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颤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颤栗
ISBN:9787564905989 条码:
作者: (美),尼尔森·乔治 著 唐建清 译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26.00  折扣价:¥24.70
折扣:0.95 节省了1.3元
字数: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14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2-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颤栗: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生涯》主要将目光放在MJ的音乐和文化影响上。
  《颤栗: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生涯》讲述大神有几个特点:一是神迹彰显,无可匹敌,万众膜拜,须仰视才见;二是孤单寂寥,遗世独立,无敌无友,自生自灭,享受不到人间亲情、爱情、友情标配的温暖;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师无徒,之前毫无迹象,之后除了模仿,无法继承。

作者简介:
尼尔森·乔治,著有十部非裔美国文化的非虚构类图书以及四部小说,曾两次荣获“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的迪恩斯·泰勒奖,一次夺得格莱美奖,他所著的《嘻哈美国》和《提升比赛》均获得了前哥伦布基金会的美国图书奖。《嘻哈美国》和《节奏与布鲁斯之殇》曾入围国家图书书评人奖决选名单。他为多家国家级杂志撰稿,包括《花花公子》、《公告牌》、《君子》、《音乐潮》、《品质》和《乡村之音》,并策划制作了多档电视节目,以及两部专题片。他最新的电影《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最近在HBO首映。他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现仍居住于此地。

章节目录:
大神来过(代序)/高晓松
幕启:序言
第一部分
2009
回到加里
声音
视/听(一)
纽约,纽约
视/听(二)
黑色好莱坞

第二部分
《颤栗》
《制造事端》
《我的宝贝》
《这女孩是我的》
《颤栗》
《避开》
《比莉·琼》
《人性》
《PYT》(小雏儿)
《我生命中的女人》

第三部分
报道《颤栗》
火焰,巡演
《真棒》的几年
终极父亲
寻求超越
《就这样》
尾声
致谢
中英文译名对照

精彩片段:
 弗雷迪·布雷斯韦特是我的一个朋友,也是Yo!MTVRaps节目的前主持人。收到他的一则电文时,我正在布鲁克林的长岛大学参加斯派克·李的电影经典《循规蹈矩》二十周年研讨会。TMZ网站播出了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当消息在听众中传开,大伙儿都觉得在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流行音乐巨星死去的日子讨论一部80年代的电影经典真是一种反讽。
  但存在于斯派克、迈克尔和我之间的联系要比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要密切。1984年1月,当杰克逊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接受“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证书的那个晚上,戴尔公司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迈克尔·杰克逊故事》。这是一本小开本的叙述这位歌手生平的书。这本书卖出100多万册,在《纽约时报》平装本畅销书单上排名第三。那时我26岁,因为这本书,平生第一次有了所谓的“可支配性收入”。
  有了这笔写迈克尔·杰克逊的书赚来的钱,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套间,而不必与别人分享。房子位于布鲁克林城区的一个漂亮但并不时尚、褐沙石外墙的街区,叫做格林堡。在那儿,我结识了名叫斯派克·李的年轻导演,看到了电影《稳操胜券》的早期制作。1985年间,我投资3500美元于斯派克的电影,这一举动不仅使他的事业有了历史性的开端,而且预示了至今仍有影响的黑人电影运动。
  如果我没有写那本书,我就不会住到格林堡去,也不会投资斯派克的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这本书,更为明显的是,没有迈克尔天王巨星地位的确立,我的生活以及黑人流行文化将会有所不同。
  研讨会结束后,我打开黑莓手机,发现上面满是朋友的信息,还有来自出版社、电视台和广播公司的许多采访请求;长岛大学离我的住所不远,所以我回家去,将剩饭剩菜热一下吃了,那个傍晚的大部分时间我静静地坐着,没有回短信,也不看新闻。
  在那个时刻,我不想当众哀悼,也不愿谈及迈克尔生活中任何我所不了解的方面。我讨厌有线新闻台成了无端猜测的场所,所谓的专家——许多人只是对他们自己的言论有专门知识而已——无休止地说些大话空话。我的感情有些复杂,事实上,我刚签了一份新书(就是一本书)的合同,探讨《颤栗》这张专辑作为一件文化艺术品所具有的持续影响。为了写这本书,我已经准备购票去听杰克逊在伦敦O2体育场举办的五十场演唱会中的一场。在他死后不久,我写了一篇悼文贴在我的博客上,做了几次访谈,侧重谈音乐,不参与小报上就他的死所作的无稽之谈。
  那天夜里,我想起美国电影杰作《公民凯恩》。奥森·威尔斯以史诗般的笔墨叙述了那位富有、辉煌但注定失败的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生活,他最后在加州的庄园死去时,灰头土脸、众叛亲离,当年报业帝国的荣耀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这不能完全用来对应杰克逊的生活。当凯恩在他那仙境般的庄园离开人世时,留下了他自己的梦幻乐园、艺术和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宝,然而,迈克尔的家,“梦幻岛”①则被他的债主瓜分了。他死在一幢租住的房子里,由一个粗心大意的医生照料,这个医生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最好的对应也许是导演兼演员奥森·威尔斯自己,在二十多岁时,他被认为是一个天才,三十多岁时,名声如日中天,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又作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人物得以复活。《公民凯恩》是威尔斯年轻时创作的一部杰作,并伴随他走过余生。《颤栗》在迈克尔的生命中也扮演着同样的一个角色,达到了世界性的成功,他花费了生命中的最后25年力图复制这一成就。
  我比迈克尔·杰克逊大一岁。我是个黑人,来自工人家庭,并和他分享着同样的星座,然而理性地讲,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俩之间的这些相似隐含的意义是,我的出生恰到好处,见证了杰克逊狂热的最初爆发,而我生活的大半辈子,可以跟他的生活重合。
  ……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