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
ISBN:978-7-5641-4645-0 条码:
作者: 周臻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字数: 380千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针对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Prestressed Reticulated Structures, PRS)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主要包括:基于初弯曲单元的有限元分析理论、典型PRS结构的非线性静力稳定分析、PRS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及其半主动控制、PRS结构基于时域分析的风振响应及其风振系数、PRS结构考虑施工误差的可靠性分析、PRS结构基于索初始形变的张拉全过程分析、PRS结构基于张拉递推系统和结构响应观测的预应力施工控制、PRS结构的全过程优化设计理论及模糊优化与可靠性优化方法、基于多向误差可调节点的PRS结构模型试验。书中针对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求解)过程和工程(数值)算例,可供教学、设计和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概述(1)
1.1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发展(1)
1.2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分类(2)
1.3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工程实践(3)
1.4本书的主要内容(8)
第二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理论(11)
2.1考虑杆件初始弯曲的非线性杆单元(11)
2.1.1轴力与轴向变形的关系(11)
2.1.2切线刚度矩阵的推导(13)
2.2考虑杆件初始弯曲的非线性梁单元(15)
2.2.1内力与变形的关系(15)
2.2.2刚度矩阵的推导(17)
2.3两节点小应变悬链线索单元(19)
2.3.1基本假定与位移模式(19)
2.3.2应变关系(20)
2.3.3虚功增量方程推导切线刚度矩阵(20)
2.3.4索端力的计算(22)
2.4非线性分析的求解方法(23)
2.4.1NewtonRaphson荷载控制法(23)
2.4.2弧长控制法(24)
2.5算例分析(25)
2.5.1铰接六角星穹顶算例(26)
2.5.2刚接六角星穹顶算例(28)
2.5.3单索结构算例(29)
第三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非线性稳定分析(32)
3.1张弦拱桁架结构的非线性稳定分析(32)
3.1.1拉索初始预应力为零(33)
3.1.2不同初始预应力取值下的比较(38)
3.2弦支穹顶结构的非线性稳定分析(40)
3.2.1设计预应力下的结构非线性稳定分析(40)
3.2.2不同初始预应力状态下的比较(44)
第四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46)
4.1弦支穹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46)
4.1.1自振特性分析(46)
4.1.2非线性时程分析(47)
4.2张弦拱桁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半主动控制(51)
4.2.1基本方程的建立(51)
4.2.2LQR最优控制求解(52)
4.2.3限界Hrovat半主动控制算法(53)
4.2.4MR阻尼器的逆向神经网络模型(54)
4.2.5张弦拱桁架的半主动控制(55)
第五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60)
5.1风速时程模拟与谱分析(60)
5.1.1谐波叠加法(60)
5.1.2AR法(63)
5.1.3ARMA法(65)
5.1.4风速模拟结果的谱分析(65)
5.1.5算例分析(67)
5.2拉索预应力柱面网壳的风振响应(71)
5.2.1算例说明及参数分析方案(71)
5.2.2拉索预应力柱面网壳的自振特性分析(73)
5.2.3计算说明及时程分析方法讨论(75)
5.2.4预应力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77)
5.2.5几何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79)
5.2.6结构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85)
5.2.7风荷载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88)
5.3拉索预应力球面网壳的风振响应(93)
5.3.1算例说明及参数分析方案(93)
5.3.2拉索预应力双层球面网壳的自振特性分析(94)
5.3.3预应力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96)
5.3.4几何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98)
5.3.5结构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102)
5.3.6风荷载参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分析(106)
5.4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整体风振系数(111)
5.4.1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整体风振系数的概念(111)
5.4.2各类参数变化对拉索预应网格结构整体风振系数的影响(114)
第六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施工误差可靠性分析(118)
6.1基于有限元的概率设计技术(118)
6.1.1基于有限元的概率设计(PDS)简介(118)
6.1.2概率设计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技术(119)
6.1.3概率设计方法——响应面法(120)
6.1.4平面张弦梁结构可靠性分析实例(122)
6.2基本随机变量的参数统计(124)
6.2.1施工误差(124)
6.2.2荷载的统计特性(126)
6.2.3抗力的统计特性(129)
6.3结构失效模式的定义(129)
6.4弦支穹顶算例分析(130)
6.4.1算例1(130)
6.4.2算例2(137)
6.5节点位置偏差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142)
6.5.1位移失效模式(143)
6.5.2强度失效模式(144)
6.5.3稳定失效模式(144)
6.6不同矢跨比下的参数化分析(145)
6.6.1位移失效模式(146)
6.6.2强度失效模式(146)
6.6.3稳定失效模式(146)
6.7节点位置偏差模拟方法(147)
第七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张拉全过程分析(152)
7.1预应力效应的模拟(152)
7.2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刚度法理论(153)
7.2.1混合影响矩阵法(153)
7.2.2循环迭代逼近法(155)
7.2.3两种方法的比较(156)
7.3预应力施工阶段的力学分析(156)
7.3.1索分批张拉的分析(156)
7.3.2索多次张拉的分析(157)
7.4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形态分析(158)
7.4.1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形态分析概念(158)
7.4.2形态分析逆迭代法(158)
7.4.3基于生死单元的施工过程仿真(159)
7.4.4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形态分析逆迭代法(159)
7.5工程算例分析(162)
7.5.1长江防洪模型试验大厅——拱支预应力网壳结构(162)
7.5.2深圳市游泳跳水馆——斜拉网格结构(165)
7.5.3弦支穹顶算例1(166)
7.5.4弦支穹顶算例2——常州体育馆弦支穹顶(169)
第八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预应力施工控制(172)
8.1基于预应力张拉递推系统的拉索索力控制(172)
8.1.1索力递推系统(172)
8.1.2基于索力观测值的预应力施工方案决策(176)
8.2基于预应力张拉递推系统的结构位移控制(177)
8.2.1位移递推系统(177)
8.2.2基于位移观测值的预应力施工方案决策(178)
8.2.3基于索力—位移观测值的预应力施工方案决策(179)
8.3基于结构响应观测值的动态反馈控制(180)
8.3.1动态反馈控制思想(180)
8.3.2BP神经网络(181)
8.3.3预应力实施全过程反馈控制方法的步骤(183)
8.4工程算例分析(186)
8.4.1基于张拉递推系统的控制算例(186)
8.4.2基于结构响应观测值的反馈控制算例(189)
第九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优化设计(196)
9.1考虑预应力实施过程的全过程优化设计(196)
9.1.1全过程优化设计概念与模型(196)
9.1.2预应力结构实施过程预应力施加次数与施加方案的讨论(198)
9.1.3优化模型求解的三级优化思路(200)
9.1.4各级优化方法(203)
9.1.5数值算例(207)
9.2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模糊优化设计(212)
9.2.1模糊优化模型(212)
9.2.2λ水平截集法(212)
9.2.3两阶段优化设计方法(212)
9.2.4数值算例(214)
9.3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可靠性优化(215)
9.3.1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数学模型(216)
9.3.2基于可靠度的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217)
9.3.3基于APDL的ANSYS有限元优化技术(218)
9.3.4优化算例(219)
第十章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模型试验(223)
10.1多向误差可调节点(223)
10.1.1可调节点概念(223)
10.1.2多向误差可调节点构造(224)
10.1.3多向误差可调节点性能(227)
10.2弦支穹顶结构模型设计(229)
10.2.1模型设计(229)
10.2.2构件设计(230)
10.2.3荷载设计(232)
10.2.4实验仪器及观测方案(232)
10.3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实施过程控制试验研究(234)
10.3.1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实施过程位移控制试验研究(234)
10.3.2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实施过程索力控制试验研究(237)
10.4静力试验结果(238)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