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研究(工具书及其它) - 工具书及其它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研究(工具书及其它) 工具书及其它
ISBN:978-7-5620-5360-6 条码:
作者: 刘月岭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32开
定价: ¥30.00  折扣价:¥27.00
折扣:0.90 节省了3元
字数: 2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65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4-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刘月岭老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稍加修改完成的,通过对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和制度伦理的追踪溯源,考察马克思制度伦理的发展轨迹,评述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目标,最终提出正确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和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深刻命题与发展方向。
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这一主题,体例完整,架构合理,线索清晰,论证有力,内容详实,笔法严谨,行文质朴,系统、全面、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的制度伦理思想,对研究与考量政治哲学和制度伦理具有重要价值及启发意义,是一本既有学术品格又充满人性光辉的著作。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摘 要 1

引 言 1
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观点和方法 /4

第一章 马克思伦理思想与制度伦理 7
第一节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理念 7
一、马克思伦理思想是近代启蒙思想与传统人道主义的进阶 /7
二、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质是自由、实践与发展 /8
三、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方式是制度建设 /12
四、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道义批判与对共产主义制度的伦理诉求 /15
第二节 制度伦理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维度 18
一、制度是实践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方式 /18
二、制度伦理的内涵、原则与目标 /20
三、制度伦理在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 /25

第二章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 27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熏陶——理性的国家、法律制度是实现自由的方式 27
一、追求自由与幸福是人的基本价值取向 /27
二、代表普遍意志的国家、法律制度是实现自由的方式 /28
第二节 实践经验的反思——平等的经济制度是人获得解放的根本保障 33
一、国家、法律制度奠基于市民社会 /33
二、平等的经济制度是人摆脱社会奴役、获得解放的根本保障 /36
第三节 理想目标的追求——自由人联合体是人摆脱社会与自然束缚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归宿 45
一、人的自由与解放要通过自由人联合体才能实现 /45
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需要发达的经济条件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政治革命 /49
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既合乎规律,又合乎目的 /52

第三章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目标 55
第一节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55
一、自由的原则 /55
二、平等的原则 /64
三、发展的原则 /68
四、民主的原则 /78
第二节 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根本目标 86
一、人的解放与自由是根本目标 /86
二、摆脱自然的束缚是实现社会自由的物质基础 /87
三、获得社会自由才能真正摆脱自然的束缚 /89

第四章 正确理解与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 92
第一节 正确理解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 92
一、马克思对待人的解放,坚持批判、发展、扬弃的态度与观点 /93
二、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指向与个人本位,并且与制度伦理思想相辅相成 /98
三、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所追求的是每个人的自由个性 /107
四、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具体目标是功利与正义 /114
第二节 正确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 128
一、从整体上、根本上把握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才能正确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 /128
二、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坚持发展、开放、实践的态度 /132

第五章 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 136
第一节 实现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根本目标的现实条件 136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获得解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137
二、平等的经济制度、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是人获得解放的社会条件 /146
三、人的理性成熟与道德发展以至公正文化的形成是人获得解放的人性条件 /170
第二节 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路径 184
一、通过阶级斗争与政治革命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 /184
二、建立社会共同占有与支配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 /205
三、完善真正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 /235

结 语 256
参考文献 258
后 记 264

精彩片段:
摘 要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蕴涵着深刻的启蒙思想与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洋溢着独特的理论气质。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追求人人平等、自由与发展的正义论,是具有实践特色的人道主义宣言,是通过制度路径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的伟大指南。变革社会制度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路径,制度伦理成为彰显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维度。
马克思的理论创作与社会实践历程表明,其制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启蒙思想的熏陶。马克思青少年时期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经过中学、大学时代一直到担任《莱茵报》主编,把理性的国家、法律制度当作实现自由的基本方式。二、实践经验的反思。马克思从解决“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开始,关注经济关系对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平等的经济制度是人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三、理想目标的追求。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马克思认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的制度条件,是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自由人联合体是人获得解放的最终归宿。
通过制度建设使政治权力与社会财富成为每个人占有自身本质的社会力量,消除人的各种异化现象,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赋予各项社会基本制度以自由、平等、发展、民主的基本原则,把人的解放与自由作为各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目标。这是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正确理解与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是发展与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前提。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上获得初步解放基础上追求社会解放从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对待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始终坚持批判、发展、扬弃的态度与观点。他的道德思想与其制度伦理思想相辅相成,兼具实践指向与个人本位的特征,以自由个性与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对未来美好社会状况的憧憬。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现实目标,既有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条件的功利,又有代表着人的平等、自由与民主的正义。要正确地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需要同马克思一样,对思想理论与社会现实都要坚持批判、发展、扬弃的态度与观点,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偏狭地、表面化地对待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马克思的思想不仅在马克思本人看来是发展的、开放的、实践的,后来人学习、理解、坚持、实践马克思的思想,也应该同马克思一样,坚持这种态度与观点。只有从整体上、根本上把握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要义,正确理解与对待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才能真正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达到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根本目标。
实现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根本目标,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在这些现实条件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平等的经济制度及以其为基础的真正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是社会条件,较为普遍的人的理性成熟与道德发展以至公正文化的形成,是人性条件。这三类现实条件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进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基本原则的实施与根本目标的实现。发达的物质条件为人的感性欲望的满足,为较为普遍的人的理性成熟与道德发展以至公正文化的形成,继而为正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与维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创造发达的物质条件,为公正的财富分配与各项权利的获得,为包括理性成熟与道德发展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铸就了有力的保障。较为普遍的人的理性成熟与道德发展以至公正文化的形成,为正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维系与发展,为人的本质得以实现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的生产、创造,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实现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根本目标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与建设这些现实条件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实践路径进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实践路径,首先是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与政治革命实现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继而建立社会占有与支配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完善真正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用和平的或暴力的方式,通过政治、法律的途径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各项制度,是实践马克思制度伦理思想的基本思路。自由、平等、民主与公正,是“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对政治、法律制度的根本要求,是赋予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这种根本要求与基本原则同样也赋予了经济制度,目的是为了让社会财富不再成为一种异化的压迫、剥削、奴役人的社会力量,而是成为一种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力量。尤其是,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国家,要注意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作为人的解放的两大维度,政治民主、法律公正的独立价值与经济平等的现实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实现、维护与发展平等的经济制度,以平等的经济制度为基础,不断革新民主的政治制度与公正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而言,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或者二者的混合形式,根据现实条件,都可以成为实现每个人共同支配与平等分享社会财富的具体形式。民主的政治与公正的法律,尤其是宪政体制,已成为近现代文明国家典型的治国方式。总之,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作为人的解放的两个基本目标,是通过各项自由的社会制度来实现的。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