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法制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法制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ISBN:978-7-5620-3781-1 条码:
作者: 占茂华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470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0-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与普通的《中国法制史》教材相比,本书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每章结尾设置了“实务应用栏目”,具体又分为案例分析示范和案例分析实训两个部分。选取的案例是每章所述时代的典型案例,可以让读者在使用该书的过程中不但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了解当时的司法实务状况。用案例的形式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本书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法律制度”一章后面,附上了四个案例,特别是对民国第一大案——姚荣泽案的分析相当精到,使读者对该时期的司法状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当然,本书正文的处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全书按朝代顺序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分章予以阐释。全书共分十六章,详细介绍了自中国法律起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漫长的时期内的立法状况和司法状况。在章的内部作者基本上是分为立法概况、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几个大的版块分别予以叙述。这样安排可以使本书的知识容量相比一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更大,而条理显得更加清晰,要而不烦。
作者在撰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可贵之处是坚持法律文本分析方法,这使本书在论述具体问题时不夸夸其谈,而是言之有物;而每章后附的案例分析又使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9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1O







第二节 夏商立法概况………………………………………………………19







第三节 夏商法制的基本内容………………………………………………22







第四节 夏商司法制度………………………………………………………28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33







第一节 西周立法概况………………………………………………………33







第二节 西周行政法律制度…………………………………………………40







第三节 西周刑事法律制度…………………………………………………43







第四节 西周民事法律制度…………………………………………………47







第五节 西周经济法律制度…………………………………………………53







第六节 西周司法制度………………………………………………………58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65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法律思想的变化………………………………………65







第二节 春秋末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72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74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法制内容的变化……………………………………83







第四章 秦朝法律制度……………………………………………………………94







第一节 秦朝立法概况………………………………………………………94







第二节 秦朝行政法律制度…………………………………………………99







第三节 秦朝刑事法律制度…………………………………………………103







第四节 秦朝民事法律制度…………………………………………………109







第五节 秦朝经济法律制度…………………………………………………112







第六节 秦朝司法制度………………………………………………………116







第五章 汉朝法律制度……………………………………………………………123







第一节 汉朝立法概况………………………………………………………123







第二节 汉朝行政法律制度…………………………………………………128







第三节 汉朝刑事法律制度…………………………………………………132







第四节 汉朝民事法律制度…………………………………………………138







第五节 汉朝经济法律制度…………………………………………………142







第六节 汉朝司法制度………………………………………………………147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153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概况……………………………………153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法律制度………………………………158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事法律制度………………………………161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事法律制度………………………………165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168







第七章 隋唐法律制度……………………………………………………………175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175







第二节 唐朝立法概况………………………………………………………178







第三节 唐朝行政法律制度…………………………………………………186







第四节 唐朝刑事法律制度…………………………………………………190







第五节 唐朝民事法律制度…………………………………………………199







第六节 唐朝经济法律制度…………………………………………………202







第七节 唐朝司法制度………………………………………………………205







第八章 宋朝法律制度……………………………………………………………213







第一节 宋朝立法概况………………………………………………………213







第二节 宋朝行政法律制度…………………………………………………219







第三节 宋朝刑事法律制度…………………………………………………223







第四节 宋朝民事法律制度…………………………………………………228







第五节 宋朝经济法律制度…………………………………………………236







第六节 宋朝司法制度………………………………………………………241







第九章 辽金元法律制度…………………………………………………………251







第一节 辽金元立法概况……………………………………………………252







第二节 辽金元行政法律制度………………………………………………258







第三节 辽金元刑事法律制度………………………………………………263







第四节 辽金元民事法律制度………………………………………………267







第五节 辽金元司法制度……………………………………………………272







第十章 明朝法律制度……………………………………………………………279







第一节 明朝立法概况………………………………………………………280







第二节 明朝行政法律制度…………………………………………………285







第三节 明朝刑事法律制度…………………………………………………288







第四节 明朝民事法律制度…………………………………………………292







第五节 明朝经济法律制度…………………………………………………296







第六节 明朝司法制度………………………………………………………299







第十一章 清朝法律制度…………………………………………………………306







第一节 清朝立法概况………………………………………………………307







第二节 清朝行政法律制度…………………………………………………313







第三节 清朝刑事法律制度…………………………………………………316







第四节 清朝民事法律制度…………………………………………………320







第五节 清朝经济法律制度…………………………………………………323







第六节 清朝司法制度………………………………………………………324







第十二章 晚清法制变革…………………………………………………………331







第一节 晚清法制变革的指导思想…………………………………………331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335







第三节 清末修律活动………………………………………………………339







第四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347







第十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356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概况……………………………………………357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宪政立法……………………………………………358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其他革命法规………………………………………365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司法制度……………………………………………373







第十四章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380







第一节 北洋政府宪政立法…………………………………………………381







第二节 北洋政府行政法律制度……………………………………………385







第三节 北洋政府刑事法律制度……………………………………………387







第四节 北洋政府民商事法律制度…………………………………………390







第五节 北洋政府司法制度…………………………………………………396







第十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405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405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409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法律制度………………………………………414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刑事法律制度………………………………………418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民商事法律制度……………………………………421







第六节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制度……………………………………………427







第十六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律制度……………………………………………436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立法概况…………………………………………436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宪法性文件………………………………………44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刑事法律制度……………………………………446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事法律制度……………………………………452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司法制度…………………………………………459
精彩片段: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法学人才,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法制史教材。
本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教学要求,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颁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编写而成。本教材力求通俗易懂,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法学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由上海政法学院占茂华副教授任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华东政法大学的冯引如博士和洪佳期副教授,全书由主编统稿、定稿。各章撰写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顺序):
占茂华导论,第一至九、十六章
洪佳期第十至十二章
冯引如第十三至十五章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目前国内同类教材及相关论著,同时增加了一些相关的案例,一并列于每章之后。限于时间和水平,书中错漏恐难避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再版时修正。

编者
2010年9月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