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精准预测900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2013年考研政治精准预测900题
|
ISBN: | 978-7-300-15608-8 |
条码: | |
作者: |
蔡桂娟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2.00
折扣价:¥19.80
折扣:0.90
节省了2.2元
|
字数: |
272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56088 |
每包册数: |
18
|
出版日期: |
2012-07-12 |
|
内容简介: |
1、按照每部分,即马原、毛特、史纲、思修、世经,分为五个部分,而不是混在一起。2、列出考点,根据考点顺序来设置模拟题。3、每个考点下边的模拟题是根据知识的顺序来设置,而不是先单选,再多选,再分析。也就是三种题型交织在一起,完全根据知识点的重点程度和可设置的题型来出模拟题。4、涵盖大纲规定的所有考点,但在设置模拟题的时候,则是粗略得当,即重点的考点多设置,非重点的少设置。
|
作者简介: |
蔡桂娟:人民大学考研名师
|
章节目录: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考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4:物质含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空 考点5:实践的观点 考点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考点7: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考点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考点9:事物的普遍联系 考点10: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考点12:事物的质变和量变 考点13: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考点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考点15: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考点16: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考点17:真理与价值 考点1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考点19: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20: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考点2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考点22: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商品经济理论 考点23:资本主义的本质 考点24: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25:社会主义社会 考点26:共产主义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点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点4: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点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点6: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考点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考点10: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考点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点14: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考点15: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考点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考点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点1: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考点2: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点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考点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考点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考点6:抗日战争 考点7:为新中国而奋斗 考点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点9: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点10: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点1:理想信念教育 考点2:爱国主义教育 考点3: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考点4: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考点5: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考点6:职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要求 考点7: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考点8: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考点9: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考点10: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考点11: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
精彩片段: |
1多选: 胡锦涛指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个中心问题。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体系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 T2多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 B.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理论 C.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D.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的理论 T3多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此可见,马克思一生有两大重要发现,这两大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T1: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后人对其继承和发展所创立的理论。因此,D是错误的。 T2:AC 解析: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合理部分以及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部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因此,AC要选。B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D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T3:CD 解析:此题可以说是一道记忆性题目,如果记住了即可选出CD;如果未记住,或者不知道此知识点,可以通过读题干来选。题干中提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说明其创立了唯物史观;还提到“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说明其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T1单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阶级性 D.实践性 T2单选: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又包括列宁对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还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有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那就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与时俱进 D.实现共产主义 T3多选: 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那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和根本特征决定的 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对前人理论的继承性决定的 T1:A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有科学性和革命性、阶级性和实践性,其中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科学性。 T2:C 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或者通过题干的论述,可以直接推导出答案为C。 T3: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就公然申明过它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吸取了前人的科学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条件之一,而且前人的理论不一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这一点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因此,D表述错误。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