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从少年到青年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
|
ISBN: | 9787549522859 |
条码: | |
作者: |
张炜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34.80
折扣价:¥33.06
折扣:0.95
节省了1.74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40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7-01 |
|
内容简介: |
《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一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张炜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文学成长历程。作者以平实而内蕴深厚的语言,展现了怀有梦想的文学家不懈追寻,充满奇遇的文学成长历程。怀有文学梦的青年掮着背囊,在山区和平原间游走,居无定所。这幅极具浪漫和古典主义色彩的画面,就是张炜少年到青年求学历程的写照。堂·吉歌德式的青年执拗地选择用放逐的流浪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最深切的感受解读丛林、河流和世间万物,思索价值、精神和意义,以安顿自己的灵魂。在那段贫瘠而迷茫的岁月里,心急火燎地寻师访友、与每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探讨文学、在政治环境转好的时候义不容辞选择深造,并在出名以后,孜孜不已地奔走诗歌博物馆和创立万松浦书院,那份执着之中的喜悦和欢乐、阻碍和困恼都无不令人动容。
|
作者简介: |
张炜,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被视为中国创作力最强、作品最丰、获得荣誉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中年作家之一,三十岁之前即获得了除茅盾奖之外的国内所有重要奖项,成为声誉卓著的青年作家;尔后又在2010年内获得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首奖等十余次,成为中国目前创作最丰富、最为引人注目的中年作家。发表作品一千三百余万字,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及海外出版《张炜文集》等单行本三百多部,获奖六十余次。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九部;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等。 《古船》被两岸三地评为“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和“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九月寓言》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品”,作者也因此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作家”。《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别在海内外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选票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畅销书奖等多种奖项。 新作《你在高原》反响强烈,先后获得华语传媒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鄂尔多斯奖、出版人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等奖、茅盾文学奖等十余项。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极具出版和收藏价值。
|
章节目录: |
序 第一章 少年纪事 第二章 求学今昔谈 第三章 山地和平原 第四章 一些历险和奇遇 第五章 书里书外 附录 一、 童年三忆 二、 绿色遥思 三、我跋涉的莽野——我的文学与故地的关系 四、从芦青河走向高原——陈占敏 五、张炜文学创作活动年表
|
精彩片段: |
由于我们一家独居丛林的缘故,我的童年比较起来是极其孤单 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最不寂寞的。因为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一些 动物,在无边的林子里玩耍。而那时的人群在我眼里常常是可怕的,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有多么不善甚至恶毒,我是充分领教过的。除了在野外看到一些动物,比如各种鸟雀和四蹄小兽之类,再 就是养一只狗和猫了。林野中的动物虽然种类繁多,却不能够随意 亲近。它们无论如何还是不能相信有人会对其友善,总是充满了警 醒和提防。这在动物来说当然是完全没有错的,只是让我感受了极 大的委屈。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多么需要它们的友谊,并且永远不会 背弃和伤害它们。可惜这种想法无法表达,我们之间没有通用的语 言。但好在我的这种遗憾在很大程度上由猫和狗给弥补了。它们可 以与我依偎,相互之间久久注视。它们甚至能够确凿无疑地听懂我 的一些话。我们那时对于猫和狗是家庭成员这种认识,绝没有一点点怀疑 和难为情。因为我们一家人与之朝夕相处,我们从它们身上感受到 的忠诚和热情、那种难以言喻的热烈而纯洁的情感,是从人群当中 很少获得的。就我自己来说,当我从学校的批斗会上无声地溜回林 子里时,当我除了想到死亡不再去想其他的时候,给我安慰最大的 就是猫和狗了。它们看着我,会一动不动地怔上一会儿,然后紧紧 地挨住我的身体。猫和狗的眼睛在我看来有无尽的内容。这是神灵从陌生的世界 里开向我的两扇窗子。它们没有对我发声,可是我真的听到了也看 到了。于是我常常对它们诉说起来,说个不停。它们倾听的样子是 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我认定了它们的纯良,世上的任何人伤害它 们,在我看来都是最为残忍的行为。也就是在那样的时期,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了:上边传来了打 狗令。一开始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在说,几天后竟然得到了证实。母亲和外祖母的脸色变了。她们都不敢看我,就像我不敢看她们一 样。显然,这是我和我们全家无论如何都过不去的一道坎。以这样 的方式失去一位情同手足的伙伴,对我来说等于临近了世界末日。它看着我,又看看全家人,泪水盈眶。它的聪慧使其预先感知了一 个残酷的结局。打狗令规定:养狗的人家必须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自行解决,如果超 过期限,就由民兵来办这件事。母亲和外祖母躲到一边去商量什么。我知道她们什么办法也不 会有。我在她们走开的一会儿却打定了一个主意:领上我们的狗远 远离去。去哪里?不知道。去一个能够让狗活下去的世界。天底下 一定会有这样的地方吧,那儿不论多么遥远,我都要找到它。这个 决心比铁还硬,竟使我一时忘了其他,丝毫也不去想家里人会怎样 发疯地找我。我只想和我的狗在一起,只想让它活下来。我领上狗走开,进了林子。似乎只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 就溜开了。我在前边跑,它就紧紧相跟。这是一条逃命之路,它当 然完全知道。我跑得很快,只偶尔回头看它一眼。它不像往常那样 时不时地跑到前头,而是一直跟在后边。它越来越不愿跟上来,这 种情况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我发现已经接近了一条河流,这条河离 我们的住处仅有三公里,可感觉上河的对岸就是外乡了。一丛丛绿色掩着它的身影。我再次回头时竟没有找到它。我呼 唤了一声,没有回应。我慌了。它会迷路吗?它又为什么不再跟从?答案只有一个,即它留恋着丛林中的茅屋,认定那儿才是它的家。它终于察觉了我们这次走得太远了,尽管这是一次逃命之旅。我紧咬嘴唇。回返的路上,我在心里一直呼唤着它。可我并没 有喊出声音来。因为我明白,它从很远的地方听到我的脚步声,就 足可以辨别了。它不愿转来,那是因为它已经打定了回到茅屋的主 意。可是家里仍然没有它的身影。母亲和外祖母定定地望向我。后 来是外祖母先开了口,问我们刚才去了哪里。我没有回答,只在屋 里屋外大声呼喊起来。没有任何回应。天黑下来,离我们茅屋不太远的那个小村里传来了一阵阵狗叫声。那 是让我心惊胆战的声音。母亲说:民兵等不及了,他们提前去了那个村子。P7-9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