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去英国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逃婚去英国
|
ISBN: | 9787313066329 |
条码: | |
作者: |
黄彦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80
折扣价:¥37.81
折扣:0.95
节省了1.99元
|
字数: |
100千字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8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1-06-01 |
|
内容简介: |
新出国主义系列。本书讲述了一位台湾女孩在临近30岁时,开始对自己的人生、事业和婚姻有了全新的思考与规划,放弃了原有优越的环境,独自一人游学英国的奇妙经历。书中精彩纷呈的爱丁堡艺术季自助游,语言学校的B&B住宿体验,以及紧张搏命般的攻读MBA课程等多样化的游学方式,为读者带来一趟充满无限创意与中西文化碰撞的英伦之旅。
|
作者简介: |
黄彦瑜,曾担任旅游杂志记者四年半,去过二十多个国家,参与多项世界性旅游展览,文章散见于各报纸杂志。 高中最怕英语课,却不小心念了英语系;念新闻研究所偏好质化研究,却选了量化分析做论文:极度路痴,却当上旅游记者;想要在国外生活一年体验自由,却搞了个辛苦的MBA折磨自己;痛恨政治,却当了时事记者;害怕婚姻,却爱上巨蟹座宅男。不断在爱好自由与屈服现实中纠结,在感性与理性中徘徊。写这本书,有感性的文化观察,也有理性的实用指南。
|
章节目录: |
Part 1 我的英伦梦/1 前进英伦 梦想实现的开始/2 告别蜻蜓点水 我要出国住一年/3 一年一个MBA 划算的投资/5 远离舒适圈 一个人的异乡生活/10 外国=美国? 来段非美式体验/11 英伦当跳板 前进欧洲看世界/15 世界被抹平 认识未来的朋友或敌人/16 学好英文 把一切变必须和有趣/18 残酷职场 多个筹码多点竞争力/20 三十而“栗” 抓住青春的尾巴/23 婚前的最后一搏 我要逃婚去/25 Part 2 出国三部曲/29 出走准备 先来趟轻松的自由行/30 四种玩法 搞定全自助、半自助旅行/31 行前定心丸网络订房解决住宿/34 懒人玩法火 车通行证+露天观光巴士/38 重新爱上英国食物 地道英式小吃+悠闲下午茶/45 省钱有一套 免费逛英伦秘诀大公开/49 两人探险 在旅行中学习成长/55 既游又学 行程扎实的游学梦/59 善用国际学生证 购买廉价机票/60 打造量身定做游学 先想自己要什么/62 时髦女学设计、科技男学商业、多样游学各取所需/65 我的如意算盘 利用游学玩艺术季/77 4WIH 就是要去爱丁堡艺术季/79 把握节庆 和全世界一起狂欢吧!/85 住宿家庭 深入当地文化的最佳方式/96 三明治式海外工读 出国念书兼赚钱/101 人生三十才开始 熟女游学不寂寞/101 挑战MBA 体验留学异乡的竞争与合作/112 不需TOEFL 只要IELTs一考再考压力小/113 如何抉择 我可以念MBA吗?/116 不断取舍 一年里取得MBA学位/119 既竞争又合作 课堂上就是另一个职场/122 Let’s exchange tea! 食物,我的乡愁!/124 一波三折 法国签证这么难办!/]27 坐上欧洲之星 英国与欧洲不到三小时/130 Part 3 出国,原来如此/139 重新思考 出走的十个理由/140 好好在国外住 一年酸甜苦辣都是体验/140 一年一个硕士 辛苦不断压缩/144 一个人在异乡 痛苦和感动都最深刻/147 体会非美式经验 英国丰富文化看不完/149 前进欧洲 认识更多元的世界/153 认识外国朋友 培养包容异国文化的能力/157 学英文 就看你够不够主动/160 MBA为自己加分 来场真实世界的脑袋改造/162 三十恐慌 年龄不是绝对的关键/164 逃婚出走 我们结婚啦!/166 后记/168
|
精彩片段: |
三十而“栗”抓住青春的尾巴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社会上有一定的看法。小时候要用功读书,努力考高中、大学、研究生;踏入社会,要努力找工作,一个月赚多少钱决定社会对你的看法;工作一阵子,女生开始面对婚姻问题--没有男友就被逼着相亲,有了男友“何时结婚”成了见面的招呼语;终于结婚了,话题就换成“何时生小孩?”即使生了第一胎,还是要问“何时生第二个?”
是的,这是出自善意的关心,是社会的期待。在多数人的眼中,到了什么年纪,本来就该做什么事。
30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于女人,30更是个奇妙的关卡。青春期的尾巴成了眼角的鱼尾纹,再也不是二字头时谈起年龄的理直气壮,在婚姻与工作的市场里,手上的筹码似乎越来越少。于是,面对结婚、工作上的瓶颈,我决定出走。用一年的时间,为自己换一年的空间。
初抵英伦,是我29岁的生日,等过完30岁生日,我就要回国了。出走英国,是我给自己的30岁礼物。
30岁前,精力旺盛,拥有绝佳的冲刺力,在职场上可以偶有犯错的权利,因为一切都在学习;只身一人,没有家庭的牵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瞻前顾后,若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机会成本相对较少,因为薪水和职位不高,即使放弃也不会那么不甘心。
30岁后,社会给予的眼光不同了。30岁前的生日,不害怕生日蛋糕上蜡烛的数字,是兴奋地与朋友狂欢。30岁后给人的感觉,就只是“超过30岁”了。
其实,每个人出走的原因都不一样,别人的烦恼不一定是自己的烦恼,每个年纪都有自己出走的理由。我希望用这一年的出走英国,为自己30岁前的生活画下一个完美句点,也让30岁以后的岁月,有更宽阔的可能。
婚前的最后一搏我要逃婚去
电视广告里,一个老太太用浓浓的乡音说着“去留学”的心愿。虽然,这只是个信用卡广告,但却道尽女人想要出走的念头,即使已白发苍苍,出走的念头依旧。
当女友说要出国留学,男人心里不知是否恐惧?
听过太多例子,男人一听到女友提出国留学的要求,不知是否意识到女人其实不想结婚,都吓得拔腿就跑,分手了事。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女人只是嚷嚷而已,只不过男人不懂女人究竟在想什么。
由于意识到即将步人家庭,在我嘴里嚷嚷着要出国留学的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不安与犹豫,担心自己的梦想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婚姻对男人与女人,终究是不一样的。除了做自己之外,我们也同时扮演许多角色,婚前是女儿、是女友,一旦结婚,除了是女儿和老婆,却也是媳妇,甚至是妈妈。角色越多重,牵绊也越多,要负的责任也更大。纠结在每个人不同的考虑点中,所有的生涯决定都不再单纯。有人问我,婚前和婚后出国有差别吗?每个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但对我而言,婚后再出国,需要更多的勇气与协调沟通,也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与责任。
东方人总是比西方人有更多束缚,不论家庭还是自我的生涯规划,挂上了“已婚妇女”的称号,很多事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不论男女都有出走的念头。我的一个男性朋友在一家号称股王的科技公司上班,丰厚的股息分红人人称羡,有两个可爱的男孩,老婆甚至辞职在家专心带小孩。不过,庞大的工作压力让他决定留职停薪半年回家休息。那天,我和他老婆聊天,她说老公才刚从日本一个人自助旅行回来。“抛妻弃子”几天独自到日本闯荡探险,男人的心中或许偶尔也会有“出走”的渴望吧!
和朋友聊起婚前出国这件事。她说有个朋友也将步人婚姻,正烦恼这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究竟该用来买房子,还是出国念书拿学位?其实,这个问题反映着人生的价值观。我认为,房子有形而且会折损,但出国念书的经历也许看不见、摸不着,却会增值。用100万圆梦,增加自己的视野,再努力赚下一个100万,或许也是种鱼与熊掌兼得的做法。
花100万出国念一年书,在人生的这一刻也许看来很重要,但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呢?这个问题,确实耐人寻味。
我以为出走不是不回家,而是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出走英国,用空间换取时间,给自己一年去思考。这一年,考验着我,也考验着汤尼。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