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ISBN:978-7-300-14537-2 条码:
作者: 杨光斌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4-1 开本:16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0 节省了3.8元
字数: 421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45372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11-11-24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当代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法治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沿着这两对关系的线索,本版依然本着<<政治的性质——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的逻辑体系而展开。本次修订不但充分吸收最新的学术成果,直面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如国家建构中的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的关系、现代化中的腐败、民粹主义与风险社会等,而且还提出一系列反思性理论问题。本书将有助于读者系统地理解针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分析现实政治的能力,开阔思考中国政治的视野。

作者简介:
杨光斌,河南省桐柏县人,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荣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

主要著作有:《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2003)、《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2004)、《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2005)、《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2006)、《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2011)、《政治学的基础理论与重大问题》(2011)、《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2011)。发表中英文论文50多篇,时政文章多篇。

章节目录:
第一编 政治的性质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第二节 政治学第三节 政治学方法论第二章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 权力与权利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第二编 政治意识第三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第一节 政治文化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第四章 意识形态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政治体系第五章 国家第一节 国家起源与国家的目的第二节 现代国家建设第三节 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第六章 政府第一节 政府体制理论第二节 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第三节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第四节 国家内政府间关系第七章 政党第一节 政党理论第二节 政党制度第八章 政治社会第一节 利益集团第二节 新兴社会组织第三节 新闻媒体第九章 政治人第一节 政治人与公民第二节 政治家第四编 政治行为第十章 政治统治第一节 政治统治理论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第三节 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第十一章 公共治理第一节 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 公共治理的模式第三节 公共治理的实践第十二章 政治参与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作用第五编 政治发展第十三章 政治现代化第一节 政治现代化理论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第三节 现代化的问题第十四章 政治民主第一节 政治民主理论第二节 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第十五章 人权第一节 人权的含义第二节 人权的基本内容后记

精彩片段:
第一篇政治的性质从人类有政治生活开始,就有了关于政治生活的gt;即政治学,只不过政治学在有的文化系统中比较零散,在有的文化系统中相对系统。不管什么样的gt;,大致都有对gt;的追求,对gt;的不同理解导致政治上的歧见甚至兵戎相见。本书所讲的政治与政治学,固然也离不开关于gt;的观念之争,但重点是近代以来思想界关于政治与政治学的理解,尽管任何政治问题都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谱系,尽管当下的政治学在知识论上也离不开古典政治学。这样,gt;的色彩就浓厚一些,政治科学的方法论自然也就是重点了。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什么是政治要给gt;一词作一个统一的界定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政治现象,因而就有了对gt;的描述。在中国古籍中,gt;字样的词散见于《尚书》、《周礼》、《论语》等著作中。gt;一词的流行还应归功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的《政治学》。历史上,人们对于政治的认识相去甚远,观点不胜枚举,只能择其要者进行考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普遍接受gt;思想,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这种说法是一种主观臆测,经不起推理和实证,并且往往是暴君借神权迫害人民的gt;。另外一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孔子说gt;(《鲁论》)。gt;是孔子的政治指导原则,是一种政治手段。除了gt;,还要gt;,即以统治者的道德规范和礼制对人民进行教化。孔子的政治教化说影响极为深远,在这里,政治不仅表现为治国之道,还体现了古代思想家的一种道德价值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在柏拉图那里就是实现gt;,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是要gt;,即 gt;第三种是一般民众和一些政治理论家的看法,认为政治就是争夺权力。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应以夺取权力和保持权力为目的。因此,权力便是国家一切机构与法律的基础。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是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1850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对gt;的解释可以说代表了普通百姓的政治观:政治gt;。虽然这种表述不甚精确,但也触及了政治的核心--权力。显然,这里的权力是指政治家或政治统治机构的权力。当代西方政治学中的权力理论的奠基人哈罗德middot;拉斯韦尔也认为,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研究谁得到什么,如何得到和何时得到。第四种观点认为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