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美国幽默经典读本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美国幽默经典读本
ISBN:978-7-5628-2963-1 条码:
作者: 卓振英王丽平曾杭丽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2.00  折扣价:¥28.80
折扣:0.90 节省了3.2元
字数: 243千字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受聘于浙江师范大学后,我给研究生开了“美国幽默欣赏与翻译”的课,发现学生不但初步学会欣赏、翻译,而且还学会了创作,所以在各方的鼓励支持下,现在就把这些发表或出版过的内容,叫上学生的成果,集中起来出版此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Part OneOn American Humor
第一部分论美国幽默
1.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merican Humor
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
2. Black Humor: Sources and Distinctions
黑色幽默:源流与特征
3. The Technique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American Humor
美国幽默的手法及其欣赏
4. The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Humor
美国幽默的翻译

Part TwoAppreciation of Selected Readings
第二部分作品赏评
1. Benjamin Franklin: The Wisdom of Poor Richard
穷人理查德的智慧
2. Washington Irving: Adventure of the German Student
德国学子奇遇记
3. Mark Twain: To the Person Sitting in Darkness (excerpts)
致坐在黑暗中的人(节选)
4. Mark Twain: Is He Living or Is He Dead?(adapted)
他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亡?(改写)
5. O. Henry: Jeff Peters as a Personal Magnet
催眠师杰夫·彼得斯
6. O. 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
警察与赞美诗
7. Finley Peter Dunne: Mr. Dooley (excerpts)
杜利先生(节选)
8. Ambrose Bierce: Devils Definitions and a Fable
魔鬼定义及寓言一则
9. Will Rogers: Some Wise and Witty Sayings
若干诙谐言论
10. James Thurber: The Greatest Man in the World
大伟人传
11. Ogden Nash: The Politician
政治家
12. Max Shulman: Love Is a Fallacy
爱情是一种谬误
13. John Collier: Another American Tragedy
美国悲剧又一幕
14. Rube Goldberg: Art for Hearts Sake
为心脏的艺术
15. Leonard Stern and Sydney Zelinka: The $99,000 Answer
99 000元问答大赛
16. Andy Borowitz: Hot or Not?
到底辣不辣?
17. Woody Allen: Tales of Manhattan
曼哈顿的故事
18. David Sedaris: Undecided
待定
19. Noah Baumbach: Mouse au Vin
酒鼠
20. Bruce McCall: ExecUScapes
解脱方案策划

References
参考书目序言我在得克萨斯A&M大学做访问学者时(1987—1988),导师Hanlin Hill教授是美国幽默研究的领军人物,我曾向他和其他老师零零星星学了一些有关美国幽默的知识,回国后也写过些体会性的文字。20世纪80年代起,我专注于典籍英译的实践与研究,美国幽默的研究于是逐渐淡化。受聘浙江师范大学后,我给研究生开了“美国幽默欣赏与翻译”的课。我高兴地发现,学生不但初步学会欣赏、翻译,而且还学会了创作——讲原创的笑话或幽默故事。在各方的鼓励支持下,现在就把这些发表或出版过的内容,加上学生的成果,集中起来出个小册子。本书第一部分“论美国幽默”中有关黑色幽默的源流与特征部分是由曾杭丽完成的,有关幽默作品翻译部分是由王丽平、洪斌、邱晓丹完成的;第二部分“作品赏评”部分的“我辣不辣”、“曼哈顿的故事”、“待定”、“酒鼠”、“解脱方案策划”则分别是由江庆、余叶盛、严红红、曹灵美和叶园完成的;其余是由我完成的。我谨借此机会,向Hanlin Hill 教授以及出版社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卓振英
2011年于浙江师范大学第一部分论美国幽默美国幽默经典读本Part One
On American Humor

精彩片段:
第一部分论美国幽默1.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merican Humor
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自美国建国以来,美国幽默作家群星璀璨,幽默作品更是繁花似锦。“吉姆·克劳”(Jim Crow, 黑人或对黑人实行种族歧视的代名词)来源于由白人扮演黑人的滑稽剧;“山姆大叔”(Uncle Sam,美国人或美国政府的绰号)的原型是西巴·史密斯(Seba Smith, 1792—1868)和哈利巴顿(Haliburton, 1796—1865)笔下的喜剧人物杰克·唐宁(Jack Downing)与山姆·斯利克(Sam Slick);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 1923—)在其黑色幽默作品中所创造的“二十二条军规”(Catch 22)一语进入语汇,被收入词典。马克·吐温等名家的著作脍炙人口,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所谓美国幽默,正如沃尔特·布莱尔(Walter Blair)在《美国本土幽默》(Native American Humor)的导言中所说:是在题材和手法方面具有鲜明的美国民族特色的幽默。虽说流派各异,形式有别,但就其社会功能而言,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下面将从美国幽默在孕育时期的爱憎、所颂扬同情的对象、所反映的政治态度和反帝国主义立场等几个层面对此加以探讨。作家的创作动机及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与语言皆属于相关范畴。
1) 从孕育时期的一爱一憎看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幽默既能使本社会群体的成员相互认同,又能对敌对群体造成创伤。早在美国幽默孕育时期(1830年之前),美国幽默便旗帜鲜明地显示出它的战斗性与人民性。独立战争前后,它以传单、小册子、歌谣和喜剧的形式,启发殖民地人民的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使之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同时对英国统治者进行嘲讽和挖苦,揭露其贪婪、残暴的可憎面目。被称为“美国幽默之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创造了美国人的原型——勤劳、简朴、虔诚而讲究实际的新英格兰人理查德(Richard);“扬基”(Yankee)本是英国人对新英格兰人的蔑称,通俗歌谣《扬基小调》(Yankee Doodle)反其意而用之,赋予扬基以质朴和滑稽可爱的正面性格。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民族意识的觉醒。罗耶尔·泰勒(Royall Tyler, 1757—1860)的世态喜剧《对比》(The Contrast)表明了这种意识的深化。它把诚实、朴素的美国人与愚蠢、浮华而又无耻的英国殖民统治者作了对比。它的序诗这样写道:欢笑吧,一颗颗爱国之心!演一出真正自家儿的戏剧,恭请诸位光临!以“先生”这平和的一声称谓,取代不可一世的“老爷、大人”。我们的作家才华横溢,写的是本土的主题,不写外国的时尚与蠢行。我们既有自己的缺陷,也有自己的德性。精致典雅,本国具备,又何须向遥远的他方搜寻?谁愿效仿富贵,以求显赫?谁愿翩然起舞,取悦贵人?巧言令色,献媚取宠,向为热爱自由的祖宗所轻。他们从不追求虚伪的文饰与点缀,珍重的是实利与纯真的感情!引自Constance Rourke, American Humor, 第24页,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53。引文系笔者所译,下同。倡自由而反依附,重纯真而轻文饰,以“先生”取代“老爷”,以本土主题取代外国主题,这道出了殖民地人民的心声,反映了新的价值观的发现,体现了《对比》的社会功能的深化。发端时期的幽默很好地发挥了它作为社会黏合剂和武器的社会功能,是团结当时殖民地被压迫人民的纽带,打击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投枪。这种站在人民一边的传统,为后来的幽默家所继承而经世不衰。
2) 从颂扬同情的对象看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在美国幽默中,人民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幽默家们歌颂他们,赞美他们的智慧、创造力与优良品质。弗朗西斯·希金逊(Francis Higginson, 1586—1630)所写的《新英格兰的种植园》(New Englands Plantation)里的农民辛勤劳作,创造了使玉米产量“增加30倍、50倍、60倍”的奇迹;伐木者班扬(Bunyan)所建造的楼房那么高大,以至于“顶上的五层楼不得不用铰链挂起,以便让月亮从中通过”引自Louis Untermeyer, ed., A Treasury of Laughter, 第23页,Simon and Schuster, 1946。;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迈克·芬克(Mike Fink)神通广大,冻僵了的太阳是被他放进口袋加以暖和之后才得以恢复运行的;而猎人克罗克特(Crockett)则能饮尽一河之水,他只要一咧嘴,浣熊就会从树上掉落下来引自Walter Blair, ed., Native American Humor, 第281285、210、252页,Harper & Row, Inc., 1960。……幽默作品中的劳动者是创造世界的英雄。西巴·史密斯(Seba Smith, 1792—1868)笔下的乡村小子唐宁(Jack Downing)天真纯朴。布朗(Browne)的The Writings of Artemus Ward 是美国幽默史上的里程碑,他所塑造的自由职业者滑稽多智,敢于讥评政治。西部幽默小说的创始人哈特(Harte, 1836—1902)着力描写开发西部的人们,被称为“加州的歌手”,他笔下的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贱民,他们——从矿工到妓女——都心地善良。欧·亨利(O, Henry, 1862—1910)在小说集《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里以深切的同情刻画平民特别是劳动群众的性格,讴歌他们的优良品质,控诉社会的压迫与剥削;《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中的杰姆斯和德拉真诚相爱;《剪亮的灯》(The Trimmed Lamp)中的南茜为追求真正的爱情而奋斗……从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我们见到正直、诚实而又生性调皮的汤姆(《汤姆·索耶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诚实、珍视友谊且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吉姆和向往自由、厌恶资本主义文明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海勒著名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萨琳(Yossarian)敢于怀疑权威并拒绝盲从疯狂、混乱而压迫人的军事官僚。在谈到把他最有名的小说集题为《四百万》时,欧·亨利说:“不必作更多的解释,仅仅从‘四百万’纽约人这个角度上来说,就可以断言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注意的人物”。他表达了幽默作家们和普通人同呼吸、共命运,作人民大众的代言人的心声。
3) 从政治态度看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从美学角度看,幽默属于喜剧的范畴。但美国幽默却不同程度地悲剧化了。马克·吐温说过:“幽默发生的潜源不是欢乐,而是悲伤”引自Mark Twain, Puddnhead Wilsons New Calendar, in Bruce Bohle, ed., The Home Book of American Quotations, 第202页,Gramercy Publishing Company, 1986。,并指出:“光幽默是不够的”。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社会意识,他和其他的幽默家们并不是单纯地说说笑话,以笑娱人,而是有感而发,寓悲于喜,寓庄于谐,启迪愚顽,挞伐邪恶,针砭时弊,以图改良。在豺狼肆虐、贪官横行的社会里,以“笑骂”的方式进行抗争,使“小人有所畏”而略加收敛,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幽默家们对于他们所处社会的政治持鄙夷贬抑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其作品中得到多方位的表现。19世纪初,一系列报刊发表、转载了署名詹尼·斯蒂萨姆(Jenny Stitchem)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政治啥用都没有,咱老百姓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去纠结它——要是说没有人反对,原因不就在这儿吗?”引自Walter Blair, ed., Native American Humor, 第25,281285、210、252页,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60。这表现了幽默家对政治和政治家傲然不恭的态度。杰克·唐宁在寄回家乡的信中激烈批评杰克逊民主,其中一封写道:“他们……争吵不休……后来又为福勒先生的席位问题闹得不亦乐乎。有的说他不该有席位,因为他的得票之中有一部分是投给他父亲的……表决的结果却同意他享有席位;我捉摸那可能是因为他有权继承属于他父亲的东西吧。”引自Walter Blair, ed., Native American Humor, 第281285、210、252页,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60。选票可以继承,政治之腐败于此可见。詹姆斯·洛厄尔(James Lowell, 1819—1891)笔下的人物索文(Swain)是在打仗时断了六根肋骨、瞎了一只眼睛、失去了左臂和右手六根指头之后才萌发了搞政治的念头的:反正俺已一身伤残,无法再拿枪杆;唯一的出路便是从政或者摇笔杆。引自G. Robert Carlsen, ed., American Literature, 第301302页,Webster Divis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7。作品的弦外之音十分清晰:只有残疾人才会去搞政治!其对政治之鄙夷由此可见。奥格登·纳什(Ogden Nash, 1902—1971)在幽默诗中把政治家食人自肥的面目刻画得惟妙惟肖。他们妄自尊大(“He considers himself the Lords anointed”)、行贿受贿(“He has many profitable hobbies/Not the least of which is lobbies”,“He gains votes ever and anew/By taking money from everybody and giving it to a few”)、自私自利(“Selfpreservation is his ambition”,“He has developed a sixth sense/About living at the public expense”)、虚伪无耻(“He would not sell his grandmother for a quarter/if suspected the presence of a reporter”)、愚蠢固执(“...talks the foolishest/...obstructs everything the mulishest”),被比作“坏天气”。引自Charles F. Browne, Interview with President Lincoln, in Walter Blair, ed., Native American Humor, 第401404页,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60。阿蒂默斯·沃德(Artemus Ward, 1834—1867)在帮助林肯轰走那些谋求官职的人之后,建议总统在内阁任用戏子伶人,因为“他们是诚实的人”,“懂得如何满足公众的要求”。他还说:“我根本不懂政治,我的其他习惯也都是好习惯。”⑤ 引自卓振英,《美国幽默作品选》,吉林:长春出版社1990年, 第2223、2432、129134页。他的言下之意是,政客不诚实,搞政治是一种恶习。安布罗斯·毕尔斯(Ambrose Bierce, 1842—1914)的《魔鬼辞典》(The Devils Dictionary)给总统职位和政治所下的定义分别是:“美国政治狩猎场中的一头肥猪”和“以原则斗争的面目出现的争夺权力;为一己之私利而办理众人之事。”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 1879—1935)心目中的国会是“国立笑话工厂”,议员们以降灾于百姓为己任,“人一旦当了官,他就绝不可能正派、诚实地办事”⑤。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Running for Governor)等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政治的腐败和民主的虚伪。他指出,凡是议员能做的事情跳蚤都能学得会。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 1894—1961)是继马克·吐温和罗杰斯之后的又一大师,他在本书选取的《大伟人传》里塑造的总统阴沉冷酷,在他的示意下,飞越大西洋的修理工被置于死地。② 引自卓振英,《美国幽默作品选》,吉林:长春出版社1990年,第22—23、24—32、129—134页。黑色幽默作家阿瑟·霍佩(Arthur Hoppe, 1925—)在其作品中说华盛顿是个“野蛮的国度”,其“土著(指官员)”的主要职业是吃、喝、清谈和尔虞我诈②;海勒以陷人于绝处的“第二十二条军规”隐喻官僚机器;而肯·凯西(Ken Kesey, 1935—)在其作品《从杜鹃窝上飞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里以疯人院映射社会,以专横跋扈的“大护士”讽喻统治者。为数众多的幽默名作谴责社会的不公,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表达了人民对政治的不满。政治是卑鄙的勾当,政客是龌龊的小人,“民主”是虚伪的面纱,社会是摧残人的桎梏,这就是幽默家们的观点。他们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表现出了“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的气概。
4) 从反帝国主义的立场看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对于美国政府的帝国主义政策,幽默家们不是站在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上给予袒护和颂扬,而是从深厚、博大的人道主义出发,对本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施以无情的鞭笞,对被侵略的民族寄予无限的同情,使美国幽默的社会功能突破了国界的限制。这里将以几位在幽默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名家及其作品为例加以阐述。在政治寓言小说《白菜与皇帝》(Cabbages and Kings)里,欧·亨利塑造了美国冒险家古德温这一凶残的侵略者形象。他打家劫舍,巧取豪夺,把渗透着安楚里亚人民血汗的10万美金据为己有;他与美国领事阿特胡德之流是19世纪末美国侵占拉丁美洲罪恶行径的具体象征。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美国扩张主义侵略政策的无比愤慨。芬利·邓恩(Fenley Dunne, 1868—1936)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在《杜利先生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Mr. Dooley in Peace and in War)等作品中,讽刺、讥笑当权者对内实行阶级压迫、对外推行侵略的政策。他把政客们的口号生动形象地解释为:“把白人的负担转嫁给‘黑鬼’”和“把手伸向海外,插进别人的口袋中”。杜利含蓄地说:“你永远成不了爱国者,因为你家没有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当有人说帝国主义血腥镇压义和团会使中国人“文明”起来时,杜利立即反唇相讥道:“能把他们‘文明’掉”。美军在马尼拉打了胜仗,滑稽的杜利于是向人们预言:带兵的杜威将军会变成菲律宾国王——杜威一世,以此影射美国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当中国劳工在加利福尼亚州备受欺凌,当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菲律宾,当八国联军血腥镇压义和团并趁火打劫的时候,马克·吐温仗义执言,发表了《致坐在黑暗中的人》(To the Person Sitting in Darkness)、《致我的传教士批评家》(To My Missionary Critic)等政论,揭露美国的对外掠夺。他说:“阿门特先生(笔者注:美国派驻中国的传教士)以其非凡的财政手段,从贫苦的农民身上榨取了13倍的赔款,使他们及其妻子和无辜的子女不可避免地挨饿并走向死亡,其目的是用这笔血淋淋的赔款‘传播福音’”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会充当侵略帮凶的本质。他揭开了美帝国主义所谓“文明”的面纱,暴露了帝国主义奴役和掠夺中国的丑恶目的,指出所谓“文明”一类的货色是要“坐在黑暗中的人”“用他的血泪和自由去换取的”。他以双关等手法把一句打赌用语加以变化,使之读成“我赢得了光洋,你们输掉了脑袋”原句原意为:“我得正面,赢;你得背面,输。”,以控诉侵略者对义和团的屠杀和对中国的掠夺。早在1900年的一次演讲中,马克·吐温便大义凛然地宣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管,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管,在这点上,我始终都是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其他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我也是义和团”。引自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由此可见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之深。他发表的著名反帝政论文还有:《为芬斯顿将军辩护》(A Defense of General Funston)、《战争祈祷》(The War Prayer)、《利奥波德国王的独白》(King Leopolds Soliloquy)等。对于中国人民所经受的苦难,包括外国侵略所带来的苦难,威尔·罗杰斯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运的民族,因为他们明白,再也不可能有、也绝对不会有比发生过的一切更加不幸的事情了。”引自卓振英《美国幽默作品选》,吉林:长春出版社1990年,第22页。以上所列举的作家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巨大,其反帝立场的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以上几个方面足以说明美国幽默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之大。这里有必要补充一点,那就是,美国幽默还充分发挥了社会矫正剂的作用。一切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思想和行为,诸如势利、投机、傲慢、懒惰、自私等,无一不是它嘲笑的对象。马克·吐温在《败坏哈德莱堡的人》(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里嘲弄了不诚实和虚荣,里奥纳德·斯特恩(Leonard Stern, 1923—)和西德尼·泽林卡(Sidney Zelinka)在情景喜剧《99 000元问答大赛》(The $99,000 Answer)里揶揄了自私和自负,亨利·斯列萨(Henry Slesar, 1927—)在《闪闪发光的指印》(Light Fingers)里鞭笞了技术官员的专横刻薄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美国幽默也是如此,其中有积极、进步的作品,也有落后、粗俗甚至是反动的成分。批评家康拉德·尼克博克(Conrad Knickerbocker)在《致命一蛰的幽默》(Humor with a Mortal Sting)一文中就把“二战”后的幽默分为两类:妥协而对统治者无害的“白色幽默”和犀利尖刻、对现存制度具有批判性的“黑色幽默”。然而,推动社会进步毕竟是美国幽默的主流,历来如此,只不过“世理则词直,世忌则词隐”而已。2. Black Humor: Sources and Distinctions
黑色幽默:源流与特征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