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
|
ISBN: | 978-7-301-22543-1 |
条码: | |
作者: |
陈瑞华
相关图书
|
装订: | 精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6.00
折扣价:¥34.20
折扣:0.95
节省了1.8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13-07-15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经典著作的再版。本书第一版2000年出版,在法学界很有影响,对于普及程序正义的理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之后作者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全部围绕刑事诉讼法的经典格言展开。陈瑞华教授十年之后面向社会再度普及法学常识: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本书适合法学院学生、公检法、律师等司法领域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对法律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
作者简介: |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刑事审判原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等。
|
章节目录: |
第二版序言 初版序言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听取另一方的陈述 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之一) 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之二) 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正义根植于信赖 既听取隆著者也听取卑微者 一事不再理 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 无救济则无权利 如果原告就是法官,那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 疑义时,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 任何人不得从其不法行为中获得利益 谁主张,谁举证 不能证明的事实就等于是不存在的 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 行使其权利的人,得视为不损害任何人 任何人在自己的案件中都不被视为可靠的证人 人的外部行为反映其内心秘密 谁来监督监督者 公平游戏 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 刑事诉讼律不备,即良民亦罹其害 刑事诉讼法是被告人权利的大宪章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当走向法治成为社会共识,本书用23条法律格言讲解共识形成的必然;当程序正义成为流行话语,本书用通俗语言阐述流行背后的深刻。 陈瑞华教授十年之后再推力作!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