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法制史(“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ISBN: | 978-7-5620-3781-1 |
条码: | |
作者: |
占茂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47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0-12-01 |
|
内容简介: |
与普通的《中国法制史》教材相比,本书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每章结尾设置了“实务应用栏目”,具体又分为案例分析示范和案例分析实训两个部分。选取的案例是每章所述时代的典型案例,可以让读者在使用该书的过程中不但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了解当时的司法实务状况。用案例的形式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如本书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法律制度”一章后面,附上了四个案例,特别是对民国第一大案——姚荣泽案的分析相当精到,使读者对该时期的司法状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当然,本书正文的处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全书按朝代顺序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分章予以阐释。全书共分十六章,详细介绍了自中国法律起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漫长的时期内的立法状况和司法状况。在章的内部作者基本上是分为立法概况、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等几个大的版块分别予以叙述。这样安排可以使本书的知识容量相比一般的中国法制史教材更大,而条理显得更加清晰,要而不烦。 作者在撰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可贵之处是坚持法律文本分析方法,这使本书在论述具体问题时不夸夸其谈,而是言之有物;而每章后附的案例分析又使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9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1O
第二节 夏商立法概况………………………………………………………19
第三节 夏商法制的基本内容………………………………………………22
第四节 夏商司法制度………………………………………………………28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33
第一节 西周立法概况………………………………………………………33
第二节 西周行政法律制度…………………………………………………40
第三节 西周刑事法律制度…………………………………………………43
第四节 西周民事法律制度…………………………………………………47
第五节 西周经济法律制度…………………………………………………53
第六节 西周司法制度………………………………………………………58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65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法律思想的变化………………………………………65
第二节 春秋末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72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74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法制内容的变化……………………………………83
第四章 秦朝法律制度……………………………………………………………94
第一节 秦朝立法概况………………………………………………………94
第二节 秦朝行政法律制度…………………………………………………99
第三节 秦朝刑事法律制度…………………………………………………103
第四节 秦朝民事法律制度…………………………………………………109
第五节 秦朝经济法律制度…………………………………………………112
第六节 秦朝司法制度………………………………………………………116
第五章 汉朝法律制度……………………………………………………………123
第一节 汉朝立法概况………………………………………………………123
第二节 汉朝行政法律制度…………………………………………………128
第三节 汉朝刑事法律制度…………………………………………………132
第四节 汉朝民事法律制度…………………………………………………138
第五节 汉朝经济法律制度…………………………………………………142
第六节 汉朝司法制度………………………………………………………147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153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概况……………………………………153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法律制度………………………………158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事法律制度………………………………161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事法律制度………………………………165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168
第七章 隋唐法律制度……………………………………………………………175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175
第二节 唐朝立法概况………………………………………………………178
第三节 唐朝行政法律制度…………………………………………………186
第四节 唐朝刑事法律制度…………………………………………………190
第五节 唐朝民事法律制度…………………………………………………199
第六节 唐朝经济法律制度…………………………………………………202
第七节 唐朝司法制度………………………………………………………205
第八章 宋朝法律制度……………………………………………………………213
第一节 宋朝立法概况………………………………………………………213
第二节 宋朝行政法律制度…………………………………………………219
第三节 宋朝刑事法律制度…………………………………………………223
第四节 宋朝民事法律制度…………………………………………………228
第五节 宋朝经济法律制度…………………………………………………236
第六节 宋朝司法制度………………………………………………………241
第九章 辽金元法律制度…………………………………………………………251
第一节 辽金元立法概况……………………………………………………252
第二节 辽金元行政法律制度………………………………………………258
第三节 辽金元刑事法律制度………………………………………………263
第四节 辽金元民事法律制度………………………………………………267
第五节 辽金元司法制度……………………………………………………272
第十章 明朝法律制度……………………………………………………………279
第一节 明朝立法概况………………………………………………………280
第二节 明朝行政法律制度…………………………………………………285
第三节 明朝刑事法律制度…………………………………………………288
第四节 明朝民事法律制度…………………………………………………292
第五节 明朝经济法律制度…………………………………………………296
第六节 明朝司法制度………………………………………………………299
第十一章 清朝法律制度…………………………………………………………306
第一节 清朝立法概况………………………………………………………307
第二节 清朝行政法律制度…………………………………………………313
第三节 清朝刑事法律制度…………………………………………………316
第四节 清朝民事法律制度…………………………………………………320
第五节 清朝经济法律制度…………………………………………………323
第六节 清朝司法制度………………………………………………………324
第十二章 晚清法制变革…………………………………………………………331
第一节 晚清法制变革的指导思想…………………………………………331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335
第三节 清末修律活动………………………………………………………339
第四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347
第十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356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概况……………………………………………357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宪政立法……………………………………………358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其他革命法规………………………………………365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司法制度……………………………………………373
第十四章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380
第一节 北洋政府宪政立法…………………………………………………381
第二节 北洋政府行政法律制度……………………………………………385
第三节 北洋政府刑事法律制度……………………………………………387
第四节 北洋政府民商事法律制度…………………………………………390
第五节 北洋政府司法制度…………………………………………………396
第十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405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立法概况……………………………………………405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性文件…………………………………………409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法律制度………………………………………414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刑事法律制度………………………………………418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民商事法律制度……………………………………421
第六节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制度……………………………………………427
第十六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律制度……………………………………………436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立法概况…………………………………………436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宪法性文件………………………………………44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刑事法律制度……………………………………446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民事法律制度……………………………………452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司法制度…………………………………………459
|
精彩片段: |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法学人才,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的素质,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中国法制史教材。 本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教学要求,在吸收国内外关于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颁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编写而成。本教材力求通俗易懂,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中国法制史》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法学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由上海政法学院占茂华副教授任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华东政法大学的冯引如博士和洪佳期副教授,全书由主编统稿、定稿。各章撰写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顺序): 占茂华导论,第一至九、十六章 洪佳期第十至十二章 冯引如第十三至十五章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目前国内同类教材及相关论著,同时增加了一些相关的案例,一并列于每章之后。限于时间和水平,书中错漏恐难避免,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再版时修正。 编者 2010年9月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