4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1117结论与讨论114
7.1主要结论114
7.2本书主要贡献115
7.3问题与展望116参考文献118后记132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