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刑事诉讼法(第二版)(21世纪应用型法学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刘玫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
中 图:政治、法律
专 业: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刑事诉讼法(第二版)(21世纪应用型法学系列教材)
ISBN:978-7-300-18061-8 条码:
作者: 刘玫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2-1 开本:16开
定价: ¥39.80  折扣价:¥35.82
折扣:0.90 节省了3.98元
字数: 54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80618 每包册数: 9
出版日期: 2013-10-2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修订说明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立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机关先后出台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刑事诉讼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等规定的条文总数接近两千条。
本教材在此背景下作出修订,以供法学专业学生和相关爱好者学习、研修。
......

作者简介:
刘玫: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博士。主编、参编多部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独著、合著刑事诉讼法学专著多部;其中,主编的《外国刑事诉讼法》获得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刑事诉讼法》获得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三等奖,主讲的《刑事诉讼法学》获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刑事诉讼法》2004年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比较法研究》、《中国社科文摘》、《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1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3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4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6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1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11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12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14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5
第五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17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19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21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22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23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25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26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28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30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30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35
第四章 管 辖 48
第一节 立案管辖 48
第二节 审判管辖 56
第五章 回 避 62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 62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63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65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69
第一节 辩护人 69
第二节 辩护的种类 77
第三节 刑事代理 82
第七章 刑事证据 88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及意义 88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90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101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 103
第五节 刑事证据规则 111
第六节 对证据的综合审查和运用 118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24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24
第二节 拘 传 128
第三节 取保候审 130
第四节 监视居住 136
第五节 拘 留 138
第六节 逮 捕 144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153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53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55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159
第十章 期间、送达 164
第一节 期 间 164
第二节 送 达 171
第十一章 立 案 173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173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174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176
第十二章 侦 查 182
第一节 侦查概述 182
第二节 侦查行为 185
第三节 侦查终结 201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04
第五节 补充侦查 205
第六节 侦查监督 206
第十三章 起 诉 212
第一节 起诉的概述 212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提起程序 214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提起程序 223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226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任务 226
第二节 刑事审判模式 228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232
第四节 审级制度 235
第五节 审判组织 236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 243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概述 243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43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257
第四节 简易程序 260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263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269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269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270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275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 286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286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87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289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293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293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294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300
第十九章 执 行 304
第一节 执行概述 304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306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309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16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316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有原则 317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具体内容 324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34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336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339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342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342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347
精彩片段: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本章概要:本章涉及的知识点是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问题,掌握本章的知识,对于打好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主要阐述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的若干基本理念和基本范畴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考查刑事诉讼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和原理、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司法考试呈现愈加重视理论知识考查的趋势,因此,应当熟练掌握本章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问题: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的若干基本理念和基本范畴;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据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诉,告也”,“讼,争也”。可见,“诉”即告诉、告发、控告,“讼”即争论、争辩、纷争;“诉讼”是指把争议或纷争提交裁判方,由其判断是非曲直的活动。因此,“诉讼”的概念通常用来代表一种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机制。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办理案件的全部活动,以及进行此种活动的循序渐进的程序。按照所解决实体问题的不同,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刑事诉讼,顾名思义,就是解决刑罚之事的活动和程序,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二)刑事诉讼的特征
1.刑事诉讼属于国家的司法活动。在不同阶段,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律的分工分别主持。
2.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进行的活动。刑事诉讼主要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是否应判处刑罚等问题,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参加必不可少。同时,刑事诉讼关系到被害人、自诉人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其他当事人的参加。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刑事争议,还需要有辩护人、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3.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刑事诉讼与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密切相关,国家专门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能滥用权力、侵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同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
4.刑事诉讼是公、检、法等国家专门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国家刑罚权是国家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科以刑事处罚的权力。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属性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是指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事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法通常指刑事诉讼法典。在我国,狭义的刑事诉讼法是指1979年7月1日通过、1996年3月17日修正、2012年3月14日通过修正案再次修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概念通常是从广义上加以理解的。
(二)刑事诉讼法的属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具有以下属性:
1.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
法按照其涉及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调整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刑事诉讼法调整的是刑事诉讼中国家专门机关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属于公法。
2.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
我国的法律按照层次分为根本法、基本法和一般法律。根本法是指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基本法是指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重要法律。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都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因而刑事诉讼法属于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本法。
3.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法律按照其内容和作用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规定实质内容的法律,如民法、刑法。程序法是规定国家专门机关执法的程序的法律。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国家行使刑罚权的程序,是与刑事实体法——刑法相对应的,因此属于程序法。
三、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是指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如下: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也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典就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其中的许多条文甚至直接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宪法中与刑事诉讼直接相关的原则和制度成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2.刑事诉讼法典。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1996年3月17日修正、2012年3月14日通过修正案再次修正、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3.其他有关法律。这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中涉及刑事诉讼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刑事诉讼有关问题所作的专门规定,如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国家安全机关行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的决定》等。
4.有关的法律解释。如2012年11月22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最高检《规则》),2012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解释》),2012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等。
5.行政法规。这是指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或者就本部门业务工作中与刑事诉讼有关的问题所作的规定,如公安部于2012年12月3日通过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公安部《规定》)。
6.地方性法规。这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7.国际公约、条约。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适用该国际公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例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两权公约》)正等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批准后,除非我国声明保留,公约的内容即对我国发生法律约束力。
四、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都是进行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解决的是形式问题,而刑法解决的是实质问题。刑事诉讼法作为形式能够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没有刑事诉讼法的形式,刑法就无法定罪量刑;没有刑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刑事诉讼法就是没有内容的形式。刑事诉讼法既有保障刑法正确适用的作用,也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例如,回避制度、审判公开制度、辩护制度等规定,是刑事诉讼独立价值的体现。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