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国家的权威(工具书及其它) - 工具书及其它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国家的权威(工具书及其它) 工具书及其它
ISBN:978-7-5620-4646-2 条码:
作者: [英]格林 著 毛兴贵 译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9.00  折扣价:¥26.10
折扣:0.90 节省了2.9元
字数: 245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327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的权威为主题,主要解释并评价国家向其公民主张的权威,被誉为20世纪英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哲学著作之一。作者考察了国家与政治权威的本质,并先后批判了惯例主义、契约论、同意理论以及社群主义对国家的证成,鉴于国家权威与政治义务的密切关系,作者还探讨了政治义务的可能性以及服从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了一种关于国家权威与一般性政治义务的怀疑主义立场,并将自己的立场与无政府主义相区分。围绕着这些核心问题与基本立场,作者恣意挥洒、旁征博引,对诸多重要的政治哲学、法哲学问题以及众多思想家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审视。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
1政治权威问题
2对系统的支持
3秩序与稳定性

第二章 权威的本质
1优先性
2良心与承诺
3建议与权威
4自主性的价值
5独立于内容的承诺
51 制度
52 实践理论
53 普遍性
6一些反驳
7有效性
71 无所谓(indifference)
72 间接证成
8合法权威与权力

第三章 国家的自我形象
1国家怀疑论
2功能主义
3强制与权威
4法律的地位
5至上地位与垄断
6范围
7大小
8分享国家的自我形象

第四章 权威与惯例
1惯例的概念
2惯例、契约与同意
3协调问题与规范
4共同利益
5全体一致与权威
6权威与惯例的创造
7权威的必要性
8权威的充分性
9法律的规范性

第五章 社会契约
1什么是契约论
2公共产品与囚徒困境
3囚徒困境的困境
4由权威来提供公共产品
5无政府状态下公共产品的提供
51 益品的完全共享性
52 同情
53 副产品与企业家
54 学会合作
6权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7强制的必要性
8解释社会秩序

第六章 被统治者的同意
1同意与共识
2以同意为基础的理论
3同意的表达方式
4有效性
41 艰难的选择
42 不确定性
43 确信问题(the assurance problem)
44 拐弯抹角
5对同意的证成
6同意的价值

第七章 承诺与共同体
1个人主义的种类
2成员身份概念
3没有阿基米德点
4原子主义与社会性论题
5得到同意的共同体(Consensual Communities)
6共享的益品与政治生活
7社会角色与身份
8由诸多共同体构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 政治义务的可能性
1政治义务问题
2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
3为什么没有服从义务
4义务与权威
5否认普遍性
51 社会秩序
52 再论确信问题
53 不法分子与强制
54 公民联合

第九章 服从与文明
1没有影响?
2服从是一种美德吗?
3文明的美德(The Virtue of Civility)

索 引
译者后记

精彩片段:
前 言

本书承担着一个略显老套的任务,即要解释并评价国家向其公民主张的权威。有人曾经指出:“权威问题具有一个坏名声,一个哲学家要讨论这个问题的话,就必然会引起怀疑和敌意。” 如果我预先就指出,这本书出自权威的怀疑者而非权威的狂热支持者,那么我或许可以避免某些怀疑,不过毫无疑问,我只有通过吸引他人来做到这一点。本书断言,现代国家主张了一种总体上无法得到证成的权威。但同时,本书又不是一名哲学无政府主义者的作品。我主张,政治权威有时候是合法的,不过这种观点离经典政治义务理论所暗示的那些观点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在这一点上我是对的,那么大多数现代法律理论与政治理论就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观点之上。没有必要解释政治建制如何才能为一般性的服从义务提供根据。就像其他各种业已失败的超验性论证一样,这些论证也在为一个完全错误的前提寻找可能性条件,因为并不存在这种义务。
本书原本是我向牛津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我要感谢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他最先向我介绍这些问题,通过言传身教让我认识到政治理论对我的重要意义,然后又在我的研究的准备阶段给我以指导。后来,我的导师换成了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他给我的持续鼓励和批评是无价的。我从我们的多次讨论和他本人的著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或许我本来应该学到更多的。我还要感谢英国国家奖学金委员会(Commonwealth Scholarship Commission)、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委员会(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和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在我求学于纳菲尔德学院期间给我的支持。
此外,还有很多人曾给予我帮助,他们有的给我提出建议,而更多的则是提出批评。其中,我要特别感谢约翰·菲尼斯(John Finnis)、viii斯蒂文·卢克斯(Steven Lukes)、尼尔·麦考密克(Neil MacCormick)、大卫·米勒(David Miller)、帕特里克·诺维尔-史密斯(Patrick Nowell Smith)以及杰里米·沃尔德伦(Jeremy Waldron)。他们纠正了我的许多错误,不过如果本书还有什么错误的话,责任自然在我。我在牛津大学林肯学院以及后来在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学生们也为这些论证的较早版本付出了努力,并帮助改进了我的论证。我还要感谢莫淑妍(ShuYan Mok)在准备本书定稿时给予的帮助。我亏欠丹尼斯·里尤姆(Denise Réaume)太多了,无法在这里加以表达:她经常抽出自己的研究时间来和我讨论,鼓励我,批评我,并且在其他很多方面改善了我的作品和我的世界。
以前曾经发表过的一些论文有些部分在这里重印了,不过我往往都作了一定的修改。这些论文是:“Law Coordination,and the Common Good”,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3 (1983),pp299~324;“Support for the System”,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5 (1985),pp127~142;“Authority and Convention”,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5(1985),pp329~346.感谢这些杂志的编辑和出版方——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以及布莱克维尔出版社——允许我在这里使用这些材料。


莱斯利·格林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