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宪法、行政法学著作) - 宪法、行政法学著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宪法、行政法学著作) 宪法、行政法学著作
ISBN:978-7-5620-5411-5 条码:
作者: 任基实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2.00  折扣价:¥28.80
折扣:0.90 节省了3.2元
字数: 210千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225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14-05-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宪法立法精神不仅指引着我国宪法的制定、修改,而且在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通过自己多年对宪法学领域的研究,以及结合工作实践,对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 我国现行宪法的历史发展及立法构成;第二章 我国现行宪法的立法精神;第三章 我国现行宪法立法精神的比较;第四章 我国现行宪法立法精神的渊源;第五章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我国现行宪法的历史发展及立法构成 1
第一节 西方国家宪法的历史发展及立法精神 1
一、宪法概念 1
二、西方国家宪法的历史发展 2
三、西方国家宪法的立法精神 11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14
一、我国近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14
二、我国现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23
第三节 我国现行宪法的产生及立法构成 31
一、现行宪法的产生 31
二、现行宪法的几次变动 33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立法构成 38

第二章 我国现行宪法的立法精神 46
第一节 宪法立法精神概述 46
一、立法精神 46
二、宪法的立法精神 48
三、我国宪法立法精神的变迁 53
第二节 我国现行宪法的立法精神 57
一、民主精神 57
二、主权精神 65
三、法治精神 74
四、民族精神 83
五、改革精神 96

第三章 我国现行宪法立法精神的比较 106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宪法与历史上宪法立法精神的比较 106
一、我国现行宪法和近代宪法立法精神比较 106
二、我国现行宪法与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立法精神比较 119
第二节 我国现行宪法与西方宪法立法精神的比较 124
一、西方宪法立法精神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124
二、我国现行宪法与西方宪法立法精神之比较 129

第四章 我国现行宪法立法精神的渊源 142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宪法继承了古代优秀的立法思想 142
一、中国古代立法思想的历史进程 142
二、中国古代立法思想的积极内涵 148
三、我国现行宪法对古代优秀立法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154
第二节 我国现行宪法继承了我国近现代宪法积极的立法思想 159
一、清末时期的立宪活动中积极的立法思想 159
二、民国时期立宪活动中积极的立法思想 162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立宪活动中积极的立法思想 167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立法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立法精神的基础 169
第三节 我国现行宪法借鉴了西方主要国家积极的立法思想 174
一、西方法治国家的积极立法思想 175
二、我国现行宪法对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积极立法思想的借鉴 184

第五章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192
第一节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 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192
一、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捍卫国家主权 192
二、弘扬宪法立法精神,增强民族尊严 195
第二节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积极推进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国家的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198
一、响应时代号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98
二、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文明 199
第三节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保护、促进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204
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机遇与挑战 204
二、弘扬宪法立法精神,保护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205
三、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208
第四节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保护、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211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竞争 211
二、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国 212
三、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 214
第五节 弘扬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充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17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真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217
二、弘扬宪法立法精神,推进人权法治建设 219
三、弘扬宪法立法精神,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1
第六节 结 语 223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