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
ISBN:9787811290790 条码:
作者: 张锡勤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9.80  折扣价:¥37.81
折扣:0.95 节省了1.99元
字数: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3-1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从道德伦理的基本意义开始,逐条解析了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各项道德条目,包括义利、理欲、荣辱、忠、孝、诚、信、谨慎、宽厚等等,末尾部分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的发展演变、精神特征和近代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精当的论述。《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对于各项条目的研究严谨,所选资料准确翔实,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一部优秀的参考书,对于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更是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
张锡勤,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伦理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中国伦理思想史》、《戊戌思潮论稿》等。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古人释道德、伦理
自进入文明社会后,中国古人便对人类道德生活有所思考,于是,分别出现了道与德的概念。
道的原义是道路。后来,古人作了广泛引申,于是道字遂具有多种含义。道用于哲学领域,或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用于政治思想领域,则指政治主张、思想体系。而用于伦理道德领域,系指社会道德准则。《左传》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桓公六年)《荀子》说:“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强国》)这里所说的道,均是此义。
德字在西周金文中已具有今语德行、品德的含义。在上古典籍《尚书》、《诗经》中也有德字,如“敬德”(《书·召诰》)、“明德”(《书·康诰》)、“聿修厥德”(《诗·大雅·文王》)、“好是懿德”(《诗·大雅·烝民》)等等。从春秋开始,德字的含义日益具体、丰富,人们将当时社会流行的德目统称之为德。在《论语》一书中,德字凡三十余见,而作为道德含义的德字则有二十八见。(2)含义明确的例句有:“民德归厚”(《学而》),“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为政》)、“君子怀德”(《里仁》)、“中庸之为德也”’(《雍也》)、“德之不修”(《述而》)、“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等等。大致说来,自《左传》、《论语》往后,德字大量使用,其含义均与今义同。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