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杨德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杨德昌
ISBN:9787309094503 条码:
作者: [美]约翰·安德森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8.00  折扣价:¥36.10
折扣:0.95 节省了1.9元
字数: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简介:约翰·安德森所著《杨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本书融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然而论述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晓畅,既为谙熟杨德昌电影作品的观众开启了新视野,也向一般观众引见了这位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的非凡魅力。


作者简介:
 约翰·R·安德森,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R·安德森(John R. Anderson)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心理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梅隆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科学院心理学部(Psychology Section) 2001-2004届主席,认知科学学会1988届主席,曾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职业奖(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Distinguished Scientific Career Award,1994)、鲁姆哈特奖(2004)、实验心理学杰出成就奖(2005)、荷兰皇家科学院首届海涅肯(Heineken)认知科学奖(2006)、和富兰克林计算机与认知科学奖(2011)等重大奖项。 2004年,著名心理学史家Noel Sheehy将约翰·安德森与冯特、弗洛伊德、巴普洛夫以及赫伯特·西蒙并列,评定他为人类历史上“50位最伟大的心理学思想家”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本书从1980年第1版出版以来,一直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教材之一。

章节目录:
诗歌与电影
《指望》
《海滩的一天》
《青梅竹马》
《恐怖分子》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独立时代》
《麻将》
《一一》
附:杨德昌访谈录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1947年的屠杀和其后几十年国民党对台湾的威权统治,造成了本地人和外省人的敌对,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是对这种不可避免的敌视氛围的描述。杨德昌在电影里所描绘的那个危机四伏的场景,正是当年他成长的环境:在孩子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听到带他们来此居住的大人们对这个唯一家园的侮辱性言语。因此,孩子们一面对大人的话置若罔闻,一面沉迷醉心于外来的西方文化——以及倾心于那把战败离开的日本人留下的武士刀——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假如说杨德昌的《青梅竹马》改变了当年台湾影坛的面貌,那一定是当年的面貌急需改变。在新电影来临之前,和台湾大多数行业一样,台湾影业似乎是一个古怪的(或腐败的)行业。假如把杨德昌1996年的喜剧片《麻将》看作是描绘当年乱象的一幅图画,倒也不算离谱。但在台湾新浪潮电影人看来,腐败正好是一针催化剂,促使杨德昌和他的同行们创作出了他们的第一批作品。
  当时的中国影坛分为三大块,即香港影坛、台湾影坛和大陆影坛,它们皆源自19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影坛。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这三大影圈就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征。
  香港电影通常选择台湾作为外景地(因为壮丽的风景),在当时蒸蒸日上。邵氏电影公司的导演们为中国武侠故事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大量推出武侠故事片。凭借古装片和其他类型片,邵氏电影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们制作的电影在整个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放映。
  嘉禾影业公司,以及它旗下的大明星李小龙,也正在崛起。在20世纪50、60和70年代,香港和台湾两地电影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很普遍的,但他们与大陆的电影同行却是隔绝的。
  在中国大陆,电影业于1953年实行了国有化,并迅速成为高度统一并受到严格控制的产业,省市各级电影制片厂都归属中央电影局领导。由于形式和内容受到严格的控制,电影的表现范围只能被限制在统一规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模式内。显然这是一种政治规范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法,而不是社会描述性的社会主义创作方法。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