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齐鲁文化概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齐鲁文化概论
ISBN:978-7-304-05235-5 条码:
作者: 李树志 张宇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 开本:16开
定价: ¥43.00  折扣价:¥40.85
折扣:0.95 节省了2.15元
字数: 464千字
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1-08-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本根主脉,更以其博大的思想内涵,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杰出的创造、传承者,为人熟知和敬仰。若说中华文化是一棵枝繁叶茂、广布荫泽的参天大树,振叶寻根,其根是齐鲁文化;若说中华文化是一条奔涌不息,蕴蓄力、自净力超凡的文明之河,追源溯流,则其源也是齐鲁文化。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齐鲁文化的滋养和规引,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厚重与雅正;不熟悉齐鲁文化的形态和特点,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及精神实质。
“齐鲁”作为固定词组,在先秦典籍中并不多见。第一个把“齐”、 “鲁”连用,而且突破其本有的地域含义,赋予其文化内涵的是荀况。 《荀子·性恶》中说: “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到秦汉以后, “齐鲁”一词才普遍使用,而且往往兼有地理和文化两层含义。
齐鲁文化的渊源,可以一直上溯到人类远古时期。距今四五十万年前,被称为“沂源猿人”的先民就生活在齐鲁大地上,他们是后来的齐鲁土著居民东夷族的祖先。经当代考古研究发现,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一个传承有序的文明进化谱系:后李文化一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山东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而就其文化属性、特点而言,它们都属于“东夷文化”。应该说,东夷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直接源头。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功臣姜尚于泰山以北的临淄,建立了齐国;封弟弟周公旦于泰山以南的曲阜,建立了鲁国。齐、鲁的分封立国,为山东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契机。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就了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不同内蕴及风格:在经济发展上,齐国采取的是农、工、商并举的策略,而鲁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方针;在政治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强调“尊尊而亲亲”。在西周和春秋长达六七百年的历史里,齐文化和鲁文化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最终,齐文化形成一种兼具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而鲁文化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