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技术(第三版)(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抽样技术(第三版)(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ISBN: | 978-7-300-15332-2 |
条码: | |
作者: |
金勇进 杜子芳 蒋妍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3-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9.00
折扣价:¥35.10
折扣:0.90
节省了3.9元
|
字数: |
458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53322 |
每包册数: |
10
|
出版日期: |
2012-06-18 |
|
内容简介: |
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订,首先,降低了整体难度,打破了上一版数学推理证明较多的局面,删除过多公式、计算,增加例题,通过实例讲解理论方法;其次,合并了部分章节,调整了一些章节的侧重点;再次,增加了软件的应用。另外,三位作者统一了写作风格,并给出数据库可供学生练习。
|
作者简介: |
金勇进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市场调查与分析研究会会长,国际调查统计学家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抽样调查技术与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抽样中的误差分析、市场调查。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译著20多部。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交流等科研课题30多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0多项。 杜子芳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现场统计学会抽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意、市场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统计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宏观概算。主要著作《市场调查》、《抽样技术》、《抽样技术及其应用》、《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等;在统计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横向课题数十项。 蒋妍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数理统计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高校市场调查与分析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计量经济。主要著作《抽样技术》、《市场调查方法与技术》等;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
|
章节目录: |
第1章绪论 11调查与抽样调查 12基本概念 13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4抽样调查步骤 第2章简单随机抽样 21概述 22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23比率估计量及其性质 24回归估计量及其性质 25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 第3章分层随机抽样 31概述 32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33比率估计量及其性质 34回归估计量及其性质 35各层样本量的分配 36总样本量的确定 37分层抽样的其他方面 第4章等概率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41概述 42等概率整群抽样 43等概率两阶段抽样 44等概率两阶段抽样设计 第5章不等概抽样 51不等概抽样 52放回不等概抽样 53多阶段有放回不等概抽样 54不放回不等概抽样 第6章系统抽样 61定义与实施方法 62等概率情形:估计量及其性质 63不等概率系统抽样 第7章其他抽样方法 71二重抽样 72捕获再捕获抽样 73电话调查抽样 第8章调查中的复杂样本 81调查中的辅助信息 82设计效应 83样本的权数 84复杂样本的数据分析 第9章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 91基本方法概述 92直接推导法 93随机组方法 94刀切法 第10章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 101概述 102抽样框误差 103无回答误差 104计量误差 105离群值的检测和处理 第11章设计与方法 —— 美国CPS案例 111概述 112CPS的抽样设计 113CPS的目标量估计 114CPS的方差估计 115非抽样误差及控制 附录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前言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与掌握有关抽样调查的知识和技能也非常重要。抽样调查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它是政府部门、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了解情况和收集信息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抽样调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抽样调查是收集统计信息的最主要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抽样技术理论都是在有限总体假定下,基于抽样随机性的统计推断。抽样设计的核心内容为抽样方法和估计量的选择,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不等概抽样、多阶段抽样、比率估计、回归估计等。本书除了系统介绍传统抽样方法,还介绍了复杂样本的设计、方差估计和数据分析,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等。 本书是在调研了读者意见之后,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在内容上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 (1)对第2,3,6章在内容进行了删减,目的是压缩篇幅,使讨论的问题更集中、更有针对性; (2)对第9章的内容进行压缩,并降低了难度,在介绍复杂样本方差估计的基本思想基础上,重点剖析其中一两种方法的原理,侧重方法的应用; (3)增加抽样方法在SPSS软件中的使用案例,以突出抽样方法的应用性和 可操作性; (4)增加习题答案详解,方便读者使用; (5)对全书的公式进行了仔细核查,改正上一版中存在的错误。 总之,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强调抽样技术的实际应用。抽样技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我们仍把它视 为一门应用性课程,在论述中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如不同方法的应用场合、应用条件及不同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为了与全书的基调和风格一致,本书没有拘泥于理论推导,略去这些推导并不妨碍对书中核心内容的理解。本书中的部分例题和习题以我们所从事过的实际调查项目为背景。 (2)书中第8~10章的内容在其他教材中并不多见,却非常实用。现实中 的抽样设计往往是多种抽样方法的结合,第8章和第9章侧重介绍复杂样本的设计、方差估计和数据分析。第9章虽然内容有些复杂,但符合现代抽样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提供了方便。事实上,许多方差估计软件中的算法就是取自其中的。第10章介绍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大量抽样调查的实践表明,非抽样误差正在成为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该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方法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 (3)加强案例分析。本书选取美国人口状况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作为案例,用一整章的篇幅予以介绍和剖析。之所以选择CPS,是因为它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大型居民入户抽样调查项目之一,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集世界调查统计学家之精华,其设计科学、巧妙,是抽样调查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从CPS的设计与方法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本书可以作为统计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方面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非统计专业学生和各类人员学习抽样技术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书涉及内容较多,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取舍。 本书由金勇进教授、杜子芳教授和蒋妍副教授共同编写。金勇进编写第1,8,9,10,11章,并负责全书修订大纲的设计、书稿的组织和最后的统稿;杜子芳编写第2,3,6章;蒋妍编写第4,5,7章。本书中的部分习题选自所列的参考文献,恕不一一列举。大多数例题来自编著者所做项目的实际案例,或借鉴其他参考书中的例题进行设计,个别典型的例题数据取自其他书籍,在引用处均有注明。在此特向有关作者和出版社表示谢意。 为了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我们将本书的PPT、部分附录和部分习题答案放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工商管理分社的网站(http://wwwrdjgcomcn)上,读者可以通过访问网站获得。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书中仍会有一些缺憾。对于书中的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