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革命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生逢革命
|
ISBN: | 9787301217511 |
条码: | |
作者: |
孙明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其它 |
定价: |
¥20.00
折扣价:¥19.00
折扣:0.95
节省了1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166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革命中普通人的命运为关怀,采取政治、社会、思想的多元视角,讲述了辛亥前后的几个有趣小故事:改革搅动社会权力格局引发威远民变,成都百姓头顶光绪牌位请愿而被川督枪杀,同志军首领成为烈士却没有凶手归案,未亡人巧妙地将革命和同志写入家乡历史。这是四川保路运动的四个片段,也是生逢革命者的生活传奇。其中,传递出从清末新政到民国肇造的历史信息,引人深思革命中的人生三味。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新则毁旧,旧则毁新" ——宣统元年四川威远团保变乱案本末1 第二章"川人无路哭先皇"之仪式探源 ——兼说成都社会生活中的仪式性皇权符号27 第三章烈士的正名 ——四川保路运动中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55 第四章将革命写入"里史" ——曾学传纂修《民国温江县志》臆解89 附录 政策与论说:学堂与私塾的两重竟争 ——清末直隶改良私塾的思想史分析119 由禅让而共和 ——梁济与民初政治思想史一页139 后记163
|
精彩片段: |
“(非学界)不料竟以一极小之私忿轰动山后一带愚民刘香亭等藉此倡首。”在宣统元年威远团保变乱案中,新六区、新七区的保总、团首和甲长们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形成了“轰动”的链条。在事件过程中,保总最为保守,当六月二十八日新场团首蒋海山等打毁万寿宫调查处时,新六区保总萧荣德和保长萧治民即出面阻止,萧治民面部被砍伤。新七区保总杨范卿亦未参加公开的变乱,只是借势要求调查归保甲办理,即是归自己办理。但同时,他们也没有积极站在政府一方配合治安,对于民众变乱采取了“知者不力阻之”的坐视态度;乡间口碑亦传,对于威远知县要求查复刘香亭情况的命令,新七区、新六区的保总并没有认真落实。刘松泉等团首则利用并扩大洋教恐慌、调查员长贪污等挑起民愤,以利行动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而待打毁调查处、收回调查权后,转而采取合法的行政解决方式,与调查员们在状告中争胜负,使事件进入正规解决轨道。威远知县接受了团保首人的挂红、放炮和送官之礼,并予其调查之权;赵尔巽汇报此事的奏折中也未提及团首聚众闹事,即因其不是超出政府容忍限度的激变。刘香亭等甲长们则采取了最为极端的抗争方式,作为团保组织的最底层,他们与政府沟通的管道不那么直接,更是户口调查之行政成本的直接负担者,不能从官方获益,遂完全立足于自身精英权威所自的民间土壤,与袍哥组织结合走向政府对立面。制造乱局第一波的保总、团首继而成为反动的对象,这又是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威远新乡户口调查中的新旧之争并未及学界失势而止。威远县令札保总“兼办”调查后,“各团与之挂红放炮。自此以后,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