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管理学基础(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系列)
|
ISBN: | 978-7-300-15550-0 |
条码: | |
作者: |
张建华 冯瑞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8.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0
节省了3.8元
|
字数: |
358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34页
|
发行编号: | 155500 |
每包册数: |
9
|
出版日期: |
2012-04-25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为研究内容,从入市以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我国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探索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探求管理的先进方法和先进手段,系统归纳管理学界比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选择介绍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形成管理学的总体构架和学科体系。 本书以现代企业面临的全新的市场环境为切入点,对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书的体系结构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概述,包括管理的特征、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任务、管理的内容、现代管理的变革等。第二部分: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第三部分:管理实务,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流通管理。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国内与国际相衔接,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注重实践,强调适用,辅以案例,便于研习,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章都设有案例研讨、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等,便于读者抓住重点,领会要点,排除疑点,解决难点。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在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用书,还可作为工商企业领导及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参阅读本。
|
作者简介: |
张建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贸易经济。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商业厅系统优秀教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4项,担任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主持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2个,主持江苏省精品课程2门,主持十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编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 冯 瑞,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江苏省商业协会、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参与江苏省精品课程建设,曾获江苏省教育厅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章节目录: |
管理学基础(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系列) 作 者:张建华 冯瑞 著 出版时间:2012-04-25 字 数:358 千字 书 号:155500 ISBN:978-7-300-15550-0 页 数:134 包 装:平装 印 次:1-1 开 本:16 印刷时间:2012-04-25 所属分类: 华东分社>> 主页书目>> 新书推荐 定价:¥38.00 查看评论摘要 内容简介 本书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为研究内容,从入市以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我国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探索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规律,探求管理的先进方法和先进手段,系统归纳管理学界比较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选择介绍国内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形成管理学的总体构架和学科体系。 本书以现代企业面临的全新的市场环境为切入点,对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书的体系结构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管理概述,包括管理的特征、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任务、管理的内容、现代管理的变革等。第二部分: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第三部分:管理实务,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流通管理。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国内与国际相衔接,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注重实践,强调适用,辅以案例,便于研习,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章都设有案例研讨、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等,便于读者抓住重点,领会要点,排除疑点,解决难点。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在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用书,还可作为工商企业领导及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参阅读本。 作者简介 张建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贸易经济。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商业厅系统优秀教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4项,担任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主持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2个,主持江苏省精品课程2门,主持十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编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 冯 瑞,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江苏省商业协会、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参与江苏省精品课程建设,曾获江苏省教育厅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重要性、特征和性质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 第三节 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第四节 现代管理的变革 第二章 管理理论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三章 管理原理 第一节 管理原理概述 第二节 人本原理 第三节 责任原理 第四节 效益原理 第五节 权变原理 第四章 管理方法 第一节 管理方法概述 第二节 基本管理方法 第三节 其他管理方法 第五章 战略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 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 企业通用战略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人员招聘与人员使用 第七章 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组织 第二节 物资管理 第三节 设备管理 第八章 流通管理 第一节 商流与商流管理 第二节 物流与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IBM因其出色而新颖的产品、富于想象力的销售策略和对客户的优质服务,而在其经营领域位于前列,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利润率高,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该公司已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因为他们可从中得到的股息增长率高。然而,公司总裁发现,一向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现已不能适应该公司的需要。 多年来,公司是按照职能分工组织起来的,由几位副总裁分管财务、销售、生产、人事、采购、工程以及研发。随着公司的发展,其产品系列已从商用计算机扩展到电动打字机、照相复印机、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机床用计算机控制设备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裁逐渐意识到:公司的组织结构使总裁办公室以下的人员机构无法对公司的利润负责,无法适应目前与多国建立的业务的广泛性,并且似乎加固了销售、生产和工程各职能部门之间有效协调的壁垒。此外,有许多决定似乎除了总裁办公室以外,其他任何低于这一级的机构都不能作出。 因此,总裁决定将公司分立为15个在美国和海外各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各分公司对利润全权负责。然而。公司重组后,总裁感到对分公司不能进行充分的控制了。分公司在采购和人事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各分公司经理无视总公司的方针和策略,各自经营自己的业务,这将使得分公司逐渐瓦解成一些独立的部门。 总裁知道其他公司因分公司经理行使职权不当而遭受重大损失并陷入困境的悲剧,终于认识到,在分权问题上,他已经走得太远了。于是,他收回了分公司经理的某些职权,并要求他们在下述重要事项的决策上征得公司最高管理部门的批准:(1)超过1万美元的资本支出;(2)新产品的推行;(3)制定销售价格的策略及政策;(4)扩大工厂;(5)人事政策的变动。 当分公司经理得知他们的某些自主权被收回时,他们的不愉快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公开抱怨公司的方针摇摆不定,一会儿分权,一会儿集权。总裁对自己处于这种情况感到忧虑。 资料来源:张建华、杨频:《现代企业管理》,52~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重要性、特征和性质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合理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上述管理的概念实质上包括了下述几层含义: 1.谁来管,即管理的主体是什么 企业是由管理者来管理的。管理的主体是企业领导和全体职工。包括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全体职工在内,凡是参与管理的人,都是管理者。一方面,企业的总体发展,各方面活动的总体控制是由企业的厂长、经理以及以他们为中心组成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自然就是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中所说的管理者通常是这层意义上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在现代管理条件下,不仅领导者要行使管理职能,职工也要从事一定的管理活动,因为只有广大职工都参与管理,管理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全体职工的参与,没有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就根本谈不上管理。 2.管什么,即管理的客体是什么 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此,企业的主要活动是内部的生产活动和涉及外部的经营活动。管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就是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涵盖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管理的过程就是有效地获得并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 3.怎么管,即管理的职能是什么 人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实际上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职能进行的。只有熟练地运用各项管理职能,才能顺利地完成管理的任务。 4.为何管,即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为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协调,使企业的投入、转换和产出形成良性循环,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