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第三版)(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相关类别图书
作 者:风笑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用 途:大学本科教材
中 图:社会科学总论
专 业:政治法律>社会学类>社会学
制 品:图书
读 者:
最新可供书目

战争与文明: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本书读懂30部管理学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传播十讲

苏州大学出版社


人文职场英语(第2版)学生用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银龄行动——亚太地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现状调研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书名: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第三版)(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ISBN:978-7-300-18924-6 条码:
作者: 风笑天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3-1 开本:16开
定价: ¥30.00  折扣价:¥27.00
折扣:0.90 节省了3元
字数: 267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89246 每包册数: 10
出版日期: 2014-04-3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相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讨论社会调查中问卷设计方法和技术的著作。作者结合社会调查方法特别是问卷运用的发展趋势和亲身研究的实践经验,系统地介绍了问卷与社会调查的关系、问卷设计在社会调查中的地位、问卷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设计原则、问卷的结构与常见的问题形式、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以及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等基本内容。同时,作者还列举了大量实例对问卷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分析。全书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既适合对社会调查、特别是对问卷设计缺乏了解的初学者学习使用。同时对广大从事实际社会调查的研究人员来说,也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和工作手册。

作者简介:
风笑天,1954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美国社会学协会会员,北美华人社会学协会中国大陆协调人。曾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主持国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移民局重点项目、中美合作项目、中港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人口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了《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独著)、《社会研究方法》(独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独著)、《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合著)、《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合著)等多部著作。

章节目录: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和特征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三、社会调查的程序
四、社会调查的作用
五、社会调查中的抽样
六、资料收集方法
第二章测量与操作化
一、测量的概念
二、测量层次
三、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四、概念的操作化
五、操作化的方法
六、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七、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第三章问卷与问卷设计
一、问卷方法的特点
二、问卷的类型
三、问卷的适用范围
四、问卷设计在调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四章问卷的结构
一、封面信
二、指导语
三、问题及答案
四、编码
第五章问卷设计的步骤
一、问卷设计的准备工作
二、探索性工作
三、设计问卷初稿
四、试用与修改
五、问卷打印
第六章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一、出发点:为被调查者着想
二、问卷调查面临哪些障碍
三、问卷设计应同时考虑多种因素
四、优良问卷的标准
第七章问题和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形式
二、答案的设计
三、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第八章问卷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一、态度量表的设计
二、相倚问题与跳答指示
三、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四、访问式问卷的设计

第九章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
一、概念抽象
二、问题含糊
三、问题带倾向性
四、问题提法不妥
五、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六、问题有双重含义
七、答案设计不合理
八、表格中的错误
九、语言方面的毛病
十、封面信及指导语中的毛病
十一、请你找出它们的错误
第十章实例分析
一、研究问题及目标
二、问卷设计的过程
三、问卷的操作化框架
四、不同问卷的比较
五、实际问卷解析
第十一章如何把问卷设计得更好
一、问卷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点
二、优秀问卷设计者应具备的知识
三、问卷调查法的方法论背景

附录:问卷选编
问卷1武汉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问卷2三峡移民社会适应性访谈问卷
问卷3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问卷4城市居民家庭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本书主要介绍社会调查中设计问卷的方法及其相关的知识。为了使读者对作为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一部分的问卷设计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必要对社会调查方法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和特征
社会调查(也可以称作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是一种以问卷为工具,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第一,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而不是像日常生活中的观察那样,盲目地、零乱地、被动地去认识。社会调查活动从选择调查题目开始,直到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得出调查结果为止,整个过程有着很强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并非只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调查活动所具有的某种内在规律的体现。
第二,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问卷与结构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或者说,它主要依靠对被调查者进行特定方式的询问来收集资料。问卷是社会调查中的主要工具,也是社会调查在所用工具或手段上区别于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的重要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人们有时也将社会调查称为“问卷调查”。(在本书中,我们也把二者看作同一事物。)
第三,社会调查主要指的是抽样调查,即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抽取一个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资料都来自这个样本,其目的则是通过调查部分来了解总体。因此,抽样是社会调查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也是人们有时将社会调查称为“抽样调查”的缘由。
第四,社会调查要求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那里获取信息,即直接从一个个调查对象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这种直接的特征又将它与某些间接的、利用第二手资料的社会研究方式区别开来。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一项社会调查的调查对象通常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但是,它所要描述和解释的却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由众多个人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生活现象。
第五,社会调查的资料分析依靠定量的统计方法。无论是抽样的使用,还是问卷的使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在为最终的资料分析做准备。而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的统计分析,则是社会调查在分析资料这个环节上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定量的社会研究方式的重要标志。在社会调查中,利用问卷所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必须先转化成数字,并借助计算机和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才能进入分析过程,得出调查结果。而从样本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与统计检验。正是依靠统计分析的帮助,社会调查才能够被用来描述总体的各种特征和分布,才能够被用来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六,社会调查是一种既包括资料收集工作,又包括资料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正是这种从资料收集到资料分析的全过程,使社会调查不应被单纯看作一种资料收集方式。同时,这一特征也正是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式的基础。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1.社会调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社会调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自填问卷调查(发送与邮寄)和结构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根据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等。我们这里只对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划分出的几种类型略作介绍。
一是行政统计调查。它主要包括由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进行的人口调查、资源调查、行业调查、社会概况调查等。其特点是多为宏观的、概况性的。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全国人口普查。这类调查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是生活状况调查。通常是对某一时期、某一社区或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所进行的调查。它与行政统计调查不同,它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解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上,以综合地反映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中人们总的社会生活状况。比如对某市离退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对某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等,就是这种调查的例子。
三是社会问题调查。即针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的症结,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诊断”。比如青少年犯罪调查、离婚问题调查、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等,都是常见的社会问题调查。
四是市场调查。即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利润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商标的宣传效果等所进行的调查。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的。目前我国这类社会调查也开始多起来,比如化妆品市场调查、饮料市场调查、服装市场调查、家电市场调查等。
五是民意调查。也称舆论调查,即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最典型的民意调查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民意测验。此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民意调查以及各种大众传播机构对其受众进行的调查等,都属于这一类调查。
六是研究性调查。即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的社会调查。这类调查的目标,往往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得出结论,而是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2.社会调查的题材
社会调查主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呢?人类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调查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如著名英国社会学家莫泽(CAMoser)所说:世间的各种社会现象、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几乎没有哪一个方面不曾被社会调查者关注过”。但概括地说,社会调查的题材主要可分为下述三大类。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即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这种资料既包括某些人口统计方面的内容,比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也包括人们生活环境方面的内容,比如家庭构成、居住形式、社区特点等。这类题材客观性很强,在社会调查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相对容易。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调查都或多或少地包括这一题材中的内容。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即有关人们“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们“怎样做”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生育了几个孩子、离过几次婚、每天几点钟上下班、每周看几次电视、在家中谁辅导孩子学习、家务事主要由谁来做等。这类题材也是客观性的、事实性的,它通常构成大部分社会调查的主体内容。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即有关人们“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或“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怎么看待离婚现象、人们对住房制度改革有什么意见、人们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等。这类题材是属于观念性、主观性的,它是构成各种民意测验、舆论调查、社会心理调查的主要内容。在其他一些类型的社会调查中,它往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三、社会调查的程序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可以将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5个阶段: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1.选题阶段
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初学者看来也许并不困难,但实际上却并非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从程序上看,选择调查问题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调查成果的好坏优劣。因此,应当对选题阶段的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澄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2.准备阶段
如果说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的目标,那么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调查目标的完满实现,也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这里所说的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调查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这正是本书的重点。当然,这种准备工作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3.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也称作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调查的具体形式有五种,即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结构访问、电话访问和网络调查。在这个阶段,调查者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的组织和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或者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我们事先所考虑的调查设计往往会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弥补。
4.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也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从实地调查中所得到的众多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要经过调查研究者的多种“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变成调查研究的结论。这里既有对原始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对资料进行各种方法的分析工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社会调查的特定方式、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性质所决定,这种加工和处理的方式及手段主要是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定量的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调查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调查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而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调查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再到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成果的质量,都要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社会调查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
图1—1所反映的就是社会调查从选择调查问题开始,直到报告调查结果为止的全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5个主要阶段和每一阶段的基本内容。
四、社会调查的作用
概括地说,社会调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1.描述状况
了解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是人们深入认识这一现象的基础。比如说,要深入认识我国社会中的离婚现象,就必须首先对目前社会中离婚现象的状况有一个客观的、整体的了解。必须先弄清离婚现象普遍到什么程度、离婚者有哪些背景特征、离婚现象在总体上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等。而通过进行一项社会调查,我们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出离婚现象在各个不同时期中的普遍程度、在城乡两种社区之间的差别,离婚者的年龄分布、文化程度分布、职业分布以及结婚时间长短的分布等基本情况。这种客观的、精确的并且是多方面综合的描述,能较好地帮助我们从多种因素、多种现象的相互关系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社会调查的这种描述作用,可以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或“怎么样”这类问题。
2.解释原因
社会调查的第二个用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即可以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会如此”。显然,这一作用比起单纯地描述状况,就要深入一些。它使得社会调查能够被广泛地用来探讨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探讨某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比如,在上述离婚现象的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来深入探讨夫妻双方的年龄差与离婚行为间的关系,探讨夫妻双方在收入上的差别、在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与离婚行为之间的关系等,从而达到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离婚现象的目的。尽管社会调查的这种解释作用,或者说探究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作用还赶不上实验法那么有力,但是,它作为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远比实验法行得通、办得到的社会研究方法,备受各类研究人员的青睐。尤其是随着社会统计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社会调查在探究现象间关系方面的威力和作用也将越来越强大。
3.预测趋势
除了对过去的和现在的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外,社会调查还可以对未来的社会现象,或者说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当然这种预测同样要以对这一现象的准确描述和正确解释为基础。还是以上述的离婚现象为例,当研究者对离婚现象的现状、特征,以及当事人作出离婚决定的各种原因有了比较清楚明确的认识后,他就能依据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或条件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未来社会中的离婚现象作出一定的预测。比如,如果调查表明,开放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离婚比例较高,脑力劳动型职业中离婚比例较高(这是描述作用的体现),同时调查还表明,导致人们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与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相伴随的观念更新,以及与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密切相关的个人自主意识增强(这是解释作用的体现),那么,就可以预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心理环境的进一步宽松,人们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的离婚率还将进一步上升(这是预测作用的体现)。
五、社会调查中的抽样
抽样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的过程。抽样方法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是要求抽样具有随机性,即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被选中的机会。概率抽样所得到的样本能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较好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而非概率抽样所得到的样本则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常见的抽样方式有下列几种(见图1—2)。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抽签”方法。它是概率抽样中最基本的形式。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各种分配或竞赛中,人们往往以抽签方式来作出各种决定呢?这就是因为抽签的方法保证了每一个单位都具有同等的获得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的机会,使得分配或竞赛是公平的。如果一个队所分到的小组里强队太多,或者善于执黑先行的围棋选手抽到的却是执白后行的结果,等等,那就只能怪他们的“运气”不好了。
简单随机抽样常用于总体中单位数目较少的情形。它可完全按抽签的方式进行。例如,要从一个有200名学生的年级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调查,可先给每个学生编上号码,比如说从1号到200号,再在200张小纸条上也分别写上1到200的数字,然后把这些写有数字的小纸条放在盒子里搅乱,并任意地从中抽出30张小纸条来。最后,根据这30张小纸条上的号码找到所对应的30名学生,他们就构成了我们调查的一个随机样本。显然,当总体单位很多时,写纸条的工作太烦琐,这样抽签方法就不大适用。这时人们往往利用“随机数表”来抽取,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抽取。有关随机数表的形式、使用方法等内容,在一般的社会调查方法书籍和社会研究方法书籍中均有介绍。读者也可以参阅笔者的《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一书参见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我们这里就不详述了。
2.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单位较多时,我们往往采用下述方法来进行抽样。首先,我们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总体“分成”若干个“队列”,再随机地抽取其中一个队列。其具体做法是:先计算出抽样的“间距”,然后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第一个间距中抽取一个对象,再每隔一个间距抽取一个对象。比如,要在一个有1 000名工人的工厂中抽取100名工人进行调查,可以先给工人编上序号,然后计算出一个抽样间距,计算方法是用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即d(抽样间距)=1 000/100=10。然后,我们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10号中任意抽出一个号码。比如说我们抽到了7号,那么从第7号开始,每隔10个再抽一个。这样,由7、17、27、37……997这100个号码所代表的工人就构成了我们调查的一个样本。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成若干个子类别或层次,然后再按照相同的比例(或不同的比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这些不同类别或层次中抽出的单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调查的一个样本。比如上例中,我们可先按性别把1 000名工人分成两类,假设男工为700名,女工为300名。(当然也可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类,或按文化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四类,等等。)然后按照1 000人中抽100人的比例,即10%,在男工和女工中分别随机抽取70人和30人构成一个样本;也可采取不同的比例,从男工和女工中各抽取50人来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
这种抽样与上述几种抽样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抽样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一群个人,即某种群体,如班组、家庭、居委会、车间等。所抽中的群体中所有的个体都是调查的对象。通俗地说,就是一群一群地抽,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比如,要在某市全部中学生中抽取一个由1 000名中学生构成的样本。我们就可以从全市所有中学中,随机抽取20个整班(假定每班有50名学生),这20个班的所有学生就构成我们所调查的样本。
5.多段抽样
它是指把抽样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每个阶段中的抽样单位都不一样。比如要在某市抽取一个由200名工人构成的样本,可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以工厂为抽样单位,从全市所有工厂中随机抽取10个工厂;第二阶段以车间为抽样单位,在抽中的10个工厂中进行,从每个工厂的所有车间中随机抽取2个车间;第三阶段以工人为抽样单位,在抽中的20个车间进行,从每个车间的全体工人中随机抽取10名工人。这样,这10个工厂总共20个车间的200名工人就构成了调查的一个样本。
除了上述概率抽样方法外,调查中有时也会用到非概率抽样。其中,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就是以最方便调查者的方式进行抽样。比如抽选那些最容易找到的人、最先遇到的人等。在图书馆向正在那里学习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街头向过往的行人进行调查、在车站向正在那里等车的人进行调查等,就是偶遇抽样的例子。
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选取一部分对象。我们常说的“典型调查”,使用的就是判断抽样的抽样方式。研究者在对所要调查的总体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调查,并以此来达到认识总体的目的。
定额抽样又称作配额抽样,它的做法是先依据某些因素对总体分层,并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的比例,然后依据这种划分以及各类成员的比例去有目的地寻找调查对象,使样本中的成员在上述各种因素、各种特征方面与总体一致。这种做法与分层抽样中“随机地抽取”调查对象的做法是不同的,它注重的只是样本与总体的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八种常见的抽样方法。相比之下,非概率抽样比较方便、简单、省钱,但样本的代表性常常难以保证。所以它一般只用于大型调查前的小规模探索调查,而在大规模的正式调查中,一般都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有关抽样原理和抽样方法的详细介绍,已超出本书的范围,读者可查阅专门的有关抽样方法的著作,或者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方面的书籍。
六、资料收集方法
由于资料收集方法与本书所介绍的问卷设计关系更为紧密,这里的介绍也相对详细一些。从大的方面来划分,社会调查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一是自填问卷法,其二是结构访问法。自填问卷法指的是调查者将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资料收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当然不是唯一的方法)。结构访问法则是指调查者依据问卷,采取口头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情况,收集有关社会现象资料的方法。这两个大的类别,根据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子类型。比如自填问卷法又可分为个别发送法、邮寄填答法、集中填答法和网络调查法,结构访问法又可分为当面访问法与电话访问法,等等(见图1—3)。
每一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课题。一个社会调查研究人员应该对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都十分熟悉和了解,以便在进行一项具体的调查课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达到最好的调查效果。
1.个别发送法
个别发送法是自填问卷法这一大类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的具体做法是:研究者将问卷印制好以后,派调查员依据所抽取的样本,将问卷逐个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并约定收回问卷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比如进行一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可以派调查员根据所抽样本中被调查户的地址,逐一登门将问卷发送到符合要求的被调查者手中,请被调查者当场填答,并由调查员当场收回;或者调查员将问卷留下,约定三天后上门收取。又如,进行一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社会调查,我们可以派调查员将问卷发送到样本中每一位大学生手中,请他们当场填答后收回;或者请他们在三天内将问卷填答好,自行投入学校各个学生食堂门口专门为此次调查设立的“问卷回收箱”(类似信箱、投票箱)内。在调查的内容不涉及敏感问题或上下级关系时,也可以由某种行政组织系统代为发放和回收。
个别发送法既不像邮寄法那样与被调查者完全不见面,又不像当面访问那样与每一个被调查者都交谈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较好地处理了调查的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比较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调查员可以向被调查者进行解释和说明;可以保证比较高的回收率;调查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可以减少调查员所带来的某些偏差;被调查者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对问卷进行阅读和思考,还可以在方便的时候进行填答;等等。当然,个别发送法同样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调查的范围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如邮寄填答法那么广泛;问卷的填答质量依然不能完全得到保证;等等。总的来说,个别发送法的优点相对多一些,而缺点相对少一些,是一般的社会调查中最应该选用和推广的资料收集方法。
2.邮寄填答法
邮寄填答法是社会调查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料收集方法。它的一般做法是:研究者把印制好的问卷连同已写好回邮地址和收信人姓名且贴好足够邮资的信封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答后再将问卷寄回调查机构或调查者。
应该说,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来收集调查资料,的确是一种新颖的思路,对广大的社会调查研究人员来说,也的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什么方式比邮寄更方便呢?研究者只需把问卷装进信封,就等着那一份份填好的问卷从邮局寄回了。它不光可以省掉一大笔调查员的报酬和旅费(这意味着同样多的经费可以用来调查更多的对象),还可以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但邮寄填答法也具有两条特别令人头痛的弱点:第一,它需要有调查对象的地址和姓名,而这在实际调查中常常难以得到;第二,问卷的回收率难以保证,这是它最致命的弱点。据美国社会学家介绍,邮寄调查的回收率有时低到10%,达到50%的回收率就被认为是“足够的”(这种比例在一般调查中往往是较难接受的),而达到60%、70%的回收率就会被认为是相对好的了。
3.集中填答法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取集中填答法来收集调查资料。集中填答法的具体做法是:先通过某种形式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由研究者统一讲解调查的主要目的、要求、问卷的填答方法等事项,然后将问卷发给被调查者,请他们当场填答并当场回收。
例如,当我们在企业或学校对职工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先同调查单位的领导进行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他们将所抽取的调查对象集中起来(或分批集中起来),最好集中在会议室、教室等既方便填答问卷,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然后将调查问卷发给每一个被调查者,在研究者对调查的目的、意义、要求等进行简单说明的基础上,由被调查者当场填答问卷。研究者可解答被调查者在填答问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问。被调查者填答完问卷后,自行将问卷投入事先放在会议室或教室门口的问卷箱中,也可将问卷放在桌上,由调查员统一收取。
集中填答法除了具备一些与个别发送法和邮寄填答法相似的优点外,在某些方面的优点似乎比上述两种方法还要明显和突出。比如:它比个别发送法更为节省调查时间、人力和费用,比邮寄填答法更能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和回收率。集中填答法最主要的局限在于:许多社会调查的调查样本根本不可能集中;同时,将众多的被调查者集中在一起,有时会形成某种不利于个人表达特定看法的“团体压力”或“相互作用”,这也是我们在运用集中填答法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网络调查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会调查中又多了一种新的收集资料的方式,这就是网络调查法。网络调查法(internet survey,也称作基于互联网的调查,即webbased survey,或者在线调查,即online survey等)指的是研究者利用互联网向特定对象发送调查问卷,同时也通过互联网将被调查者填答好的问卷收回的调查方法。
常见的网络调查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将调查问卷直接链接在网站的网页上。任何一个上网者只要点击该网站的网页,调查问卷就会弹出,供上网者进行填答。当上网者填答完毕后,这份问卷的数据就自动地存入了事先设计好的数据文件中。当调查结束时,所有填答者的回答记录就形成了该调查的数据库。这种方式的网络调查虽然十分便利,但是由于它实际上是一种无特定调查样本和对象的调查方式,同时,上网者是否填答问卷也完全处于一种放任的或完全自愿的状态,因而,其调查的对象性质、调查的回收率、调查的质量等均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大偏差。比如,经常泡在网上的上网者就比有事才上网的上网者更有可能被调查到;好事者也比不太管闲事者、遇事不爱掺和者更有可能被调查到;另外,由于这种调查是完全自愿的,上网者预先是无计划、无目的的,因而,他们忽略和关闭调查问卷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将会导致实际的调查回收率非常低。(即虽然填答者可能会多达几千人甚至几万人,但实际上网阅读到这一问卷的人数则更是多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所以,这种调查方式较少为学术研究者所利用,较多为非学术研究的大众媒介所采用。
第二种方式也是将问卷链接在特定的网页上,但与上面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一种面向所有上网者自由浏览、无特定对象和总体的调查,而是一种针对研究者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的调查。一般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做法是先确定调查总体(调查总体中的成员必须有电子邮箱),然后抽取好调查对象的样本,并收集到他们的电子邮箱地址。之后分别给样本中的调查对象发电子邮件,说明调查目的、调查要求,告知调查方法,并附上调查问卷所在的链接地址。被调查者点击链接后就会进入调查问卷并直接在网上填答。填答结束后,问卷的数据也自动地存入了事先设计好的数据文件中。全部调查结束后,所有填答好的问卷资料就自动生成调查的数据库。
第三种方式是研究者在确定好调查总体(也是有电子邮箱的对象)、抽取完调查样本、收集好被调查者的电子邮箱地址后,直接将调查问卷用电子邮件发送给被调查对象。被调查者打开问卷的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填答,填答完毕后又通过电子邮件将问卷发回给调查者。调查者将所有填答好的问卷下载后进行汇总,形成数据库文件。
后两种方式主要在学术研究中运用。由于这两种方式都是面对建立在严格的随机抽样基础上形成的样本和调查对象,因此,在问卷回收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其调查效果也与前面所介绍的资料收集方法完全一样。而由于事先通过电子邮件(也可以通过电话)与被调查者取得联系,并征得了被调查者同意,因而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也有一定保证。
网络调查的最大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费用。一方面它省去了打印、印制、寄送纸质问卷的时间和费用,省去了挑选、培训调查员的时间以及给调查员支付报酬等费用,也省去了数据录入的时间和费用。另一方面,填答好的问卷很快地被处理成数据库文件,大大减少了录入误差。
网络调查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上。即它只能调查那些有上网条件、同时也会上网的对象。换句话说,对于那些从不和网络打交道、从不接触网络的对象,我们就很难利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去收集资料。此外,进行网络调查还需要特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包括网上问卷的设置、填答方式的设计、填答结果的记录、汇总和转换等)。当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进展也会越来越快。目前已有专门的机构开始从事这种网络调查平台的建设、网络调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业务。相信今后网络调查方式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遍。
5.当面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的基本做法是:调查员携带着访问问卷分赴各个调查地点,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对所选择的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并按照问卷的格式和要求记录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在访问中,调查员严格依据调查问卷提出问题,并严格按照问卷中问题的顺序来提问,调查员不能随意改变问题的顺序和提法,也不能随意对问题作出解释。答案的记录也完全按问卷的要求和规定进行。
当面访问法具有下列三个优点:第一,能够对调查过程加以控制,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一方面,由于调查员当面提问,当面听取回答,因此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由于对问题理解不清或误解所造成的误答;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填式问卷调查中常常出现的由他人代填或由几个人共同商量着填答的情况。同时,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调查者出现欺骗性回答的机会,提高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第二,回答率高。当面访问法是由调查员来配合完成每一份问卷的,所以,它的回收率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一般都远高于自填问卷法的回收率。第三,它可以对调查资料的效度与信度进行评估。这是因为,调查员在询问和记录的同时,可以对被调查者的表情、态度和行为,甚至对某些家庭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帮助分辨和判断被调查者回答的真实性程度。
当面访问法的弱点是:第一,调查费用高。比如调查员的培训费用、工作报酬,以及路途的差旅费等,远比个别发送、集中填答、邮寄填答所花的费用高。第二,所花时间长。由于当面访问法必须一个个地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因此,它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要多得多。第三,受上述两方面的弱点所影响,其调查的范围和规模往往受到很大局限。第四,在当面访问中,由于调查员的不同、提问方式的不同、交谈进展情况的不同等原因,常常会产生出各种访问的偏见,形成一定的访问误差。第五,对某些较敏感问题进行当面访问,很多被调查者的思想压力就可能很大,顾虑就可能比较多。所有这些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回答问题的态度和所提供的答案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6.电话访问法
电话访问法即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它与当面访问法在许多方面都比较相似,但二者之间有一点差别十分明显:当面访问中,调查员不仅可以听取被调查者的回答,还可以观察到被调查者的表情、动作,以判断被调查者所提供的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而在电话调查中,调查员则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听力来判断这一切。电话访问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省时、省钱。特别是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调查,电话访问法的效果更好。电话访问法的主要问题是被调查者的选取及代表性方面的困难。如果说,总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部电话,而且每部电话的号码都集中在一本电话号码簿上,那么抽样将是十分简单的。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电话号码簿上的号码并非正好构成我们所希望调查的总体(比如,我们希望调查的是全市居民家庭,而电话号码簿上的许多号码却是各种社会组织、单位的办公电话);另一方面,有许多属于我们调查总体的成员的号码又没有出现在号码簿上,这样我们就无法抽到他们。因此,在运用电话访问法时,研究者一定要对总体及样本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尽可能做到抽样的科学性与代表性。
书  评:
 
其  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