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践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化工实践
|
ISBN: | 978-7-5628-3382-6 |
条码: | |
作者: |
徐瑞云陈桂娥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459千字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2-12-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化工生产及企业概况、化工实习安全教育、企业实习(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仿真实习、化学工艺测绘、查定与优化、化工仿真工厂实习、化工过程开发以及毕业实践环节等。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轻化工程、食品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教材,也可供有关部门从事化工、轻工、制药、环保等生产、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化工生产及企业概况
1.1化工生产过程及特点
1.2化工企业类别
1.3企业组织概况
1.4校外实习企业简介
1.4.1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4.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3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思考题
第2章化工实习安全教育
2.1化工生产事故的特点
2.1.1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多且后果严重
2.1.2正常生产时事故发生多
2.1.3材质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蚀严重
2.1.4事故的集中和多发
2.2化工防火防爆技术
2.2.1燃烧与爆炸
2.2.2防火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
2.2.3消防设施及器材
2.2.4火灾扑救一般原则及几种常见初起火灾扑救方法
2.3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技术
2.3.1毒物及中毒
2.3.2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评价
2.3.3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和危害
2.3.4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
2.4灼伤、触电和机械伤害防护技术
2.4.1化学灼伤的预防与急救
2.4.2触电伤害防护技术
2.4.3机械伤害防护技术
2.5化工生产实习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3章企业实习
3.1概述
3.2企业实习分类及内容
3.3企业实习要求
3.4认识实习
3.4.1认识实习目的
3.4.2认识实习方式、内容及安排
3.4.3认识实习的基本要求
3.4.4认识实习总结
3.4.5考核内容
3.4.6表面精饰专业方向认识实习
3.5生产实习
3.5.1生产实习的目的
3.5.2生产实习方式、内容及安排
思考题
第4章化工单元操作
4.1化工单元操作基础设备的认识
4.1.1化工生产常用管
4.1.2化工生产常用管件
4.1.3化工生产常用控制阀门
4.1.4化工生产常用流体输送设备
4.1.5化工生产常用的换热设备
4.1.6化工生产常用的分离设备
4.2化工单元操作指导
4.2.1流体输送单元操作
4.2.2恒压过滤单元操作
4.2.3传热单元操作
4.2.4精馏单元操作
4.2.5吸收—解吸单元操作
4.2.6萃取单元操作
4.2.7干燥单元操作
4.2.8旋风分离单元操作
思考题
第5章化工仿真实习
5.1离心泵单元仿真
5.1.1工作原理
5.1.2离心泵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1.3离心泵单元操作规程
5.2换热器单元仿真
5.2.1工作原理
5.2.2换热器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2.3换热器单元操作规程
5.3液位控制单元仿真
5.3.1工作原理
5.3.2液位控制工艺流程说明
5.3.3液位控制单元操作规程
5.4精馏塔单元仿真
5.4.1工作原理
5.4.2精馏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4.3精馏单元操作规程
5.5吸收解吸单元仿真
5.5.1工作原理
5.5.2吸收解吸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5.3吸收解吸单元操作规程
5.6固定床反应器单元仿真
5.6.1工作原理
5.6.2固定床反应器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6.3固定床反应器单元操作规程
5.7流化床反应器单元
5.7.1工作原理
5.7.2流化床反应器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7.3流化床反应器单元操作规程
5.8间歇釜反应器单元仿真
5.8.1工作原理
5.8.2间歇釜反应器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8.3间歇釜反应器单元操作规程
5.9多效蒸发单元仿真
5.9.1工作原理
5.9.2多效蒸发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9.3多效蒸发单元操作规程
5.10罐区单元仿真
5.10.1工作原理
5.10.2罐区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10.3罐区单元操作规程
5.11压缩机单元仿真
5.11.1工作原理
5.11.2压缩机单元工艺流程说明
5.11.3压缩机单元操作规程
思考题
第6章化学工艺测绘
6.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测绘
6.1.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作用及内容
6.1.2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示方法
6.1.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标注
6.1.4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作图步骤
6.2化工设备布置图的测绘过程及绘图方法
6.2.1概述
6.2.2厂房建筑图简介
6.2.3设备布置图的视图
6.2.4设备布置图的标注
6.2.5管口方位图
6.3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6.3.1管道布置图的内容
6.3.2管道布置图的视图
6.3.3管道布置图的标注
思考题
第7章化学工艺查定与优化
7.1化学工艺查定的作用
7.2化学工艺查定的过程及方法
7.2.1查定的步骤
7.2.2查定对象的选择
7.2.3查定方案的确定
7.2.4查定的实施方法和要求
7.3化学工艺优化的一般原则
7.4化学工艺查定与优化实例
7.4.1蒸发查定应取的数据和准备工作
7.4.2糖液的采样及查定方法
7.4.3蒸发查定的有关计算
思考题
第8章化工仿真工厂实习
8.1概述
8.2化工仿真工厂实习要求
8.2.1常减压炼油装置3D仿真系统实习的要求
8.2.2甲醇合成与精制(半实物)实训装置实习基本要求
8.2.3零排放热态循环乙酸乙酯生产(实物)实习基本要求
8.3化工仿真工厂实习内容
8.4常减压炼油装置3D仿真操作实习
8.4.1常减压炼油装置生产工艺
8.4.2常减压炼油装置操作规程
8.4.3常减压装置模型简介
8.4.4考核
8.5甲醇合成与精制(半实物)仿真工厂实习
8.5.1甲醇合成与精制工艺
8.5.2甲醇合成与精制流程图
8.5.3主要操作内容
8.5.4考核
8.5.5半实物仿真实训特点
8.6零排放热态循环乙酸乙酯生产车间实习
8.6.1零排放热态循环乙酸乙酯生产工艺
8.6.2零排放热态循环乙酸乙酯工艺流程图
8.6.3乙酸乙酯酯化水解正常操作
8.6.4考核内容
8.6.5本装置实训特点
思考题
第9章化工过程开发
9.1概述
9.1.1化工过程开发的目的
9.1.2化工过程开发的步骤
9.2选题与立项
9.2.1选题的基本原则
9.2.2立项报告
9.3化工过程放大
9.3.1逐级经验放大
9.3.2相似模拟放大
9.3.3数字模拟放大
9.4化工过程开发示例
9.4.1基础开发研究示例
9.4.2化工工程设计举例
思考题
第10章毕业实践环节
10.1毕业实习
10.1.1毕业实习的目的
10.1.2毕业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10.1.3毕业实习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10.1.4毕业实习报告
10.1.5毕业实习的考核
10.1.6以表面精饰专业方向为例
10.2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
10.3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0.3.1毕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0.3.2毕业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10.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领导
10.4.1学院级的组织领导
10.4.2系(教研室)级的组织领导
10.5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0.6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0.6.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0.6.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指导
10.7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期中检查
10.7.1期中检查的时间安排与调查形式
10.7.2检查结果统计、分析
10.7.3检查结果反馈
10.7.4组织工作
10.8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
10.9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
10.10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10.11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与评估
10.11.1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
10.11.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
10.1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系统
10.12.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系统操作界面
10.12.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系统操作指南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化工实践绪论绪 论我国是世界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何培养既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又具备现代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工科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近些年来,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严重,直接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低、创新能力差、工程素质弱等弊端凸显。主要原因是我国工科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个人学术能力轻团队协作精神及重既有科技轻创新进取的问题,即缺乏学生现代工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正面临巨大的挑战。21世纪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但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在工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如何提高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能力, 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教学课题。事实证明,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及国际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和新的趋势。企业学习与实习是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是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建设的必然趋势。 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产品开发、技术消化、生产管理及质量监控为主线,重视知识、能力与工程实践的融合,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采用“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校企合作培养不断线”的特色培养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化工行业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水平一线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