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从实践到理论”企业管理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成熟组织的绩效变革(“从实践到理论”企业管理丛书)
ISBN:978-7-300-10366-2 条码:
作者: 吴向京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字数: 243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03662 每包册数: 12
出版日期: 2011-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人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再好的管理理论和工具,如果不经过精心打磨就生搬硬套一定难以发挥作用。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在大型国企中长达18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针对成熟组织在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变革中存在的规律性问题,作了系统的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基于实践的绩效管理变革解决方案。
作者指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采取各种考评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KPl、行为锚定法、关键事件法等等,但往往因为没有搞清楚“绩效何在”。考核效果不理想,这往往不是考核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考核什么才可以提升绩效。
本书给出的绩效管理变革方案是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更强调绩效管理变革要考虑企业已有的企业文化和惯行。特别是在那些大型的、超大型的成熟组织中,如果不考虑现行组织的环境,很多“先进的”理念、工具都会半路夭折,或变成自欺欺人的形式主义。当然,本书给出的绩效管理变革解决方案也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而是需要认真思考本书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给出答案,才能真正使绩效管理发挥功效。

作者简介:
吴向京,高级经济师。曾先后就职于发电厂、设计院及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金融产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8年,期间有5年从事管理咨询和培训工作的经历,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专业管理专家”。在绩效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曾主持和参与30多家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改进项目,自主开发的“绩效管理模拟舱”培训课程得到企业界的认同,培训过不同行业数百家企业近两万名管理人员。曾担任苏州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国家电网高级培训中心、上海交大协进管理学院、清华厚德等培训机构的授课讲师。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不可考评就难以管理
考评是管理的另一面

绩效考评的通病

似是而非的归因

管理绩效却“看不到绩效何在”

循“绩效管理”的思路探索


第二章 真正的决定性因素
全员考评的冲动

对“客观评价”的过高期望

成熟组织的利弊

组织氛围的重要性

“直觉管理”不可替代

“考评反映考评者的实力”

沿用针对简单劳动的管理思维


第三章 定位及变革原则
为战略执行服务

直指绩效改进和提升

奠定精确管理的基石

分散的制度安排

管理者“手艺”的提升

变“优胜劣汰”为“优胜劣进”

成功的标志是“不再看得到绩效管理”


第四章 成熟组织全员绩效管理的推荐模式
基于现实的绩效管理方式

执规、履职、超越三维考评

过程控制工具绩效卡

结果控制工具目标卡

两种工具在不同层级的应用

年度管理流程

关键的“两会”

第五章 聚焦KPI直指绩效改进和绩效提升
KPI的新内涵

KPI的确立程序

“问题所在即KPI所在”

以问题为导向设计KPI的方法

从丰田生产方式中受启发

持续的绩效提升系统

如何找到持续系统提升的KPI

奠定实施六西格玛的基础


第六章 相关技术性细节
重要指标不等于KPI

描述目标至可衡量

指标的“位时中应”

定性指标“分合有道”

定性评价定量化

解决达优率过高

指标“对冲”技巧

从源头控制“大锅饭”


第七章 变革与制度调整
心中工作说明书与纸上工作说明书

组织与员工的适应性调整

整合会议和计划体系

必须建立高效的IT平台

模拟舱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考虑的第三方评价

有效实现绩效区分

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原则

与职业通道及职业阶梯制度衔接

与薪酬体系衔接


附录 成熟组织全员绩效管理案例
案例一 制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变革

案例二 发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变革

案例三 供电企业的整体实践

案例四 职能部门的具体实践


致谢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第一章 不可考评就难以管理
  考评是管理的另一面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考评体系的发展:时问、长度、重量、温度、体积、二货币等,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建立在考评基础之上。正如迪恩·R·斯彼德所说的,事实上,所有的科学和工业进步都依赖于考评和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的考评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精确——如望远镜、显微镜、X光、原子钟等。随着商业和贸易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考评所包围,在工作之外,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实施考评:时间(从早上被闹钟唤醒开始)、食物(.口昧、营养)、天气(温度、降水、风速)、金融(工资、股票、保险、油价、房价)、教育(分数、学校、排名)等。考评存在于我们每个社会人的生活中,只是我们没有把它称为考评而已。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