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思想的教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做有思想的教师
|
ISBN: | 978-7-300-14936-3 |
条码: | |
作者: |
尤炜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6.00
折扣价:¥32.40
折扣:0.90
节省了3.6元
|
字数: |
292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49363 |
每包册数: |
18
|
出版日期: |
2012-01-09 |
|
内容简介: |
如果我们对教育、教师职业和我们自己的思考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教育经历上,而不曾仰望过更加辽远的教育天空,不曾站在更加超拔的思想高峰,不曾深入到更加幽微的文化机理,那这样的思考也许永远都难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教师。仰望可以凝神,居高可以察远,而洞幽可以烛微。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而思想的深化则需要借助于阅读,借助于与其他思想的碰撞。这本汇集了众多经典文章和名家佳作的书,恰恰能提供给您一块砥砺思想的“磨刀石”。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真正的知识与知识分子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教育的七个黑洞 知识的特性与求知的原则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知识分子的责任 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 第二章 为民主、自由和公平而呐喊 民主和教育 自由短论 什么是自由教育 正义即公平 如何看待教育公平 第三章 守望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的含意 什么是人文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和教育 科学教育的人文观照 第四章 别具只眼看教育 论教育 本真教育的回归 教育是否有害 教育和自我教育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合理的教育该做些什么 良好的教育应该有怎样的目的 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再认识 第五章 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 学校应如何影响学生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在春晖中学的讲演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第六章 体悟为师之道 作为职业的教师工作 我为什么要教书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如果我当老师
|
精彩片段: |
第一章 真正的知识与知识分子
导语
教师的工作总是与知识相关,而教师也无疑应该是知识分子,因此,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探寻求知的原则,并深刻认识知识分子的真正属性与当下处境,是教师不应忽视的重大问题。我们常常能注意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人格与师德,其实有着更为深刻的思想背景。教师如果缺乏对这些思想背景的深入认识,就难以对植根于它们当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就容易盲从、人云亦云,而一名缺乏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教师,很难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在本章中,编者愿与老师们一起,去探究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赫尔伯特•斯宾塞(1820~1903)
作者小传
在西方世界众多著名的“斯宾塞”中,赫尔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一位。这位伟大学者被许多科学家誉为“第二个牛顿”,他1852年发表的《进化的假说》也使其被视为达尔文的先驱。
斯宾塞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幼时体弱,所以一直由父亲在家施教,未受正规学校教育。17岁开始,斯宾塞便担任了铁路工程师。1848年,他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的编辑,薪酬优厚,广交名流,与赫胥黎等成为终身好友。1853年,斯宾塞继承了自己教父的大笔遗产,辞职而专心著述。斯宾塞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物学等领域均有着杰出的贡献,一生中获得过11个国家32个学术团体和著名大学的荣衔,他也被人们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
在教育方面,斯宾塞一方面十分重视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一方面又强调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其教育理念成为近百年来美国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被杜威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本文是斯宾塞《教育论》一书的开卷文章,就教育的多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在教育史上首先提出了课程设计的问题。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斯宾塞的一些提法可能并不适合当下的教育,但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是什么
我们认为最关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没有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人们总认为只要提出某门科目给了他们某些益处能够了,而完全忘了那些益处是否充分,还应该加以判断。人们注意到的科目或许没有一门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任何人记熟了英格兰所有各城镇中间的距离,也或许在一生中安排某一次旅行时发现那一千条材料中有一两条有一点点用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承认需要花的劳动和能得到的利益之间是不成比例的。没有人会允许别人建议费一个男孩几年时间去取得这些知识,而使他可能得到的、价值更大的知识受到牺牲。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在花许多年月去学习趋时尚凭爱好的科目以前,去十分审慎地衡量一下结果的价值,再比较一下这些年月如果用在其他方面会有些什么不同结果,有些什么价值,肯定地是件聪明的事。
所以这是一切教育问题中的重要问题,现在该是我们多少按步聚加以讨论的时候了。虽然最后才能考虑到,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在不同科目都引起我们注意的时候加以判断。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课程之前,我们必需确定最需要知识些什么东西;或是用培根那句不幸现在已经过时的话说,我们必需弄清楚各项知识的比较价值。
为了这个目的,首先要有一个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幸而价值的真正尺度,照一般的说法,是不可能有争论的。每个人在提出任何一种知识的价值时,总是指出它对生活某些部分的关系。在答复“那有什么用?”这问题时,数学家、语言学家、博物学家或哲学家都是说明他那门学问怎样对行为有好影响,怎样能避凶得吉,获得幸福。语文教员指出写作事业的成功(即是对谋生、对美满的生活)有多大帮助,他就算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而一个收集古董的人(例如钱币学家)没能说清楚这些事实对人类幸福究竟有什么看得出的影响,他就只好承认那是无甚价值。所有的人都是直接或间接用这个来作最后检验的。
怎样生活?这是我们的主要问题。不只是单纯从物质意义上,而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怎样生活。概括一切特殊问题的普遍问题,是在各方面、各种情况下正确地指导行为使合乎准则。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我们的事务,怎样带好儿女,怎样作一个公民,怎样利用自然界所供给的资源增进人类幸福,总之,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
……我们非但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就赶教育上的时髦,那些比任何其他时髦并无较好根据的东西;同那些多少关心子女心智培养的、教育才智的人们所表现的粗枝大叶的、单凭经验的评判方式比起来,我们的评判方式还必须提高一步。只是去揣度这种那种知识在将来生活中会有用,或是这种知识比那种知识更有实际价值一定还不够;我们必须找到某些办法来估计它们各自的价值,使我们尽可能明确地知道哪些最值得注意。
完满生活的五个方面
我们的第一步显然应当是按照重要的程度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地排列成为: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用不着多少思索就能看出这个次序是多少符合它们的真实主从关系的。经常保证我们个人安全的行动和预防措施显然必须列在首位。如果有人像婴儿一样,完全不懂四周的事物和运动,也不知道在它们当中怎样办;尽管在其他方面有多大的学问。一走上街肯定会丧命。既然在所有其他方面一无所知不致像在这方面一无所知马上会影响生命,那就必须承认直接关系自我促使的知识是头等重要的。
没有人会怀疑次于直接的自我保全,就是取得生活手段的间接的自我保全。一个人的生产的职责必须行于做父母的职责加以考虑,因为一般说来,做父母的职责只有在完成了生产的职责以后才有可能。养活自己的能力既然必须在养活子女的能力之先具备,所以养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比起家庭幸福所需要的知识来,要为迫切,而在价值上仅次于直接保全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
(选自《斯宾塞教育论著选》,编者有所删节)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