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创意写作书系) - 实用方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创意写作书系) 实用方法
ISBN:978-7-300-18729-7 条码:
作者: 伊莱恩•沃尔克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6.00  折扣价:¥32.40
折扣:0.90 节省了3.6元
字数: 198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87297 每包册数: 11
出版日期: 2014-03-1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当代高校创意写作课堂的教学实践,亦是充满创意的创作指南。书中收录了50种创意写作课堂教学实例,开拓性地提供了大量新颖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写作上经常出现的问题。这50位编撰者都是已经出版或发表过作品的作家,以及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教育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游记作家、生活和美食专栏作家、剧作家、词作家、小说家和诗人。涵盖了各种创作类型,既有传统内容,又有创新的创意写作课程。
•以学生的创意写作实践练习为核心
•注重对群体互动的配置和调动
•注重对教学创意的设计和开发

作者简介:
伊莱恩•沃尔克,在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教授创意写作。创作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非虚构作品和诗歌,同时在一个摇滚乐队担任主唱。

章节目录:
1自我激发的破冰之旅:建立小组互动
2动物描写00
3小说编辑:一个创造性的批评过程
4热身练习、文本细读和句子
5游记写作:从教室到喀土穆
6自由间接风格的灵活性
7蓝筹练习:在短篇小说中挑战“现实”的单一化
8引入极简主义:闪小说与微小说
9走出孤独:小说写作中的合作机制
10模拟名流:进入角色深处
11创造自我宣言:一条通向既定目标写作的有趣途径
12纸上瑜伽:进入写作
13雄辩术:赞成或反对某种主张
14巧借婚庆用品店的创意:获取灵感的捷径
15在作品中重视地点描写
16适合胆小者的格律诗
17风格模仿:词类和句法的创造性使用
18根据人物愿望构造情节
19诗歌嘹亮:一堂诗歌表演工作坊课
20创意写作工作坊课中的网络技术应用:博客和维基0
21美食评论:调动感官和个人记忆
22数码琴弦:指导一堂音频工作坊课
23用还是不用:第二人称“你”在作品中的使用
24无纸工作坊教学:节省木材,增强互动,不拘一格
25把作品写在明信片上:捕捉散文的诗意瞬间
26找到适合儿童文学的叙述口吻
27与莎士比亚和蒙田一同写作:借鉴前人之法,成就未来作家
28土、空气、火和水:一堂创作与表演并重的工作坊课
29包装礼物:一个创造诗歌的协作游戏
30写你知道的:将日常经历写成小说
31架构完美的短篇小说:如何创造饱满的故事情节
32动手操练实验剧:舞台艺术的制作与导演
33探究多重视角:书写扣人心弦的故事
34评论文章写作教学
35如何写一首烂诗
36关注隐含意义:诗歌语言的效能与启示
37开启青少年文学写作中的“真实声音”
38舞台上的“交接之道”:让舞台剧本动起来
39从自身实际出发:读你知道的书
40制造悬念
41利用你的一切特长:拥抱创意(写作)
42歌词创作教学:一种综合体验
43打破常规:超越实用性和合理性
44奇思异想:从神话而来的创意写作
45建立诗歌工作室
4630/30项目:培养一种天天写作的好习惯
47将漫步运用到创意写作中去:溜达、观察和描述
48小说家的调查精神
49同大师一道写作:在模仿中发现创造力
50带着感觉去写:唤起情景指导写作中的风格、韵致和情感
编后记:写在书外
主题•分类索引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前 言

作为大学里的一个专业学科,创意写作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吸引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一个历史学家可能只要具备历史学背景就可以了,而一个作家却往往要在一种跨领域的人生阅历中成长起来,并且还有可能要继续出没于这些领域。因此,不同的创意写作教师,其带入课堂乃至整个学科的个人资源也可能大不相同,更何况他们又都有着不一样的出版经历。
本书的编撰者都是一些已出版或已发表过作品的作家,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中间有游记作家、生活和美食专栏作家、剧作家、词作家,以及小说家和诗人。尽管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并且各自讲授的是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研究以及创意写作,但通过本书,他们的理念得以会师一处。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些隐身于每个练习之后的充满创意的个体,本书还提供了每位作者的个人小传,这些小传都是按照我在第一个练习中所提供的模板变化而来的。
本书中的练习虽然都遵循了相同的介绍模式,但它们肯定会反映出每位提供者的不同方法、风格和文化积淀。基于学术严谨性和创造性才能这两方面,这些练习可谓开拓性地提供了种种既折中又新颖的训练方法,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上常出现的毛病。本书中练习的次序是随机而定的,相信那些想要投入其中的读者决不会受到什么先入之见的限制。那些喜欢速览的读者,还可参阅本书中的主题•分类索引,以及编后记中的一些延伸想法。
你也可以调整本书中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它们同你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相契合,或者就按书上所写进行教学。本书中的训练方法充满实验性质,它们随时可以被整合进你自己的资源库。

■编后记:写在书外
从本书中获取最大益处的直接办法,就是利用“主题•分类索引”去查找具体的主题和技巧。该索引提供了书中各练习之间的相互链接,因而可以帮助你创建或更新一整套教学大纲或工作方案。本书的设计也便于你把它装在口袋中或放在包里,以备你缺少灵感或被委派代替他人上课的时候救急用。本书还有配套的电子版——无论你采取哪种方式阅读,它都能随时随地听候调遣。
不过,为了让每一种创造性方法的实用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里还为你预备了几个额外的增值办法:
1 将书中的“作者自介”作为写作工作坊课上人物刻画练习的开头,或者发给每位学生一篇“作者自介”,让他们以此为基础写一篇短篇小说。
2 尝试将同一个练习运用到不同的学生群体当中——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从新的维度对练习进行删减与调整,将最适宜的版本用于以后的教学。
3 随机选择三个练习,并将它们组合成一次教学活动。或者你也可以找人代劳,让你的学生结成小组做这个工作,然后让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下次课的一个部分,以检验他们所完成的设计的实际效果。
4 利用书中某个练习的标题/副标题,进行一次10分钟的自由写作练习。
5 信手翻阅本书,并选择你任意翻到的那个练习——尽管这么做可能会让大家恐慌。在完成这一练习之后,号召大家集体讨论:一次教学方向的改变是如何刷新了整个课程的重点的。
富有创造性的折中主义是本书的一个出发点。通过创意写作课程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兼容性,一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写作传统和不同个人背景的写手们得以聚集在一起。通过带领我们自己的学生一起践行这种创造性的折中主义,我们还可以在陌生领域寻找各种未被发现的关联。于是,“写我知道的”这一古老的建议不再是一张安全防护网,而是成了一个有力的跳板。
最后,本书中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让你和你的学生忙碌起来,但不可避免的是,也会有些练习你暂时不大用得上——我建议,你恰恰可以首先选择这些练习。

伊莱恩•沃克尔

书  评:
译者序

这是一本添补空白的教科书,它来得正是时候。国外高校创意写作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已拥有近百年的历史,反观国内,无论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总体的课程体系建设,我们的创意写作训练都还属于开创阶段。据我所知,与此相关的著作虽然正在得以迅速引进或原创过程中,并且有的业已出版发行,但在完整、具体、真切的课堂教学实例展示和呈现方面,目前尚未有像样的著作同读者见面。
本书的旨趣在于当代高校创意写作课的教学实践,因此其实质是教学指南,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被作为一本创作指南来使用。本书由来自世界各地的50种创意写作课堂教学实例集结而成,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具体详细的创意写作教学方法和训练过程,其中,日益为大家所熟知的工作坊(workshop)化教学可谓无处不在。在某种意义上,工作坊化教学乃是本书的一个灵魂性装置,正是因为有了它的普遍存在,才确保了创意写作指南与实践的高度契合。
本书中的教学实例几乎都具备以下几种同工坊化教学密切相关的特征:
第一,注重对群体互动的配置和调动;
第二,注重对教学创意的设计和开发;
第三,以学生的创意写作实践练习为核心。
本书第一个教学实例由主编伊莲恩•沃尔克女士提供,她所展示的正是让学生在同其他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不断互动中实现的自我表达,并由此实现的相应的自我激发。对于这一从自己的戏剧工作坊热身项目改编而来的练习方法,沃尔克使用了“破冰船”一词进行比喻和界定。事实上,“破冰船”策略也同时为所有创意写作训练挑明了一个必要的教学前沿或训练项目——群体互动与潜能激发。
本书中的练习涵盖各种体裁:小说、诗歌、剧本、散文、随笔、文学批评、歌词创作,动物描写、游记写作、美食评论等,角度涉及方方面面:极简主义、自由间接风格、悬念、场面、情节、视角、隐含意义,等等。而无论哪一种练习,其所选取的训练角度和过程设计都极富创意,打破了传统文学教育课堂的惯例,为我们的创意化教学吹来了阵阵清风。例如本书第12篇“纸上瑜伽”,就将瑜伽和写作练习充满想象力地融合一处。以往人们总是说,写作不仅是一件脑力活儿,也是一件体力活儿,“纸上瑜伽”练习则更进一步地提醒我们,写作还是一件“身体活儿”。也就是说,一个写作者光有充沛的体力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达到高度契合,并在身体和精神同时放松的前提下,让创造力活跃起来,让写作自由流淌。
当然,本书中所有练习的起始与落脚都在学生们的创意写作实践本身,可以说,唯有学生们的实际操练及其提高才是创意写作教师们从枪膛射出的那颗子弹,或者说是子弹目标要命中的那颗苹果。在这方面,第46篇“30/30项目”就一个极好的样板。“30/30项目”是一个让学生在30天内写30首诗歌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在网上论坛张贴一首自己的诗歌,同时阅读自己同学的作品,以此培养一种日常化的写作状态和良好习惯。
在本书中,除了这50种非常有价值的创意写作课堂教学实例之外,50位教师各自提供的作者自介及其推荐作品,也都可以作为极佳的延伸阅读和参照对象。
本书由我和杨松涛合译完成,最后由我校订全稿。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吕永林
2013年夏日于沪上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