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人文大讲堂)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文化史的追寻——以近世中国为视域(人文大讲堂)
ISBN:978-7-300-13647-9 条码:
作者: 黄兴涛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5.00  折扣价:¥31.50
折扣:0.90 节省了3.5元
字数: 205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36479 每包册数: 12
出版日期: 2011-05-2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关注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近年更以概念史研究独树一帜。本书前半部分为文化史理论探讨,对文化史研究路径进行了深入辨析;后半部分为个案研究,结合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或特色问题做出了精彩解读。作者的思考,对于读者了解文化史的内涵与方法,当不无助益。

作者简介: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院副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新史学”集刊召集人之一,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关系史。著有《文化怪杰辜鸿铭》、《文化史的视野——黄兴涛学术自选集》、《闲话辜鸿铭——一个文化怪人的心灵世界》、《“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合著)、《康乾盛世历史报告》(合著)等。译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画像》、《辜鸿铭文集》等。主编“西方视野的中国形象译丛”、“文化名门世家丛书”、《西学与清代文化》、《社会调查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兴起》、《新史学》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等。

章节目录:

一、文化史何为?一种研究省思
 整体性强调与“以文化解释文化”之策略
 文化史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深度追求
 “文化史事件”及其他
二、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观念的“社会”化把握与“概念史”实践
 知识的反思性考掘与信仰的本真性揭示
 “人文”化的学术追寻与多学科的问题对话
三、“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话语”、“话语分析”的由来与内涵
 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话语”分析的积极面向
 困惑与批评:概念“自明”性问题和“‘想象’本质主义”
四、“概念史”和“一般思想史”短论二题
 (一) “概念史”视野与五四研究
 (二) “选择”的意义:学者潘光旦的思想史地位漫说
五、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
 ——对美国“新清史”的一种回应
 问题意识的由来与满人“中国认同”之确认
 认同与再造:内涵及特征分析
 清末满人的现代民族自觉与“中国认同”之演进
 变与不变的“中国性”:多重认同的统一
六、乾隆朝《口英咭唎国译语》的编撰与“西洋馆”问题
 《口英咭唎国译语》的编撰缘起与时间略考
 编撰者、有关内容及其“广东英语”之特征
 乾隆的语言兴趣、中西交往和“西洋馆”问题辨析
七、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之大成
 ——鼎盛时期圆明园的文化特征及其成因
 小引
 中西园林文化和造园艺术交融的“博览会”
 园林建筑艺术透视:一种集大成的典型
 萃珍无数的特殊“博物院”和“图书馆”
 皇家文娱中心及其园林文化成因略说
八、晚清寿阳祁氏之文化
 从考古到经世:开边疆史地学研究之新风
 祁氏诗歌与晚清“宋诗”旨趣
 发扬“帖学”的艺术:祁氏书法遗产及其他
九、清末民初现代“文明”“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运用
 中西“文明”、“文化”概念的早期接触与对应
 甲午战后现代“文明”概念的流行与维新、革命之关系
 狭义“文化”概念的形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结语
十、大义与私意:罗家伦“上书”赶辜鸿铭“下课”
 ——一件新发现的北京大学档案之解读
 罗家伦“上书”北大校方的正文及其背景
 激于“大义”与“私愤”的双重冲动
 “上书”的正式递交与校方的最初反应
 两个老师之间的“竞争”:胡适因素蠡测
 辜鸿铭在北大的英文教学效果之他证
 晚年罗家伦对辜鸿铭之“论定”
十一、畸变的历史: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
 传统语境下“黄色”一词内涵的基本倾向及近代延展
 “黄色新闻”与“黄色工会”:西方贬义的黄色概念传入中国考
 “黄色”一词淫秽含义的生成、扩散与定型
 何以致此?“黄色”词义双重变异的成因分析



精彩片段:
 一、文化史何为?一种研究省思
谈到“文化史研究”,首先要涉及对“文化史”的理解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史特别是近代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称得上繁荣,但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对于文化史的理论反思,却是始终不足的,即便与国内学界社会史的理论探讨相比,也要远为逊色。80年代之初,周谷城前辈提倡“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建议文化史的研究者们先按照各自的理解去埋头著述,暂不要过多地去进行理论方面的讨论。这一做法在当时也许存在某种必要性,但由此导致的对于文化史学理论的忽略及其认知的局限性,如今已是越来越成为制约文化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了。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