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笔记·汶川/玉树: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析和反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心理医生笔记·汶川/玉树: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析和反省
|
ISBN: | 9787567501911 |
条码: | |
作者: |
余满华 ,冯淑仙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34.00
折扣价:¥27.20
折扣:0.80
节省了6.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07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7-01 |
|
内容简介: |
《心理医生笔记·汶川/玉树: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析和反省》是两位心理咨询师余满华和冯淑仙面对震灾后普遍出现的刨伤后压力症候群“临床实战,摸爬滚打”的一份记录,含个人辅导及团体治疗二大部分,附加个案评析,务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按震灾心理康复工作、心理治疗的危机救援机制为主题而编辑。 心理咨询师详述了每宗案例中的重要对话,尤其是关键性的转折点,亦披露了自己当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看到辅导流程及其起承转合,同时也得以了解咨询师所面对的挑战,以及所采取的因应之道的缘由和考量。个案评析则评论和分析了震灾心理治疗的援助过程及理论根基,深入浅出,带领读者进入心理咨询师的震灾经验中,并余留弹性的空间供读者研讨。 《心理医生笔记·汶川/玉树: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析和反省》对目前临床心理学“理论大大强过实践”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助于心理治疗工作同业与灾难援助人员了解到心理治疗理论在灾区现场的实践,并作日后灾难援助工作的参考,进而发展出适切的灾难后心理康复方式,促使灾难心理治疗工作更趋成熟,灾民得到更充分和适切的心理援助。 《心理医生笔记·汶川/玉树:地震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评析和反省》为大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推荐:深情的彩虹(温标) 导读:一颗爱心,一步一脚印(洪丽芬) 缘起:王小二回家(余满华) 几句感谢的话 第一部 回家 个人辅导 小捣蛋 “我现在都还害怕” 天上最明亮的星星 我的家在玉树 毛毛害怕 毛毛,珍重 玉树情 鬼剃头 “我该咋办?” 赤脚医生 那金黄的大南瓜 哑巴婆婆 老妈妈与小黄狗 老妈妈的媳妇 胡桃·老爷爷·老奶奶 万物静观皆自得 思想工作 心头大石 搬家 歌中之歌 “我是心理医生” 第二部 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培训/团体治疗 且让野马野 买一双球鞋去 我们要回玉树 选择 你像太阳温暖地照亮我 心复安然 照顾别人。也要照顾好自己 红白镇 明天是另一天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他乡遇故人 我心倦怠 志愿者的眼泪 唯有泪千行 北川印象 大地在哭泣,大山在哭泣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狂风暴雨 孩子的画和话 鸡鸭对话 明明白白我的心 魂归来兮 留下当我们的老师吧 路边的野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 生命影响生命
|
精彩片段: |
玉树情2010年5月初,我坐在厦门一家旅行社的购票台前,犹豫不决。青海西宁,去或不去?南京飞西宁的航班不多,每周只有三趟,我的日程表已经排得满满的,能够挤出的刚好配合航班和满华的时间只有几天;我是自费前去的,机票昂贵,而且没打折;还有,此次工作是由民族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安排,过去多年与不同大学合作的经验,令我明白大学里复杂的层层人事关系,我担心难以展开有效的治疗和培训,大家忙碌一番之后,未能达到如期的效果;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理由在后头:丈夫不太愿意我再去灾区做心理治疗,西宁海拔二千二百米,他担心我会有高原反应,再次病倒异地。 满华初时受我影响,也说不去西宁了,照原定计划前去苏州游山玩水,坐在她心爱的园林里发呆,可是,后来她又改变主意了,决定自行前往西宁,到时见机行事。她托我帮着买机票,这就是我坐到购票台前的原因。 我思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咬咬牙拨通远在南京的丈夫的手机说:“正在订购飞机票前往西宁,若你不反对,我便付钱了,因为机票十分紧张,需要马上出票。”他静静地说:“看来你们要去的决心很大啊!我该如何帮你呢?”“替我付路费便是最大的帮忙。”我一高兴,冲口而出说,“早点把票定好,便不再三心二意,反反复复,作不了决定,谢谢你了。”5月19日,满华先行前往西宁。22日早上,我离开南京,抵达西宁时已是中午,满华与友人前来机场接我。三人一起去吃午餐,然后和学校负责学生心理工作的张老师见面。满华全天给学生心理委员会的学生上课,所以谈了几句,就和交通学院的赵老师匆匆走了。 下午,张老师陪同我去见一位大学生。我们走进安静的校园,午后温和的阳光洒在清洁的广场上。校区不大,整齐有序,学生三五成群在草地上休憩,有的看书,有的闲聊,有的弹吉他,轻声Ⅱ昌流行歌曲。 “今天是假期吗?他们很自在啊!”我好奇地问o“是呀!我们是民族大学,所以有不少藏族学生,现在正巧是(冬)虫(夏)草节,学生回家(乡)采虫草去了,过十天左右便回来上课。”她笑着回答。 “唔!一年就只有这十来天可以采集,难怪虫草那么贵。听说这次地震灾区正是虫草的出产重地呢。”“今年政府禁止大家到玉树一带的山上采虫草,怕出事故,因为山里太危险了。”张老师摇头叹息。 我无语,心里想灾民全家一年仅有的经济来源也失去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我们到了心理咨询室。一进门,一位男学生便立刻站起来,礼貌地伸手和我握手,自我介绍说:“老师你好。我叫建良。 ”甫坐下,建良便自动报告最近的心理状态,仿佛心头上堆压着许多忧虑,欲一吐为快。 ‘‘打由灾区回来之后,我就一直心神恍惚,难以集中精神上课,整天只想睡觉,可能真的出了心理问题。”建良说。 我注视着他,专心聆听。我询问建良在灾区所承担的任务,以便深入了解他的经历。 “我们一共有二十个人吧,地震发生两周后到玉树的,一共留了十天。”建良是二年级学生,从外省来西宁念大学,平时在学校十分活跃。玉树地震发生后,他是首批响应省教育厅号召前往灾区的志愿者之一。 “可否告诉我,抵达之后发生些什么事?当时你的情绪起了怎样的变化?”我慢慢地引导他回顾当时的情景。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