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审计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
ISBN: | 978-7-300-18324-4 |
条码: | |
作者: |
赵峰松 徐艳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33.00
折扣价:¥29.70
折扣:0.90
节省了3.3元
|
字数: |
395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83244 |
每包册数: |
9
|
出版日期: |
2014-02-17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需要进行编写的,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实用性,理论以够用为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新颖、观点正确、概念清晰,主要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全书共九个项目,分别是:认识审计,接受业务委托与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完成审计工作并撰写审计报告。
|
作者简介: |
赵峰松,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讲师,曾在多家企业从事会计等相关工作。讲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审计实务等课程,年均授课学生数量600人以上。自2006届开始至今,我校的审计实务课程全部由本人讲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除了副主编教材三部以外,发表《集团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等论文6篇,参加课题研究10余项。2012和2013年指导我校学生参加辽宁省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均获得一等奖,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
章节目录: |
项目一 认识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审计基本认知 任务二 认识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 任务三 掌握审计方法 任务四 获取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技能训练 项目二 接受业务委托与计划审计工作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接受业务委托 任务二 计划审计工作 技能训练 项目三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 任务二 认识审计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 任务三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任务四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任务五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技能训练 项目四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销售与收款循环 任务二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任务三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任务四 应收账款审计 任务五 销售与收款循环相关项目审计 技能训练 项目五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采购与付款循环 任务二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任务三 应付账款审计 任务四 固定资产审计 任务五 采购与付款循环相关项目审计 技能训练 项目六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存货与仓储循环 任务二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任务三 存货审计 任务四 存货与仓储循环相关项目审计 技能训练 项目七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筹资与投资循环 任务二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任务三 借款相关项目审计 任务四 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审计 任务五 投资相关项目审计 技能训练 项目八 货币资金审计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认识货币资金与交易循环 任务二 库存现金审计 任务三 银行存款审计 技能训练 项目九 完成审计工作与撰写审计报告 学习目标 引例 任务一 完成审计工作 任务二 撰写审计报告 任务三 保管审计档案 技能训练 主要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在18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英国的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南海公司经过近十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 换。当时英国政府已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此外,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 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介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这一消息的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 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价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 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 众。这样,随着南海公司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由此,170多家新成立 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个浪潮。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1720年7月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抛出南海公司股票,撤回资金。随着投机热潮的冷却,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从1720年8月25日到9月28日,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从900英镑下跌到190英镑,到12月份仅为124英镑。当年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政府逮捕了布伦特等人,另有一些董事自杀。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